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
13588200000027

第27章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人。世代从医,继承家学,着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与革新。常上山采药,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夫、药农等请教,并参考历代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药名、品种、产地等某些错误,又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药物,充实内容,经二十七年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对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李时珍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药,认识了很多草药,并且知道什么草药能治什么病。

有一次上山碰到了一种草药,李时珍的父亲没有见过,可李时珍却说出了这种草药能治什么病,有什么作用。李时珍的父亲非常吃惊,觉得李时珍将来一定能超过自己。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是被人瞧不起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督促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他能够当上大官。李时珍在14岁时就中了秀才,在此之后连续参加了三次举人考试都没有考中。李时珍其实并不热心于考取功名,他真正喜欢的还是做名为百姓消灾解难的医生。他开始潜心钻研医学,阅读了大量的的医学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书,其中宋代的《证类本草》是他最喜爱读的药书。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加上他从小积累的大量医学经验,他的医术提高得很快。

一天,当地的富顺王朱厚昆派人来请李时珍,到王府去给他的孙子治病。他的孙子得了一种怪病,请了好多医术高明的人都没能治好。李时珍仔细观察了他孙子的病情后,只开出了三剂药,怪病便消除了。富顺王一家很感激李时珍,经常邀请李时珍来作客,并把王府里收藏的一些医书拿出来供李时珍阅读。

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医书之后,深感医书记载得混乱,即使医术高明的人,也难免用错药,不久李时珍的一个朋友,也是医生,他治死了一个患癫狂病的人。病人的家属告到官府,官府验尸之后发现是吃错药致死,朋友因此吃了官司,进了监狱。这件事对李时珍触动很大,他决心编一本分类精细、药品齐全的《本草纲目》来。

李时珍将收集到的古书进行了整理分类,并用实践来证明。他还经常带着徒弟庞宪、儿子建元跋山涉水,尝遍百草,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本草纲目》的编撰奠定了基础。20多年过去了,《本草纲目》终于编撰完成了。这时的李时珍已是胡子花白,年逾古稀了。

李时珍一生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李时珍去世后,他的《本草纲目》被译成了多国文字传扬海外,李时珍也成为值得中国为之骄傲的医药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