书城传记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13587500000040

第40章 拉格纳·弗里希

拉格纳·安东·基特·弗里希(1895-1973)是挪威当代经济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希1895年出生于挪威奥斯陆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曾在金银首饰店当学徒,同时就读于奥斯陆大学经济系,1919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先后留学法、德、英、美、意等国,研究经济学和数学。1925年起执教于奥斯陆大学,并于1926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曾于1930-1931年担任耶鲁大学客座教授,自此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把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研究的一位先驱者,并把这一分支命名为“经济计量学”。1930年他在美国参与发起和创建了经济计量学协会,并担任该会刊物《经济计量学》杂志的主编达22年之久。在享有盛名之后,弗里希于1931年回奥斯陆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并担任该校新成立的经济研究所所长直至1965年退休。退休后仍继续从事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和写作,二战后他曾任联合国的经济顾问、经济与就业委员会主席等职,并在印度和埃及担任顾问工作多年。

弗里希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测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1932)、《运用完全回归系统的统计合流分析》(1965)、《生产理论》(1965)、《经济计划研究论文集》(1976)。重要论文包括:《论纯粹经济学问题》(1926)、《经济理论中的静态学与动态学》(1929)、《动态经济学中的扩散问题和冲击问题》(1933)等。

弗里希是西方经济学中将数学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先驱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了经济计量学的定义,并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首创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最早把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区分为扩散作用和冲击作用两大类,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从而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周期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在把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也做出了许多贡献。

弗里希早在1923年就开始研究效用的测量问题,1926年写成论文《论纯粹经济学问题》,提出了测定边际效用的“等量法”,并首次使用“经济计量学”一词。他认为以往的经济学理论有很多含混不清和模棱两可的地方,要使经济学具有明确的量的关系,就要把数学和统计方法引进经济学,从而经济计量学就是“融合数学、统计学及经济理论,结合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理论和实务”。他在《经济计量学》杂志创刊号社论中说道:“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方面对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每一方面都是一种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的条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是强有力的研究方法,正是这种结合构成了经济计量学。”

弗里希在1936年发表的《论均衡和不均衡的概念》一文中阐述了动态经济学的基本思想,被视为动态经济理论的开拓者。弗里希在《动态经济学中的扩散问题和冲击问题》等论文中率先提出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理模型,将造成经济波动的因素区分为扩散作用和冲击作用。前者指经济体系内部的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经济变动,即所谓加速原理。后者指外在因素对经济体系的冲击引起的经济变动,即所谓或然因素的冲击作用。但该周期模型显示了一个衰减趋势,与实际观察到的周期不衰减并不相符,他认为这个模型对“扩散”问题提供了一个满意的解释,但没能解释“冲击”问题。他在创立这个模型时所借助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被西方中产阶级经济学界公认为是现代经济周期分析上的最佳原理。同时,弗里希在统计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上,具体算出需求及供给曲线,进一步把回归方程法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中,创造了“统计合流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关联同时起作用所带来的统计问题,开联立方程式模型之先河,为现代经济计量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弗里希除了对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做出多方面的贡献外,还把经济计量方法应用到经济分析中,在经济计划及政策理论方面独树一帜。他在这方面的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首先,通过计划过程把生活最重要目标的实现过程公式化,使得早期的计划问题得到结构明晰的阐述。其次,他并不主张取消市场机制,而是提倡对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测量并作为经济政策的反馈信息;第三是所谓“专家治国论”,即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协调机构,使经济专家和政治家在政治优先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这些理论对挪威政府的经济政策有深刻影响。他提出的“决策模型”和其他为政府制定计划的经济模型被广泛采用。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弗里希的主要兴趣转向指导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搞“经济计划”,力图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找到最优方案。此外,在消费者行动、经济福利理论、指数论、国际贸易和人口理论上都有所建树。

由于弗里希在经济计量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方面做出的贡献,1969年他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一起被授予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