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13592400000005

第5章 爱因斯坦(5)

爱因斯坦的维也纳之行是愉快而短暂的,住在老朋友的家里,他又闹出了许多笑话。费利克斯的夫人是一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奥地利有名的妇女教育家。当她准备亲自为爱因斯坦收拾行李时,她发现,爱因斯坦的行李很简单,除了几件简单的内衣及一把小提琴外,什么也没有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竟然如此的朴素吗?

简单休息后,夫人发现走进客厅的爱因斯坦竟然光着脚,而她明明已为他准备了拖鞋的。

“很报歉我为您准备的拖鞋不合脚吧,那再给您换一双吧。”费利克斯夫人十分抱歉地说。

“啊,不,您别费事了,我这样觉得很舒服。”

爱因斯坦那坦然的回答很是让主妇愣了大半天,好在事后他的丈夫告诉她,爱因斯坦是个不喜欢拘束的人,去他家的客人都知道,他是经常赤着脚来接待朋友们的。

“真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费利克斯夫人因此而更加佩服他那高贵的人格了,虽然这之前他们从未谋面,但是她在内心中,已经把他当作一个很熟悉的亲人了。

由于第二天在维也纳音乐厅将会有13000多人光临演讲会,费利克斯夫人为了使爱因斯坦能够仪表堂堂地前去参加,就在前一天晚上,把他的裤子和衬衫送到洗衣店里去烫得平整干净了,并叮嘱他明天一定要穿这套衣服登台演讲。

可是第二天,费利克斯夫人见到登上讲台的爱因斯坦后,却大吃了一惊,我们的爱因斯坦博士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裤子,大模大样地走上了众人瞩目的前台,一副坦然的样子。

1921年3月,爱因斯坦踏上了轮船,奔赴美国。

4月的一个早晨,纽约港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当“鹿特丹”号油轮靠岸时,码头上早已经有一大批新闻记者扑向了船旁。据说爱因斯坦是中等身材,但哪一个才是呢?他可是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他会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吗?不知道能否接近他呢?他的保镖也许会阻止我们靠近他呢?记者们还没有见到爱因斯坦出现,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这时,船上走下了一男一女。男的一头蓬松的头发,满脸的胡须挡住了脸上的表情。身材不高而显瘦弱,身上打扮随意而朴素,很像是一位远航归来的艺术家的样子。女子则是穿戴得体,朴素大方,很有一番贵族风范的。没错。他一定就是爱因斯坦,左手拿着烟斗,右手拿着小提琴。

爱因斯坦由于拉小提琴而引出了许多趣事来,媒体曾大篇幅地报道过,所以人们一提起爱因斯坦,就会想起他的小提琴。

据说有一次,一个民间组织为了救济犹太人举办了一次慈善音乐会,特意邀请爱因斯坦在会上演奏了一曲。谁知第二天人们打开报纸时发现,一位评论家写道: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的演奏水平很是一般,音乐界的泰斗怎么能属于他呢?很明显,这位批评家并不知道,爱因斯坦只是一名一流的科学家,小提琴只是他从小的爱好罢了。

这个传闻在德国的新闻界被当作笑谈传播了很久,没有多长时间,欧洲世界也已传遍了,人们因此而知道了作为严肃科学的探求者的爱因斯坦,也是一个擅长小提琴的好手呢。

爱因斯坦刚刚走下船,就被一大群记者围在了甲板上,根本无法上岸去。爱因斯坦极力躲避着记者们的追问,同行而来的艾丽莎也使出了浑身的招数,可是美国的新闻记者们显然早已作好了准备,如果爱因斯坦的回答不能令他们满意的话,他们是不准备放过他的。

“尊敬的博士,请您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一下相对论的本质是什么?”

看来,记者们还真是很会出难题的,用几句话来解释一门新的科学理论,对于科学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是新闻记者们大概只需要几句话的新闻,太多的理论,他们是弄不懂的。

爱因斯坦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采访,稍做思考后,他不乏幽默地对记者们说:“如果大家真的希望我用几句话来解释相对论的话,那我只能大胆地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只是大家听了只把它当作个玩笑吧,它绝不是正统的理论。”

“请您快说说看。”记者们不约而同地催促着爱因斯坦快点道出答案。

“现在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如果人们从前是认为所有的物体从宇宙中消失后,时间和空间是仍然存在的,但根据相对论来说,时间和空间将会同物体一同消失掉的。”

“谢谢您的精炼回答,我们报纸明天将会登出头条。”

“博士,据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12个人懂得相对论,这是真的吗?”记者们又继续追问道。

“你们相信这样的话吗?”爱因斯坦反问了一句后又继续说道:

“据我所知,任何一个物理学者都能弄懂相对论的。即使是我的学生们,也是能够理解的,而且,许多国家的物理学家也都对它进行了研究和验证,怎么能说得这么可笑呢?”

