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
13646700000037

第37章 纪实文学

向风诉说的“S”女孩

刘泽安

S姐姐,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是因为她“S”的身材,火辣辣的,惹人羡慕,网络点击的人一天天增多,成了网络的名人,现实中谈起她的人也很多。“S”指的是女孩惹火的身材,可“S”放在一个女孩身体中的某一部分,那是个什么样子呢?当一个女孩经受“S”的折磨,如何面对困难顽强生活呢?

榕榕,因为脊柱变形呈“S”形而备受折磨,不但成不了网络红人,就因为这样的身材让家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脊柱弯曲像“S”

2004年初,榕榕刚满十岁,背部一直疼痛的女儿终于向父亲说出了她的苦楚:“爸爸,我的背一直都痛啊!”

“是不是自己不注意扭伤了,平时不都叫你把身子坐正吗?”父亲没有去想更多,认为是女儿自己上学读书把身子扭伤的,把女儿的疼痛当成了意外事故。可恶毒的病魔一点点地肆意地侵蚀着榕榕的身体。

榕榕在上体育课时特别注意背部活动,但疼痛并没有减少,实在忍受不住的时候,就站在窄窄的阳台上,望着远远的矿区周边的山峦,享受着轻轻拂过的微风的抚摸。

“风儿啊,谢谢你的抚摸和问候。”

“风儿啊,哪一天我的背不痛了,我一定到绿色的森林中陪你嬉戏。”

小榕在逐渐加剧的痛苦中,把风儿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2004年9月,榕榕抵挡不住背部的疼痛而病倒了。父亲再也不敢大意了,送榕榕到矿务局总医院诊断,确诊是脊柱病变,考虑家庭状况,父亲决定暂时采取家庭式治疗,做常规性的拉伸保守治疗,把病变控制起来。

从总医院回来,榕榕就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坚持做拉伸训练,尽管有时疼得流泪也要顽强地坚持下去。不论刮风下雨,矿区的小小房屋就是健身康复的场所。寂寞的时候,向飘过的风儿捞上一把,送进很少说话的嘴巴。

至2006年,两年了,女儿的病没有缓解。父亲非常着急,带着女儿到重庆儿科医院进行大检查,再一次确认为先天性脊柱病变,并不是女儿后天不注意造成的。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可看着处方上黑黑的大字“80000元”,一个月才800多元收入的父亲愁眉苦脸。他一声不吭,在住院部的门口足足站了三个小时,眼泪不知流了多少遍,脸上的泪痕一道一道挂着,不知道该如何对女儿说。

住院费没有办法缴,医院自然是住不进去的。父亲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对女儿说:榕儿,爸爸身上带的钱不够,咱们先回去,以后再说吧。有点失望的女儿也没有办法,只好接受回家的宿运。

回到矿区,有着钳工技术的父亲找来铁管,制作了一套拉伸器、单杠等辅助治疗设备,由榕榕的奶奶陪着孙女进行运动性的恢复锻炼。

每天早中晚,榕榕都要躺在牵引床上,奶奶把一根40厘米长的木棒绑在她的左肋部,再用绳子固定的两个肩窝,系住腰下部位,然后摇动拉伸器,使劲将她的脊椎拉直。奶奶摇动拉伸器,榕榕的脊椎就会发出“咕咕”的响声。每次,奶奶不愿看到孙女咬牙切齿的痛苦样子,就把脸转到一边,“狠心”继续发力,直到把拉伸器拉到极限……榕榕从没打过退堂鼓,尽管每次训练都像刀在自己的脊背上刮骨头一样,两个肩窝已磨起老茧,每天早上一小时,中午半小时,晚上至少两小时。

时间一晃到了2008年3月,榕榕的锻炼治疗没有多大的效果,先前的向前弯曲变成了向右弯曲,整个上身成S形状向右倾。这时的医疗费则是15万元这个大大的数字。

坚强的毅力榕榕是个坚强的女孩,脊椎再痛也要坚持上学。因扭曲的脊椎不堪重负,端正姿势不到20分钟,身体就会向左倾斜,并产生剧烈疼痛。为此,小榕榕每天上学就一个坐姿:坐正身体,伸出左臂作为支撑点,稳住微向前倾的身体重心,防止左小臂在课桌上支撑久了磨破,她在小臂下垫了一本书。

