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2006全国高中生精彩作文年选
13645900000015

第15章 话题迸彩(1)

取暖

上海张嘉文

Start

你在过什么样的季节?春、夏、秋、冬?

心情冷暖又是由谁决定的?

上帝?自己?还是路人甲?

我在寒冬里,梦见走进春天的花园……

醒来时,香气满身

——几米

1

天气预报说,今夜会有小雨,气温会急剧下降。

晚8点,我撑着伞出门,没有任何目的地,只想漫游。

我选择了繁华的闹市,因为这里的治安比较好。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衣,连外套都没带,因为12月初的广东依然温和,尽管此刻下着雨,我仍不相信气温会在一时之间下降。

繁华都市中的霓虹灯多被高效照明灯、新型内光招牌取而代之。都市的夜因此减少了几分俗气,而微微的细雨又为它增添一丝浪漫。

街上撑伞的人不多,大概是白天出门时没想到这种大好天会突然下起雨。还好,现在的天气只是凉,还不算冷。

一个女孩从我身边掠过,她是小跑着的,脚下溅起一朵朵水花,水溅到我的腿上,有一丝凉意。她是赶下一班回家的公车吧,我想。

伞突然被碰了一下,我转过身,还没开口,对方就短促地说了声:“对不起。”也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走了,边走边对着手机讲:“我正赶回来,报告一定不会延误的……”他是赶回去加班吧,我又想。

这时抬头看,才知道街上的人是匆匆的,只有我是缓缓的……突然间有一种想要取暖的冲动,是天气开始冷了吗?

2

晚9点,雨大了些——但还是细细地下着,天气微冷。路上的行人少了,他们的脚步也不像刚才那么快,是因为夜了?冷了?累了?

我依然缓缓地走着,静静地捕捉着人群中的画面。

一对情侣在屋檐下躲雨,女的摩擦着双手,缩了缩身子,她冷了;男的脱下外衣披在女的身上,然后相视而笑,甜蜜无比。

一个女人在伞下甩开了情人的手,在雨中离去了,只留下撑着伞的男人久立在原地,不愿意离去。

为什么人总是如此,既然相爱那为什么要分离?既然知道要分离那为什么要相爱?难道只是为了取一时之暖吗?这些问题孩子们总是想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爸妈要在一起,生下自己,然后分开,给自己带来伤害……

3

许多店前的屋檐下站着躲雨的人,但这些躲雨人彼此之间站得稀疏:大家都不愿意靠近陌生人。即使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彼此之间距离靠近一点就会温暖一点,也不愿去缩短与对方的距离。

我感觉到满街的防备、敌意,还有寒冷。取暖的欲望已占据我的心……

4

9点半,天气更冷了。我走进一家小商店,里面人潮拥挤,而其中多是在避雨的。周围的人说着别人的是非,谈着明星的新闻,侃着哪家店的衣服,骂着这种不惹人爱的天气……我在商品架上随意挑了条围巾,付钱后马上就围上了——因为天气真的很冷。

我没有多逗留一刻,这里的空气很闷,不适合取暖。我更想逃离这些流言蜚语,不因为讨厌吵闹,只因为现在我所需要的是静。

推开门,一阵寒风迎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不像是单纯的寒气,里面还夹杂着冷酷的气息。我想我真的需要找一个取暖的地方。

5

晚10点,天气越来越冷,我想我以后还是相信天气预报比较好。

路过一家小书店。里面人不多,但玻璃窗上有一层薄薄的雾气,想必里面会比较安静暖和。

我轻轻推开那扇布满水滴的玻璃门,轻轻地走进去,把湿漉漉的伞轻轻地放在门边的置物桶中——我似乎是怕打扰到别人,又或者是怕那些薄薄的玻璃会被惊碎,反正我不想破坏这里的安静。