“博士,你曾经想过自己的相对论会引起如此轰动的效应吗?”

“这个嘛,我倒是从来没有想过,在你们的国度里,我想人们最热衷的应该是拳击比赛的,我真的不明白。你们为什么把时间浪费在这里呢?”

爱因斯坦的话逗得记者们笑成了一团,严肃的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许多。

记者们采访完了爱因斯坦,也没有忘记艾丽莎。

“夫人,请问您是学物理的吗?”

“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那么,您也懂得相对论吗?”

“哦,这个吗,我更是一窍不通了,虽然博士曾给我解释过无数次,但我的数学程度只达到了会记账的程度,我怎么会理解那些深奥的东西呢?”

“但是,虽然我一点也不懂有关相对论的问题,可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

艾丽莎的巧嘴博得了一片喝彩声。

随后,前来迎接的人把爱因斯坦夫妇送上了一辆敞篷的轿车上,准备赶往即将下榻的宾馆。

一路上,街道的两旁早已站满了前来看热闹的市民们,争相涌到路旁,一睹爱因斯坦的风采。

爱因斯坦虽然坐上了车,但他一直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面对沸腾的人群,他的双手简直都不知放在哪好了。一会儿动动小提琴,一会儿又敲敲烟斗,这样的欢迎气势,实在是让他们始料未及的。

艾丽莎坐在他的身旁,不时地向人群挥着手。当她发现爱因斯坦那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的时候,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醒道:“阿尔伯特,请自然些,你只需要微笑,向人群挥挥手,表示谢意就可以了。”

此时,大科学家的脑子才转过弯来,从登上车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想:美国人的待客之道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要用敞篷车呢?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坐在车子里的爱因斯坦,露出了孩子般的真诚的笑容。

爱因斯坦热又席卷了整个新大陆,而且越来越热。

在访美的期间,爱因斯坦做了许多次的学术报告,征服了一批批的校园学子,光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由于盛情难却,爱因斯坦连续去作了4次报告,场场听众爆满,掌声震天。

美国人对于爱因斯坦的兴趣,不只停留在相对论上面,许多报刊上还津津乐道地提起了爱因斯坦的小提琴。

“我们应该为尊敬的博士安排一场音乐会,也使人们能够领略一番博士在学术界之外的另一种风采。”

“教授一手拿着烟斗,另一只胳膊下面夹着一把小提琴盒,缓缓走下来时,他看上去多像一位有名的艺术家啊。”

“如果说他有什么地方与一个正式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的头发可能略显得有点少。”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为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只是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争执他们很快就互相达到了和解,那是因为他们辩论到最终才发现,他们两院的议员中,没有人能理解什么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给美国的大学生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学者,他没有像其他来宾那样,在演讲开始的前几分钟在众人的陪同下匆匆而来,然后在演讲结束后匆匆离去。大学生们看到的爱因斯坦,一点点的架子都没有。演讲会结束后,他热情地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并接受了他们的邀请,跟随他们去实验室,参观学生们的实验。

美国人的活泼开朗,对新事物的异常热情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令他深感不解。

“美国的大城市里有许多的剧场、戏剧院,以此推断,那里的人精神生活一定会很丰富的,可是他们对于新鲜事的异常兴趣,却又使人感觉到他们的精神有些空虚,随时追逐着别人的一举一动,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美国人大概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过分热情,使得爱因斯坦对他们有一点小小的误解。

1921年6月,爱因斯坦访美归来途中,收到了英国大哲学家兼政治家应哈定勋爵的邀请信。

爱因斯坦接到这封邀请信后,犹豫了很久,他与应哈定勋爵在大战期间曾经有过书信的来往,他们都是站在积极反战的立场上拥护和平的。他很信任爵士。只是爱因斯坦的内心还有一些小小的担忧,大战虽然结束了,英国对于德国的仇视却还没有消除。

爱因斯坦认为:应哈定勋爵的邀请是诚恳的,我是一个和平主义的倡导者,如果利用访英的机会,消除英德两国人民之间敌对,促进相互的了解与支持,那也是值得的。于是,爱因斯坦接受应哈定勋爵的邀请,赶往伦敦。

初到伦敦,爱因斯坦夫妇被安排住进了应哈定勋爵的住宅中,他们住的客房,比起柏林的公寓还要大了许多,爱因斯坦第一次领略到了英国贵族的奢侈。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呢,英国人那数不清的礼节使他手足无措,贴身仆人一步不离地跟在他的身后,更让他惊恐万分。

第二天,应哈定勋爵士在科学会馆为爱因斯坦举办了演讲会。听众虽然很多,但气氛并不活跃,显然,英国人对于这个知名的学者,还是抱有一定的审慎的态度。他毕竟是来自于他们最仇视的国家——德国。

应哈定勋爵为了活跃一下现场的气氛,特意向听众做了热情的介绍:“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要把一位伟大的天才科学家,隆重地介绍给大家,他就是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博士。

