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13588800000014

第14章 陈平(1)

陈平(?—前178),汉初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贫。陈胜起义,他投魏王咎(jiù),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不久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与谋士范增产生矛盾。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为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封曲逆侯。传说他曾为刘邦六出奇计。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为吕氏专权,于是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社宰分肉公正无私

陈平身材高大,相貌秀美,风度翩翩。有人问陈平:“你家里穷苦,你吃什么,才这样丰美?”他的嫂子回答:“也不过吃糠、腌菜罢了!这样的小叔,有不如无!”

听到妻子如此说话,陈伯便将她休弃了,驱逐出家门。

陈平在婚姻问题上,高不成,低不就,出现了难题。富有的人家,谁愿把姑娘嫁给陈平这样的穷小子?贫家的女儿,陈平又不愿娶。所以,一直耽搁着。

户牖(yǒu)地方,有一富翁,名叫张负。张负有个孙女,美貌非常。这姑娘曾经出嫁五次,但每次刚嫁过去,丈夫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至今还守在娘家,没有人敢娶他为妻。这姑娘却被陈平看中了。

当时,每当乡里有大丧事,陈平就前去帮忙。他家贫,所能做的,不过是早来晚走,格外尽心罢了!

正巧,张负也到丧家吊唁吊唁(yà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发现陈平丰采出众,心知是个人才,不是长久比别人差的人。于是,待陈平回家时,张负就随后到陈家看视。但见陈家地处鄙陋,房屋也颇破旧,尽管如此,他家的门外却有好多贵人长者的车辙印。

张负回到家中,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听后,大惑不解大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地说:“陈平家境贫寒,不事生产,满县人都笑他寒酸,干嘛偏要把我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穷小子呢?”张负笑道:“世上难道有像陈平这样内外兼美却长久贫贱的人吗?”

张负知陈平家贫,无力置办婚事,就暗地里给了陈平一笔钱,让他当聘礼、备喜筵(yán)。陈平成婚时,张负告诫孙女,说:“不要因为陈家贫困,就对待他们家人不恭敬。你嫁到陈家,侍奉长兄陈伯应该像侍奉父亲,侍奉嫂嫂应像侍奉母亲,千万不要倚(yǐ)富压贫,败坏了门风!”

陈平娶妻之后,经济方面宽裕多了,与朋友交游来往,也更为频繁广泛。

此时的陈平,令乡里人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比喻改变旧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每逢社祭,乡民们都公推陈平为社宰。陈平认真办事,分肉时特别公平均匀。父老们赞叹说:“好一个陈平!当社宰如此称职!”陈平感慨地说:“当个社宰算什么?给我个机会,让我主宰天下,也如此时分肉一般,公正无私呢!”

三次择主终得汉心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在河南陈州称王。

陈胜命周市攻取魏地,并立魏咎为魏王,在河南临济与秦军会战。陈平辞别陈伯,与一伙青年到临济投靠、效劳魏王咎。魏王咎见他办事有能力,任命他当了太仆。陈平想将胸中韬略韬略(tāo):战斗用兵的计谋。和已所揣摩揣摩(chuǎimó):研究,仔细琢磨。的天下大计,全部献给魏王。但魏王却不用陈平之计,陈平见魏王咎不成气候,心中就想离开他。

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发兵攻城到了河上郡,陈平毅然前往归附,并且追随项羽入关灭秦,而获赏赐爵邑。

高帝元年(前206),项羽违背“先入关中者王之”之约,自封为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而把刘邦封为汉王。不久,汉王起兵汉中,首先平定关中,然后再向东进军。此时,殷王叛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将军,前去征讨。陈平用计,降服了殷王凯旋归来,项羽拜陈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yì)。

谁料陈平刚平定殷地不久,殷地便被刘邦所夺,殷王也成了俘虏。项羽闻讯大怒,他恼恨殷王,以致迁怒于陈平等灭殷的将领。陈平料定项羽定会迁怒于己,也知项羽为人刚愎自用,难成大业,便封还项羽所赠黄金与印绶,带剑逃走,准备去投奔刘邦。

陈平逃到黄河,呼船渡河。船夫见陈平衣冠楚楚、一表人材,又是孤身一人,便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定有金银财宝在身,于是就想杀害他,以谋财货。陈平看出船夫的恶念,心生一计,解脱衣服,帮船夫撑船。船夫发现陈平一无所有,才没有杀他。从这小事,也可看出陈平智慧不同凡响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陈平逃到河南修武,凭着与魏无知的关系而进见汉王刘邦。当时,与陈平一起进见者有七个人。汉王赐他们酒饭,饭后说:“吃完饭了,且去休息!”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要说的话很重要,不能拖到明天。”

刘邦便与他交谈,一交谈就很投机,在很多事情上,两人的见解竟不谋而合。于是刘邦问陈平:

“你在楚营任何官职?”陈平回答:“做都尉。”汉王说:“我现在马上就任命你为都尉,而且,再让你为参乘,典护军。”

命令一出,刘邦的部将就大为不满,都说刘邦不公:“偶然得到一个楚国的逃兵,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何才能,就与他坐一辆车,而且让他当监护军中的资深将领。真是岂有此理?!”

