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女职工健康指南
13601100000036

第36章 女职工心理疾病与健康(1)

1.女职工心理疾病的预防

心理疾病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统称。女性一般比男性易患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心理活动反应不甚强烈,且未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性的心理紊乱。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某件事情造成心理上的不愉快,产生短暂的焦虑、烦恼,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急躁。

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就很强烈,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以及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这类人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候,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病人常感到痛苦万分,迫切要求帮助。

精神疾病则是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些病人常见幻觉、妄想,并且常常不承认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

心理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早期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缓解。不过,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不少心理问题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因此不少患者常常不愿就医。因此说,加强社会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将对缓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多注意锻炼身体,参加各种文娱活动,皆可释放压力,保持心灵的平衡、宁静与健康。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还应注意以下三要点:

(1)要防止与克服心理冲突,对于已发生的心理矛盾,要设法调适并积极治疗。

(2)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不一定非要吃药,应适当加强锻炼,并学着清静自己的心灵,在一定时间内使自己思想“入静”。

(3)办事要量力而行,否则易受挫折,失败感容易使人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2.职业厌倦综合症的预防

职业厌倦综合症是指长时间对工作感到厌烦,工作不起劲,什么都懒得去做,工作效率低,失误多的症状。人们经常感到头痛、疲倦、全身无力,心理有压力、心情压抑,常有莫明其妙地大动肝火、嗜好大增,为了应付工作的压抑,便大量的饮酒、吸烟,甚至服用镇静剂。

防治职业厌倦综合症的办法是:

(1)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2)建立职业兴趣,强化职业情感。兴趣是成功的先导,热爱自己的工作是取得成绩的保障。

(3)学会照顾自己,工作之余应充分休息和娱乐。

(4)打乱单调乏味的工作节奏。

(5)利用升华技巧。把自己的原始需要、欲望投射到其他科学文化领域之中,抛开杂念和烦恼,追求高尚的目标。

(6)体育锻炼是消除职业厌倦综合症的良方,应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7)合理地安排工作。学习、工作和生活要有计划的合理安排,有张有弛,使机体各种内脏器官更加充沛并富有生机。保证睡眠时间,躯体有慢性疾病者应抓紧治疗,争取做到康复。

3.消除心理疲劳的方法有哪些

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现有生活方式不满,兴趣下降,心情烦躁,而导致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这种表现在生理检查上不会有所体现,却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消除这种心理疲劳很重要。

改善工作环境

人们总在固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势必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自己动手改善一下这种环境,可使自己提高工作兴趣,缓解疲劳,并有效延长工作时间。如,对自己长时间生活的环境进行一次扫除,或者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在放松的音乐中持续工作,可以达到消除心理疲劳的目的。

注重劳逸结合

如工作很难进入状态,就要适当地放松休息。还应该注意,休息、工作应分明,不要在休息的时候惦念着工作和学习上的事情。应使大脑完全放松,当重新进行工作时,反而能够更容易获得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应保证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最好能和自己的工作保持较大的差别,如平时从事的是脑力工作,那么在休息时就应该多安排些体力活动。

这些做法能否起到效果,还取决于你对工作的兴趣。如果你不喜欢这份工作,那么无论你怎样放松,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还会使你感到异常痛苦,容易疲劳。这时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工作兴趣,这可以通过适当的竞赛等方法来实现,但也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因为对工作没有兴趣,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业余生活上,分散大量的精力,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单身女性怎样克服心理疾病

心理专家认为,单身女性一般都存在以下三种心理疾病:

自卑心理

这类女性认为,年过30还不结婚是件不光彩的事,因而最怕别人谈婚论嫁,也最怕人家以关心的口吻询问自己的婚事,并且对自己悲观失望,认为爱情再也不会光临,从此与爱情无缘了。因此,她们要么把自己封闭起来,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屈从于社会、父母、朋友的压力和影响,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草率地找个对象结婚。

