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13642800000007

第7章 亲密有间——保持友谊的弹性美(3)

另外,有一种“朋友”也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应酬场合认识的,只交换名片谈不上交情的“泛泛之交”。这种“朋友”存在于各种行业、各种阶层。我们不应把这些名片丢掉,名片带回家后,要依姓氏、专长或行业分类保存下来,最好在名片上记下这个人的特征,以备再见面时能一眼认出来。平时可以借故在电话里向他们请教一两个专业问题,其间自然要提一下碰面的场合或共同的朋友,唤起他对我们的印象。有过“请教”,他对我们的印象也会深刻些。

为朋友建立档案之后,还应该为朋友分类。有人也许会对为朋友分等级十分反感。不是说对朋友要以诚相待、一视同仁吗?为什么要为朋友分类呢?实际上,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

要把朋友分等级其实不容易,因为人都有主观的好恶,因此有时会把善良的朋友当成一肚子坏水的人,也会把凶狠的“狼”看成友善的朋友,甚至在旁人提醒时还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非要等到受了伤才如梦初醒。要把朋友分类,对感情丰富的人可能比较难。因为这种人往往在对方尚未把他当朋友时,早已对对方投入感情,而且把朋友分类,他也会觉得有罪恶感。不过,任何事情都要学习,在交友过程中慢慢培养这种习惯,等到了一定的时候,不用人提醒,也会把朋友分类了。

给朋友分类,也可简单地分为“可深交类”和“不可深交类”。可深交的,可以和他分享我们的一切;不可深交的,保证基本的礼貌就可以了。这就好比有人来到我们家中,真正的客人就请进客厅,推销员等就在门口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也要根据对方的特性调整和他们交往的方式。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智商多高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我们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

如果目前我们生活得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志,那么不必太急于把朋友分类,因为这时我们的朋友不会太多,还能维持感情的朋友应该不会太差。但当我们有成就了,手上握有权和钱时,对朋友就要分类了,因为这时的朋友就可能是另有所图的。

7.朋友之间也需要尊重

朋友之间,即使关系再亲密,也都会有一些不愿让对方知道的东西,即所谓的隐私。与朋友相处时,对他人的隐私我们要给予绝对的尊重,不能认为这是朋友对你的隐瞒而千方百计地探问,否则,很可能与朋友产生间隙,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没有尊重就没有友谊,就好像没有基石就不可能筑起大厦一样。那么,尊重从何开始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尊重只有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做他人的朋友也意味着做自己的朋友。自尊自爱是件有益的事,人人都应当自爱。懂得自爱的人往往关爱自己,这是交际中重要的事。

朋友满腔忧愁时,找你倾诉和宣泄一番,这是他对你的充分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做一个良好的聆听者,冷静地为他分析,帮他调整情绪,平缓一时的冲动。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聆听之后,要尊重朋友,切不可泄露其隐私。

同样,当你碰巧获知朋友的隐私后,切莫将它当作谈资,广泛散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一旦这层保护膜被你捅破之后,你将落个“小人”之名。所以,这时,宜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保守秘密。

北宋时期,司马光当时受人拥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诚信待人,别人有困难找他帮助或倾诉时,他总能为人保守秘密。当时,朝中有位大臣叫韩克,与司马光是好友。有一次,韩克的儿子偷了家里的银子去赌博,被发现后,韩克对儿子又是打又是骂,却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苦恼之余,他去找司马光,希望司马光能为他想点办法。

司马光诚恳地聆听了韩克的倾诉之后,教了他一个办法。韩克听了很高兴,可是转念一想,家丑已被外人所知,心中顿有焦虑之感。

然而过了很久,韩克都未听到朝中大臣的议论及有关此事的影射之言,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在后悔惭愧之余,韩克更加信服司马光了,成了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

司马光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很好地保守了秘密,不但帮了朋友的忙,还保守了朋友的秘密,最后使朋友对之信服,两人的关系由此又前进了一步。

曾几何时,人们把个人隐私当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朋友之间,若有什么事不公开,就不够义气,就是没有诚意,以至于只有达到了“同吃、同住、同行、同生死”,才算够得上哥儿们,算得上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这样做表面上朋友之间亲如兄弟,无话不说,无事不公开,实际上并不尽然。首先,那些“亲密无间”、“融为一体”的朋友,已经失去了自我,而这绝非自己的意愿。因为自己毕竟是自己,朋友是不可能完全替代的。此外,再亲密无间的朋友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毕竟会有矛盾存在,所以朋友间一旦出现不合,那么越亲密的关系就可能彼此伤害得越深。因为亲密的朋友之间“知根知底”,若出现内讧,那首先提防的,往往是曾经最亲密的朋友,而这与互相不尊重隐私权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换一种方式与朋友相处,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朋友实行AA制,表面上似乎“生分”了一些,实际上是互相尊重,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并不见得就比“不分你我”那种朋友淡漠。只有充分尊重彼此的个性,才能长久保持朋友之间的共性。