“咬紧牙关,上完两节课”,这就是小榕的目标。坐在课堂上的榕榕常常以关注老师讲课来抵御疼痛的袭击;靠认真阅读课本和课外书来调整心情;拿起自己的心爱之物——日记本,回忆过去与母亲一起的美好日子,以写作和阅读来缓解折磨。

“哎哟,哎哟,奶奶,我痛。”每到刮风下雨下雪的深夜,是榕榕最痛苦的时候,她经常被病痛折磨得从梦中醒过来,也让奶奶整晚陪伴孙女难以入睡,半夜起来给孙女背部贴上止痛膏,帮孙女捶捶背,按摩背部弯曲的部位以缓解孙女的疼痛。

榕榕的奶奶已经七十岁了,身体也是多病,可她总是为了孙女的病而忘记了自己的病。但身体的极度疲劳同样是抵不过的,七十岁的奶奶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也常犯病,一旦出现症状就晕倒在地,至少要一个小时才能恢复,这也让榕榕内心实在不安。

记得2008年11月的一个夜晚,奶奶刚刚帮助孙女锻炼,铁锤般敲打的疼痛让榕榕十分痛苦,可这时奶奶的病却犯了,一下子晕倒在沙发上。

“爸爸呀,爸爸,快来救奶奶!”那一晚,父亲值夜班没在家。榕榕喊破了喉咙,还是不见父亲回来。榕榕只好忍着疼痛,爬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找到了一些留存在家的药品。按照说明书给奶奶服用,奶奶才苏醒。

奶奶的身体稍稍好转,睁大眼睛看着呆呆坐在床上的孙女,眼泪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抱着孙女嚎啕大哭:“要是我不在了,你该咋办啊?”

“我不怕病,只要奶奶好我就开心。”懂事的小榕安慰奶奶。

“我这把老骨头倒是不行了,可孙女你还年轻,自你的母亲走后,全靠你父亲一个人和他那一点工资,今后该怎么办哪?”奶奶望着孙女自言自语地说。

“奶奶,不怕,您的身体会好的,我的身体肯定也会好的。”

向风诉说

小榕有很多梦想,可她从不爱跟别人说。因为脊椎的“S”形带来的痛苦和扭曲的身体,她没法与一个青春勃发、阳光闪耀的青春少女相比,梦想只是当做自己的精神寄托,不停地给风写信。

亲爱的风: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正在与病魔斗争,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轻轻地吹过大地,绿色的小草正在钻出地面享受你的抚摸。而我,却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哭泣。因为我害怕,害怕别人的目光,害怕别人用嫌弃的目光看我,就好像我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是一个错误。但是,我慢慢地从亲人们的劝说中明白:人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一生病就一蹶不振,就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还有我们喜欢你,你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之一,家里人没有一个会嫌弃你,不要你。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让我重拾信心,让我明白,我要坚强,要勇敢面对别人的目光,要战胜病魔。

风儿:我一定会用最健康的方式重新站起来面对你。

在这美好的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东西,但有一种美好的东西人人都拥有——心。心是世上最美最高尚的,现在我需要心的帮助。因为我生病了,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打击,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要养活三口人,单靠父亲工作挣来的钱来为我治疗是万万不可能的,就算父亲不吃不喝,十年也凑不齐这笔巨款。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导致我的病越来越严重。现在,借风儿你说说话:让我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在这儿,希望风儿祝愿我的奶奶永远健康长寿,我的家人和谐美满,祝愿全天下的人幸福健康、快乐。

风:春天到了,看见小草在你的吹拂下欢快地摆动,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而我只能站在自家屋下看这一片美景,不能在这一片天堂般的环境中开心地玩耍。每当看见同龄人在这一片美景中微笑,而我却躲在黑暗中哭泣,为我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在你的抚摸下开心地笑,开心地学习而哭。渐渐地,我开始封闭自己。

每当我出现在公共场所时,人们总是回头看我,我讨厌这种目光。因为我觉得他们都在嘲笑我,我自己是一个劲地伤心。尽管我的家人安慰我说,别人是关心你……我觉得你像爸爸奶奶一样可亲,可信任,因为春天到来的时候,你能静静地听我说话,我希望当春天来的时候,你和我能开心地在一片天堂般的环境中开心地玩,开心地学习。

