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1364400000062

第62章 世事中的心理学背影 (2)

对财富的嫉妒深藏于每个人的心中,有所区别的是有的人表现的更明显,有的人隐藏的更深。有的人不喜欢被问及有关对别人的财富是否嫉妒的问题,有的人甚至会有抵触情绪,在心理学家看来,越是表现出这种行为,越说明在他心中有着较强的对财富的嫉妒心理。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发生“财富嫉妒症候群”呢?当代的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和重庆四个城市的调查,得出如下结果。

有6.7%的北京白领对自己朋友的财富更容易产生嫉妒,而对同事和领导没有嫉妒心理;

在上海,3.3%的中层主管对同级主管的财富较容易产生嫉妒心;

重庆4.2%的工薪阶层对亲戚朋友的财富嫉妒心比其他城市的人表现的更强烈;

在深圳,有6.7%的公司老板对其他行业老板的财富的嫉妒心更大。

而在问及对熟人的嫉妒心更大还是对陌生人的嫉妒心更大时,52%的北京人,50%的上海人,68%的深证人和40%的重庆人都选择了熟人,并且承认自己的财富心理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产生财富嫉妒心理以及财富嫉妒症候群比率的攀升与特定人群的收入水平有一定关系。月收入水平在5000元以下的人有财富嫉妒症候群的比率为52%;收入在5000到8000元的人这一比率为53%;月收入在8000到1万元的公司人这一比率最高,达到66%。

除此之外,财富嫉妒症候群与行业也有相应关联。在对物流、销售、金融、建筑、教育。文化这六大行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销售行业的财富嫉妒倾向最低。

心理学家认为,销售行业的收入比较公开,从事销售的公司人认为同事或者朋友的收入高于他们是“合理的”,因为这完全与销售业绩相符。更有效的市场会降低人群的财富嫉妒倾向。

“财富嫉妒症候群”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当你有这种心理时,并不需要特意去调整。只要你承认,你的确对别人比你出手阔绰,买的车比你高级,穿的衣服比你漂亮这一财富表现“嫉妒得要命”,然后加足马力,去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那么一切都会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宅”

还不知道“宅”的意思吗?那你就OUT了!“宅”是当下最流行的词语之一。

朋友们谈起阿木,都说他是典型的宅男。阿木三年前从老家来到北京,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程序员。工作后,阿木的生活轨迹老套而无趣: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周而复始。有时候忙起来,连续十几天都要呆在公司处理各种事情。按他的说法就是“没有娱乐的人生,只要工作的生活”。

两年后,阿木从网络公司辞职,也搬了家。没有多久,他便在一家设计公司找了份工作。但是他并不需要上班,只要按时将自己的设计交给公司就行。这也正是阿木愿意接受低工资的原因。此后,他的朋友就很难再见到他的身影,有时打电话过去,都是处于关机状态。

阿木现在工作生活都在家里完成,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曲舒畅的音乐,一份依然的心情。每天睡到自然醒,吃饭叫外卖,报纸刊物有人会定期送到家中。除了出门理发和倒垃圾,阿木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窝在家中。除了给设计公司工作外,他还找了几分给时尚刊物画插图的差事。他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过得很滋润”。

过得滋润,活得潇洒,能自主掌控生活和工作,这或许是选择“宅”在家中的人们的普遍想法。外面世界太复杂,与人交往太麻烦,开口说话太累人,宅在家中敲敲键盘,晒晒太阳,心情郁闷还能大声呼喊,这样的生活也算得上是人间神仙了。千好万好,在心理学家看来,宅的生活方式却隐含着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那就是“主动自闭症”。

“主动自闭症”成年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这种心理障碍跟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虽然年轻的“宅一族”在这种方式当中自得其乐,但是在其内心深处,却深埋着一种深刻的自我逃避。继而产生出不愿意与人沟通、害怕和人交流、讨厌与人交谈,逃避社会,远离生活,精神压抑,对周围环境敏感等消极的心理症状。由于这种心理的作祟,这些外表光鲜的宅一族实际上常常忍受着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更容易产生社交缺失,电脑自闭,丧失自我的负面效应。

人的世界是由外部环境和内心情感构成的,相对来说,内心的情感世界更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社会本身也是通过这一感情的纽带协调转动。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圈子内,对自己、对社会都没有好处。