古人乘车,驾车人居中,尊者居左,另一个居右,这居右的人就称之为参乘。参乘是最亲近者方能获得的贵差。陈平刚刚降汉,便得汉王如此重用也难怪将吏们心怀不满。

不管别人如何议论,刘邦仍然重用陈平。

后来,刘邦率领陈平一起攻伐项羽,至彭城,被项羽击败,退驻荥阳。刘邦又任命陈平为亚将,隶属于韩王信,在河南广武地方驻扎。

绛侯周勃与中大夫令灌婴心中愤愤不平,向刘邦进言,劝刘邦不要盲目宠信陈平。他们说:“陈平虽然相貌伟美,常人中难见,但那只是长相,内心未必有真才实学,也很可能只是个绣花枕头罢了!有人传说,陈平在家时,与嫂子私通。投魏,不为魏所容。后逃归于楚,又不合己意。没办法才跑到我们这里来。您现在给他高官,命他典护军,可他却接受诸将贿赂,送黄金多的,便给一个好位置,送黄金少的,就给一个不好的位置。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请大王好好考虑后才重用他。”

刘邦纵然相信陈平,听此也有了三分疑惑。于是便召问魏无知。魏无知说:“我推荐的是他的才能,您现在所问的是他的品行,这两者是不同的。当此用人之际,一个光会讲信义的君子与一个光会讲孝道的孝子,对我们争夺天下是没有什么大用处的。试问,君子、孝子能帮您打败项羽吗?陈平有奇谋,如果好好驱遣驱遣: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使用,一定会有利于国家。至于他跟他的嫂子关系如何,受了别人多少金子,实在没必要追究下去。”

刘邦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不过他还是把陈平唤了进来:“你原来在魏王手下,后来又跑到霸王手下,如今又追随我。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难道不怕人们说你反复无常吗?”

陈平回答:“我离开魏王,是因为他不能采纳我的计策;我离开项羽,是因为他不相信别人,除了项家的人和他妻子的兄弟外,即使是旷世的奇才,他也不肯重用;我投奔您,是听说您能任用贤者。我逃离楚军,身无分文,不接受黄金,便无以维生。如果我的计划谋略确实可用,请您放心地任用我;倘若我的才能不足任用,我所受的黄金还没花,我愿意把它交还,并请大王允许我到山林隐逸。”

听了这番话,刘邦疑虑顿消。重赏了陈平,还继续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护所有的将军。这样一来,诸将也就无话可说了。

六计六中功勋显赫

陈平效力于刘邦手下,有“六出奇计”的说法。

这“六出奇计”,指的就是:一、散金行反间;二、低劣酒席待楚使;三、出女子解荥阳围;四、蹑(niè)足封齐王韩信;五、请伪游云梦;六、解白登之围。

1.散金行反间

公元前204年,汉军被项羽军围于荥阳,楚军断汉军粮道,汉军既无粮草,又无救兵,处境非常艰难。刘邦想以割让荥阳以西的地盘与楚求和,项羽却不肯答应。刘邦问计于陈平。陈平说:“项羽手下正直廉洁之臣,不过范增、钟离昧(mèi)、龙且、周殷等几个人而已。大王你如果肯拿出黄金来,行使反间计一定有效果。项羽为人猜忌,易信谣言,听到谣言,一定会自相猜疑甚至互相攻杀。这样一来,我们乘楚国内乱,举兵攻打,定会消灭楚国。”

刘邦同意了陈平的计划,拨出四万斤黄金交付陈平,由他自由使用,不加过问。

陈平便派兵卒,带金出城,混入楚营,贿赂将士,大肆散布流言,说钟离昧等将领为项王带兵多年,出生入死,功劳巨大,如今却不能裂土封王,心存怨望,要联汉灭楚等等。

项羽一介勇夫,优柔寡断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没有主见,平素又好猜忌,竟将流言信以为真,把钟离昧等人视作心怀二意的将领,这样一来项羽的势力被大大削弱。项羽部队的领导核心受到了影响。

2.低劣酒席待楚使

项王听了流言,怀疑范增等人心存二志,于是,便派使者到汉军探听虚实。岂料,这又落入陈平的圈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