如今的社会,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关于钱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敏感了。朋友之间再亲密也不能让钱也亲密无间。朋友之间一般不应该问收入,除非对方主动告诉你。个人收入纯属隐私,不仅要尊重,而且要充分保护。收入多少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秘密,岂可随意探问猜测?一个人如果不想让朋友知道他的收入,自然有其理由。有时候,朋友知道了反而对朋友不利。

要想同朋友搞好关系,让朋友帮助你,就绝不能习惯性贸然地问朋友“有多少收入?”不能有意无意地算朋友的账,更不能要求朋友作出“奉献”。

8.远离不良朋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补充,人们还有一句俗语:“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我们可以将前句改写成“近朱者难赤,近墨者易黑”。也就是说,结交了不良朋友,我们很难将其感化成好人,而他们却很容易使我们同流合污。即使我们在物质上、个人品质上没有受到损失,在其他人眼里,与不良人物称兄道弟的人也一定不是好人了。人们常说:“龙交龙,凤交凤。”大家普遍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乐于和什么样的人往来。因此,如果我们与不良朋友结交,即使我们能保持清白,但恐怕也百口莫辩了。

要想知道一个朋友是否值得相处,有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标准:一个真正的朋友在你遇到危难之时绝不应只想到他自己,而应以朋友为重。与此相反,那些“狐朋狗友”只会在关键时刻伤害你。

山鹰与狐狸结为好友,为了巩固友谊,他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抚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挖个洞生儿育女。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狐狸外出觅食,鹰正好没有食物了。山鹰就飞入灌木丛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发现山鹰偷吃了它的儿女,极为悲痛。可是它无法报仇,因为它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山鹰。因此,它只能过一点口瘾,远远地站着诅咒敌人。

对待那些与之交往会给你带来害处的人,一定要谨慎对待,并且要学会拒绝。拒绝和这类人进一步交往,口气要决绝果断,以免给将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你还要经得起诱惑。因为这类人一开始和你结交时,往往会带给你一些好处。这时候,你千万不要抱这种思想,一起玩玩嘛!吃顿饭、跳跳舞有什么大碍?

要知道,和这类人一起吃吃喝喝,虽然刚开始没什么,但时间久了,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他们的感染。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和一群小朋友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和一群小朋友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由此看出,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周围的朋友对他的影响有多重要。结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如果你想做一个正直的人,就要多结交品格正直的人,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正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选择朋友时,我们要努力与那些乐观上进、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

相反,如果择友不慎,结交了那些思想消极、品格低下、行为恶劣的人,则会陷入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难以自拔,甚至受到“恶友”的连累,成为无辜受难的人。

不过,人都善于隐藏自己不好的一面,我们很难看透一个人的好坏,交上几个不良朋友也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万一不慎交上了不良朋友,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要准确认识,真正了解对方,及时看到其本质。如果对方属于品质不好、道德败坏、作风恶劣的人,我们必须早日与之断绝关系。但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上,则不必求全责备,不要把有小缺点、小毛病的朋友误认成不良朋友。

第二,耐心帮助、挽救。发现对方有一时的糊涂认识或偶尔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以朋友的身份去开导他,尽量不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应该勇于批评他,不当老好人,否则愧对朋友的职责。

第三,做到及时、果断地断交。对于那些已经不可能变好或不可能被我们变好,甚至反过来试图改变我们的人,我们必须丢开面子,丢掉哥儿们义气,抛掉顾虑,毅然决然地与他一刀两断。这时,决心要大,行动要果断,不要把所谓的义气与友谊混淆。如果自己一个人无法甩掉这种朋友,也可争取其他朋友或亲属的帮助,以达到摆脱这类人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我们生活、工作的安定。

对于不适合我们或不利于我们的友谊,将其断绝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想要断绝自己不想要的友谊,就必须主动。只有主动断绝,才会使关系结束得更快。反之,越被动地等待,结束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双方已经没有继续交往的可能,那我们应主动说声“再见”。在双方还有情谊的情况下结束友谊,我们将来还可能恢复这种友谊。至少,它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反之,如果双方是在记仇结怨的情况下才结束关系的,那么恢复友谊和留存美好回忆都是不可能的事。

当发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情已经结束,我们就应渐渐疏远他,比如少给他打电话,保持沉默,一字不提,让这种友情自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