封闭心理

这类女性本来就不善交际,不愿在婚姻问题上采取主动态度,甚至不愿与结过婚的同事来往。从此将自己关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喜欢一个人独处,使交际范围变得十分狭小。这样的心理实际上又大大减少了她们择偶的机遇。其实,她们这种心态,只会使自己变得格外“清高”,也使相当一部分对她们感兴趣的男性望而却步。

逆反心理

有些大龄女性,以往择偶要求过高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本因吸取教训,变得现实些。可是,她们反而把高标准守得更严。她们把爱情理想化,缺乏现实感,总希望自己的爱情像小说描写的那么浪漫:

心理专家建议大龄女性保持乐观态度,不要被自己的保守思想所束缚,而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力。

5.神经衰弱的防治措施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并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组神经症。这些症状并不能归因于已存在的身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某些特定的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

一般认为,较持久的精神紧张或内心心理矛盾冲突是本病的近因或外因;性格缺陷等不良心理素质或认知、应付功能不足是发病的基础和内因。

病前常有学习或工作负担过重,情绪紧张,睡眠不足,处于长期心理矛盾、冲突和情绪压抑的状态。但是,并非所有心理因素均可诱发神经衰弱。不良的精神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外因,决定患病的性质、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但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患者当时对这些精神刺激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以及躯体状况能否承受这种心理压力。

性格缺陷是病前重要的内在致病基础。本病患者的性格多偏向于胆怯、自卑、敏感多疑、多思多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等,少数人则表现主观、急躁、任性、好强、缺乏自制能力。体质不良或近期遭受感染、中毒等躯体疾病,均容易诱致神经衰弱。

少数病人亦可由急性精神创伤所致。患者有慢性躯体疾病、性格有缺陷或家族精神疾病病史,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容易促发本病。

防治措施如下:

(1)本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综合医疗措施。必须找出致病的内外因素,对症下药。必须指出,没有不良心理因素的神经衰弱,在临床上是罕见的。切忌不作详细的调查分析,无的放矢地乱投药物。

(2)在病人充分倾诉内心病痛感受和找出心理症结以后,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指出本病的性质是功能性疾病(无恶化之虑)和可治愈性。指导准确的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烦恼情绪和思想顾虑,增强治病信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强调预防为主,纠正心理缺陷,正确处理心理矛盾和精神压力。提倡劳逸结合,科学用脑,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良性情绪,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4)药物治疗。大多数神经衰弱患者在心理治疗基础上再采用药物对症治疗。

6.焦虑症的预防与矫正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

(1)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

(2)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

(3)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那么,怎样预防与矫正焦虑症呢?

(1)明确诊断。许多身心疾病可呈现焦虑症状,因此治疗前必须作好检查和进行必要的心理测定工作,排除继发性焦虑反应的各种原因。明确诊断,是本病合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先决条件。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常人常见的情绪反应,事出有因的焦虑情绪,不能视为疾病。许多病人患病后出现疾病心理反应,亦可以呈现严重焦虑情绪,必须正确识别,加以排除。

(2)药物治疗。抗焦虑剂为首选药物。常用药物为舒乐安定、佳静安定和氯硝基安定等。但是,本病使用精神性药物,其剂量和服药方式很有讲究,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3)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类型,在诊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治疗,作好心理转化工作,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简单的对症服药治疗效果不好,这一点务必注意。到药店买药治疗与在门诊医生指导下治疗,两者的效果和心理影响是不同的。

7.恐怖症的防治

恐怖症又称恐怖性神经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恐怖对象有特殊环境、人物或特定事物,每当接触这些恐怖对象时即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紧张的内心体验。患者神志清晰,明知其不合理,但是一旦遇到相似情境时,仍反复出现恐怖情绪,无法自控,并且产生回避行为。脱离该情境,症状逐渐缓和消失,间歇期基本如常。

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情感成分。恐惧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人皆有之。例如人们对黑暗、僻静处、高空环境、毒蛇猛兽都可能产生恐惧性回避反应。女性、胆小者和某些心理缺陷者,恐惧心理尤为明显。恐怖症患者呈现异常的、强烈的恐惧和紧张不安,假若不予治疗,症状越来越重,恐怖对象和内容有泛化倾向,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恐怖症的防治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