屋内真的很暖和,暖和得我不想离去,就像大冷天时,一钻进被窝就不愿意起来一样。绕着书架转了一圈,挑了一本画册,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来细看。这里没有人会去干扰我。大概过了一刻钟,书看了一小半。我偷偷看了看柜台内的售书员,她也在看我,也许她认为我窝在这里是想看免费书吧。

我依然轻轻地翻着书,直到半小时以后,我把书看完了。

我轻轻地合上它,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这时的店里只有我一个客人了。也不知何时,那个售书员已站到我身边:

“小姐,这书不错吧?”她语气温和。

“很好……我很喜欢。嗯,我想我会买的……”我显得有点尴尬。

“不买也没关系,我不会责怪你的,外面这么冷,在这里取取暖也是好的。”我有点惊异,她怎么知道我进来是为了取暖呢?

“像我们这种小书店来客不多——因为不起眼嘛!”她接着说,“大家都认为只有大书店里的书质量才有保证,所以谁都不愿进来,甚至连进来取取暖也不愿意……”她的脸上有一丝哀愁。

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是啊,为什么他们宁愿在繁杂的空气中强忍着冷风,也不愿到祥和温暖的地方取暖呢?他们明明是需要取暖的,但却要否认,然后总是匆匆而过。

我的身子已经很暖和了,也到了该离去的时候,因为书店要打烊了。就像想留恋被窝却无法不离开被窝继续生活,毕竟人不冬眠。

雨还在下,天气更冷了。我撑着伞出了书店,手上抱着刚买的书。远处有依稀的几个人影,他们似乎在寒风中瑟缩着——他们应该也需要取暖吧。

我想我该回家了。

6

我买的那本书是漫画作家几米的《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

END

窗外放晴了,屋内仍继续下雨。

我微笑,并不等于我快乐。我撑伞,并非只是为了避雨。

你永远都不懂我在想什么。

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请容忍我,因为我已在练习容忍你。

——几米《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

一道鞭影百年惊鸿

东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夏之秋

鲁迅在他的《藤野先生》中写到:“每当看到书桌右边先生的照片便有一种被鞭策的冲动,继续写那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不齿的文字。”

我常常为《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的“活该”二字而惊叹鲁迅的痛快;我常常为鲁迅从散发着烂书箱气味的礼教中读出“吃人”二字而折服于他的深刻;我常常为鲁迅批判国人麻木而把我们比作被提起的鸭而埋怨鲁迅的无情。

鲁迅的个性那么张狂,但从不被称为自大、狂傲、洋洋得意。因为他的藤野先生在看着他,于是他把自己约束在他的道德领域里。鲁迅非常尖锐,但同时非常坚持。

我常常认为,藤野先生之于鲁迅便如鲁迅之于我们,或者说是正如自我约束的力量之于一颗张扬个性的心,让现在的我们既不要过于肤浅,也不要过于迂腐。

而如今,我们在太多的时候被鼓励或暗示要张扬个性,却少有人提及自我约束的重要。于是此时,我们更需要一种被鞭策的冲动。

那样的话,那个沸沸扬扬的《Q版语文》或许会消停了,人们也不会为了一点点名声和利益打着创新的旗号,用恶俗的语言改编传世经典。

那样的话,我们就不会一打开电视就看到某位著名运动员又在拍幼稚的广告,结果因这“个性”的举动导致回不了国家队而焦头烂额。他本该在跳台上舒展他的双臂,像刘翔一样谦虚地跑在自己的路上。

那样的话,我们就不会看到那么多成双入对的同学,他们为了一种有“个性”的情感寄托而放弃了自我约束,忘记了肩上的担子。

我有一段时间很仰慕张爱玲,以至于仰慕那些读过张爱玲的人。但最近我意识到,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她一心编织自己的精美文字,这算不算逃避现实;她欣欣然在沦陷区参加纸醉金迷的派对,这是不是冷血;她倾心为人不齿的胡兰成,要资助他逃往国外,这又将国家大义置于何处?我们都知道她是极富个性的才女,但她的约束又在何处?