“在这里,爱因斯坦博士将要为我们作最精彩的讲演,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最尊贵的客人走上台来。”

爵士的开场白结束了,爱因斯坦在稀疏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对这次演讲会上并不热情的场面,反而刺激了爱因斯坦的信心,他在心中默默想到:我一定用我的知识,征服你们,使你们了解我、认同我,我一定会的。

“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能来到伦敦,站在这里,站在我最敬佩的大科学家牛顿的故乡,我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牛顿先生的发明,使得世上每个人都得到了实惠,因而,没有人会忘记他的。在我的故乡柏林,牛顿先生的塑像被摆放在科学家馆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爱因斯坦的演讲节奏明快而富有魅力,很快就吸引了台下听众。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牛顿先生。正是踩着他的脚印,我一步步走进了物理学的殿堂。”

“我还要感谢英国科学界的朋友们,我的理论是你们拿出了事实的证据,没有你们的亲身实践,我的理论永远只能停留在推测的阶段,是你们给了我一个肯定的事实,我万分地感谢你们。”

爱因斯坦坦诚的心灵以及真挚的情感、专注的眼神再加上深刻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英国的听众,随着演讲的进行,他们的掌声也激烈起来了。

“整个宇宙世界,是这个样子……。”爱因斯坦的演讲进入主题后,很快就把观众的思想带入了奇妙的宇宙世界里去了。

此刻,人们忘记了德国人,忘记了仇恨,只是看到了一个侃侃而谈的学者把他对宇宙世界的精辟理解通俗地讲给听众们听,他那渊博的知识,深深地吸引了观众们的心。

是的,爱因斯坦不愧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把自己的知识无偿地传授给那些渴望知识的人们。所以,当爱因斯坦结束了他的演讲时,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响了起来。许多学生还拥到了爱因斯坦的身旁,请他签名留念。

在随后的日子里,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政府都给予了爱因斯坦热情的接待。在政府部门的授意下,应哈定勋爵特意为爱因斯坦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在这次酒会上,首相亲自光临并致了欢迎词,英国学术界的名流们都来了,大作家萧伯纳还与爱因斯坦高兴地开起了玩笑,一再邀请他去家里作客。

总之,英国人的态度一下子转变了许多,爱因斯坦高兴极了,他所期望的结果总算是实现了。

1921年6月底,爱因斯坦结束了伦敦之行,回到了柏林。

1922年初,在爱因斯坦回柏林不到半年的时间,法国物理学会又一次发来邀请信,真诚地邀请他赴巴黎讲学。

爱因斯坦经过考虑后觉得,和平的脚步应该在德法两国之间迈开,于是在3月底,他决定只身前往巴黎。他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在法国公开露面的德国人。

爱因斯坦从车上走下还没来得及寒暄几句,朗之万就接过了爱因斯坦手中的旅行包,带着他迅速离开了站台,穿过地下通道后,没有走向车站的大门,而是向一个侧门走去。

法国物理学会为了确保爱因斯的安全问题,为他举办的演讲会规模不是很大,参加的也只是一些学术界可靠的人士,都是凭证入场的。

爱因斯坦谦虚地解答了学者们的一些提问,并认真地指出了他与马赫理论在根本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科学界见到了传闻中的爱因斯坦果然是虚怀若谷,丝毫没有名人的那副洋洋自得的神色,因而对他的人品更加敬重了。

但是,爱因斯坦的巴黎之行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与美国、英国的科学院不同,著名的巴黎科学院拒绝接受他担任名誉院士,在这个以保守和偏见闻名于世的高级学术机构里,有30个院士联合签名,他们不同意接受爱因斯坦。如果科学院请来了爱因斯坦,他们将集体辞职。

德国还没有参加国际联盟,法国科学院院士没有办法让一个敌对国家的科学家走进他们的中间。

由于这件事情是始料未及的,科学院对此事觉得非常难堪。好在爱因斯坦从朋友那儿听到了这件事,他十分坚决地回绝了巴黎科学院的邀请,避免了朋友们的尴尬。

在巴黎,相对论的创始人虽然没有像访问其他国家那样受到隆重的欢迎,但爱因斯坦对于自己的这次旅行却十分满意。他觉得,荣誉和掌声都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这次访问迈开了德、法两国人民沟通的第一步。

爱因斯坦离开巴黎返回柏林后,没过多久,就接到了一封来自日本的邀请信,诚恳地邀请他去日本讲学。

1921年的秋天,爱因斯坦和艾丽莎从马赛乘船出发,去往东方之国的日本。途中,他在新加坡及中国的上海等地都作了短暂的停留,所到之处,受到了东方人民的热情欢迎。

12月初,爱因斯坦偕同夫人一行顺利地到达了日本的神户。慕名而来想见一见这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国度的世界伟人的市民们,早已挤满了码头。

日本人的温文尔雅、谦卑有礼,给爱因斯坦留下了一个美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