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13588400000028

第28章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

121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85岁的老人奄奄一息,即将告别人世。临死的时候他对儿子说:“我就要离开这个人世,但还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以后等国家统一了,一定要到我的坟前告诉我一声。”这个老人就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生活的年代,正是金贵族大举南侵的时候,南宋统治者内部抗战派和投降派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陆游面对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从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报国大志。29岁的陆游在临安参加进士科考试,想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这次考试有奸臣秦桧的孙子在内,秦桧利用他的权势,示意主考官要把他的孙子录取为第一名。陆游虽然考了个第一名但被拿了下来。遇到了这么大的打击,陆游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了绍兴老家,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而从失意中振作起来。他不停地练习武艺、研读史书,准备有机会就上疆场为国尽忠。就在这时,命运又和陆游开了个玩笑,一次出游中,陆游和她的前妻唐婉偶遇,勾起了他内心痛苦的回忆,曾使他一度消沉下去。

经过了多次打击之后。他并没有把个人不幸的命运和生活放在心头,他更多地想到的是国家和人民,是抗击侵犯、收复失地。陆游从34岁起,先后出任了许多地方上的小官,后来被调到朝廷,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等职。宋孝宗即位后,知道陆游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开始重用他。陆游在宋孝宗面前陈述了一些整顿军政、巩固国防、恢复中原的想法和打算。但是,宋孝宗没有抗金的决心,一遇到战争失败就想走求和的老路。这令陆游非常气愤,常常在宋孝宗面前反对求和,后来陆游也因此被罢官。这时的陆游已经是42岁的中年人了。

四年后的一天,在家闲居的陆游突然收到四川抗金将领王炎的书信,邀请他去做幕客,陆游十分激动,以为报效国家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在四川,陆游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岁月。他积极为王炎谋划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进取之策,还参加了几次战斗,在战斗中表现很勇猛。

正当陆游激情满怀想要大显身手的时候,王炎被调回了临安,西北的战事也松弛下来。陆游的志向又一次被狠狠地打碎,他的心情由悲愤变为狂放,并给自己起号叫“放翁”。

老年的陆游,已不能身体力行身体力行:亲自体验,努力实行。

但仍时时牵挂国家的安危。有一年春天,他去村东头看牡丹花。当他看着鲜艳夺目的牡丹花时,很自然地联想起盛产牡丹的洛阳城来。洛阳沦陷,老人再没心思观赏下去了,他怀着无比伤感的心情回到家中。他抱恨看不到中原的收复,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不能策马杀敌。想着想着,他禁不住热泪横流,挥笔填下了著名的《诉衷情》的词,其中最后一句: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说出了他当时的心情。

陆游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想要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理想也没有实现,但他相信下一代一定能实现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