臧克家在《老马》中说:“眼前传来一道鞭影,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我们是否也该抬头望望自己的藤野先生,然后把头低下,像鲁迅那样,集张扬个性与自我约束于一身,继续写那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不齿的文字?

幸福的另一种样子

山东王亚晶

我知道上网是件麻烦的事,所以不上网;我知道自己的打字速度太慢,所以不上网;我知道我没钱,所以不上网。如果一个人既有钱又会打字又不怕麻烦,他就有可能真的染上麻烦了。

×在攥着几十块钱进网吧的时候,并未想到她待四个小时出来后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眉飞色舞。我曾建议她把网名取成“松下芹菜”或是“反町番茄”,但是她只有一个过客×××的代号。事实证明,这个名字并不讨人喜欢,她又自命名为“岚风”。这是一个女性化的名字,一眼看是“山风”,我就想起了屈原的“山鬼”,老实说,我不喜欢这个名字,不可思议的是我心目中的巾帼英雄也娘娘腔,我看走了眼,也有更多人看走了眼。×,1982年生,属狗,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走读。这是杜撰出来的,我想生日就不用编了,太烦。

名字是假的,上了网就是真的。她交到许多朋友,并且在四小时之内就隆重推出了电话号码。众所周知,上网的都是有钱人,有一位“岚风”的倾慕者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打掉了一张磁卡,这位倾慕者两次在屏幕上显示了“I love you forever”,三次说“我决定的事都不会改变”。×在重炮轰击之下终于悲喜交加地不再伤害他,便把自己不足成年的惨痛事实坦白。但是此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为自己升级,说自己虽为院校学生却只是委培而已,中考高考的失利为十九岁稚嫩的心灵烙上惨痛的遗憾。他执意说×一定如芙蓉出水清秀可人。当×若有企盼地问我她美不美的时候,我高深莫测地想了一会儿,沉吟道:“也许,没有他想象得美。”

我想我够聪明了,我至少没说出“你应该告诉他,不该让他事后失望”的谆谆教导。其实我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也很聪明。我认为一个十九岁的理想青年要么是骗人的,很刁,知道未成年还骗;要么很坏,或者是无聊青年,知道未成年还要将其进行到底。我认为最好的调查方法是换个网名上网,探其虚实,但不能改成“乌风”“花风”引其怀疑,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拔掉电话线,永不上网,我没有把锦囊妙计说出来,我怕挨揍。

在第一次电话接触后,×就有了母性的光辉,认为自己有义务让理想青年不受伤害。随着通话的增多,她的这一光辉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当然了,如果申请取消名人隐私名誉权通过的话,我说话可能会更硬朗一些。不过我多疑的硬朗在广博的母性面前就会卑躬屈膝,就像我的鹰钩鼻子,见谁都低头。

×打电话来说这个问题很棘手,“他”不同于网上游侠。我没有听出她幸福的鼻音,傻乎乎地说:“那我帮你问问吧,看别人有什么解决办法。”“不,这种事还是自己出面好,事事不同。”我被斩钉截铁的回答哽住了喉咙。×至今还在幸福地“解决”这件事。作为朋友和崇拜者,我知道怎么做却无从启齿,十分惭愧。我认识到许多人是不怕麻烦,是热爱麻烦的,我好像一个吹口哨的游泳池管理员,让他们上水,只惹人瞪我白眼。

若干年后,我把白眼从精神食粮转化为精神大餐写了一部十五万字的长篇,取名为《第一次心情抚慰》,销路颇畅。

存在的墙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三张霄辉

很多年以后,每当我站在这堵矮矮的土墙前,总是会想起那个下午,夕阳的余晖中,那一种迷茫。

当我第一次知道这种比我高大、比我坚强的东西叫作“墙”时,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力。当我知道这种我无法改变、无法跨越、无法绕过的事物是人力创造时,我竟感到在人群中自己的渺小。从那以后,我知道,世上有些东西我无法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