对于宅一族出现的这一心理状态,以下两种方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1.树立自我认同感。在宅一族中之所以会出现主动自闭,关键是没有确立自己的社会认同感。他们更需要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援,得到更多关注和肯定。心理学家指出,对于宅一族来说,更多的要鼓励他们多和好朋友交流、沟通,并慢慢接触新环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愉悦。

2.不盲目跟风。宅一族大多是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信、有个性、崇尚新事物,模仿欲望也很强,他们把窝在家里的“宅”生活理解成一种时尚,纷纷跟风效仿。要想改变宅一族的“御宅观”,首先要认清网络本质,划清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持之有度。同时试着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学会容忍自己与别人的不完美。多参加户外运动和活动,多培养兴趣爱好,增加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与人的交流机会。

为什么人会被催眠

在一间幽暗的屋子里,医生正在对他的病人进行催眠,只见他轻轻地抚摸了几下病人的肩膀,拍拍病人的后背,不停地说着“你现在正畅游在宁静的大海上”、“你心情平静,内心放松”、“你做的很好,你告诉自己你要睡一会”等等这样的话,没多久,这个病人真的睡着了。随后,病人按照医生原先所希望的那那样,毫无隐瞒地道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也许你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催眠真的这么神吗?不妨回想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比如你生病去医院,医生给你开了药方后如果对你说“没什么大问题,吃两天药就好了!”那么你原先紧张惶恐的心就会立刻轻松起来,并坚信自己的身体很快就会恢复健康;如果医生皱着眉头递给你一个药方,什么话也没对你说,那么你的心情可能会很沉重,即便得的只是小病,你也会悲观地认为自己“时日无多”。

这就是暗示的心理作用,催眠其实也是运用了同样的心理原理。暗示是解释催眠实质最重要的概念。暗示要达到预定效果,取决于被催眠者的个人特质,一般说来,缺乏自信、容易忧虑、性格胆怯、犹豫自卑以及敏感和缺乏逻辑分析能力的人最容易被以暗示的方式进行催眠。

催眠中的暗示方式运用最多的是语言暗示。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

通过这项实验发现 ,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的大脑以强烈而持久的刺激。比如医生对病人说的那几句话就是典型的语言暗示。随着语言暗示的持续深入,被催眠者所能感知的意识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感觉、知觉逐渐发生歪曲,直至丧失,对事物的判断力也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消失,除了能听到催眠者讲话的声音外,听不见其他任何声音。

容易受到暗示,不管这种暗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是人的心理特征的基本表现。它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此类本能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些是你不曾注意到的,比如当你面临困难的时候,你可能会听到朋友的安慰“没事的,很快就会过去的”,此时,你也会对自己说“是的,快过去了,快过去了。”这就是一种暗示行为,他包含了外部暗示和自我暗示,从而减少了困难带给你的痛苦,也使得你对克服困难带来了更大的信心。

当然,如果你主观上不想被催眠,也可以运用心理暗示来提高自己对外界的抗拒能力。当有人试图对你催眠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对自己说:“那都是假的,那不是真的,克制克制,睁大眼睛,睁大眼睛。”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哪些心理左右了我们的择偶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理想的伴侣,因而,每个人的择偶心理各不相同,并且往往是多种心理的交织,只是以某种心理倾向为主罢了。现代人复杂的择偶心理,取决于社会时代背景、个人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恋爱观和择偶心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择偶心理有以下几种类型。

1.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

在年轻人中,追求外表美的择偶心理是很普遍的。希望自己的对象漂亮点、英俊些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地追求这种外表美,则会进入择偶误区。仅靠漂亮的外表维系的爱情,往往是短暂和肤浅的:当岁月使容颜衰老时,爱情拿什么来继续呢?相对于漂亮的外表,一个人的品行、才干和经济基础应该是更重要的择偶条件,就像歌德所说的:“外貌美丽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有些人在择偶时过分注重对方的外在条件,从长相、身材到举止风度均有较苛刻的要求。究其原因,除了求美心理外,主要是虚荣心作怪。但外表美并不等于心灵美,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心灵美才能地久天长。因此,一味追求外在美,并以此作为择偶首要条件是不可取的。

2.追求完美的择偶心理

择偶时要求对方完美无缺,既要外部形象优美,又要内在素质良好;既要本人条件优越,又要家庭情况满意。这种尽善尽美的择偶标准理论上讲是好的,但现实生活中实难找到如此的完美的个体,故易产生动机挫折,造成婚恋困难。许多大龄未婚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即因一味追求理想模式而贻误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