听着孙女念着给风写的信,奶奶昏花的双眼早已老泪纵横。奶奶明白,孙女心里憋得慌,要找一个诉说的对象。

小榕自被查出脊椎病变后,连书包都不能背,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奶奶接送。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变得内向,很多事情埋在心里,每天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上初中以后,老师和同学都格外关心小榕,但这种关心让小榕反而觉得这是怜悯,又变成小榕无形的心理压力。她觉得这种关心是对她的同情,只有弱者才会被人同情。她不想沦为弱者。

风儿,可以把自然界的很多声音带给自己,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带到任何一个角落。于是,风儿成了小榕的精神寄托。

给亲爱的风写信,这是小榕假期里必做的课外作业,用“风”来麻醉自己脊椎的疼痛。

当小榕向风儿发出第一封信的时候,奶奶曾瞪大眼睛,用手背在小榕的额头上试了又试:不发烧啊,净说胡话。

两年了,小榕写给风儿的信远不止摘录的这三封,已经有厚厚的百页之多,信中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学生生活,寄托她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她自己取名为:幸福在身边。每写完一部分,她自己就泪流满面,因为信中的幸福生活,随着自己病情的加重,离自己越来越遥远。

“我写的东西,只有风知道。”小榕说。只有风不会给任何人带来痛苦,如果伙伴或家人知道,他们一定会伤心难过,“除了风,我不想让别人为我伤心难过。我要坚强,要勇敢面对别人的目光,要战胜病魔,要健康地活下去。风儿,我一定会重新站起来面对你……我的脊椎弯曲了,但我有不屈的意志。”

采访后记: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S”女孩小榕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的脊椎弯曲了,但我有不屈的意志。

当我第一次见着她的时候,我的心陡地收缩了许多,被她奇怪的姿态震撼了。一个本该青春靓丽的女孩,只能以这样的姿势面对着她的老师和同学,对一个正是花样般年华的孩子来说,她真的太痛苦了。给风儿写信,只是她没有办法的一种寄托,她的痛苦只有她知道,风儿又怎么知道呢?

小榕的身高比同龄女孩矮了不少,不是因为她像同龄不懂事的女孩一样厌食,不肯锻炼,而是受弯曲的脊椎压迫,个子变矮了。

面对困难,小榕真的没有退缩过,虽然每次锻炼就像刀在刮骨头,痛得咬牙切齿,把脸转到一边,“狠心”地继续发力,想把弯曲的脊椎又撑回来。

小榕没有责怪爸爸,她知道爸爸是无能为力的,一个小小的煤矿工人,他确实无力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医院治疗,缴纳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用,所以用了一些土办法来治疗延缓女儿的病情,这也是一种爱。

站在小榕的面前,我强烈地感觉到老天爷真的不公平。一个刻苦学习、懂得生活艰辛的女孩变成了生活的弱者,并导致她慢慢地关闭着自己的心扉,这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帮她解除身体和心灵的痛苦呢?

采访再记:时间慢慢地流逝着,我的这篇文章始终未能完成,重要的是我想期待一个结果,期待着小榕的身体会好起来,恢复一个青春女孩应有的正常生活,这不算奢侈的要求,可对小榕来说又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自小榕的悲痛被当地一些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县内县外、矿内矿外的许多爱心人士都加入了支助“S”女孩的行动。

小榕所在地的矿区家属纷纷伸出援手,特别令人感动的是矿区200多名在岗党员利用休息日,开展了义工创价活动,筹集到的3万多元全部捐作医疗费,当地残联闻讯也送来捐款6600元,矿区所属的公司领导筹划了“挺直脊梁,回到课堂”为小榕筹集治疗费用的专项活动,能捐款的捐款,能捐物的捐物,公司从领导到员工各自竭尽所能。小榕的不幸遭遇和顽强的意志感动了远离矿区的重庆新桥医院,院领导得知小榕的情况后,承诺减免20%的治疗费、床位费等。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小榕的前期手术费用基本得到解决。医院同意入院,小榕有了“重生”的希望。

2010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科技之光》栏目组对这场爱心大行动给予高度关注,派出记者到重庆新桥医院,制作专题片,跟踪关注小榕的手术情况。

2月2日,小榕在新桥医院接受第一次脊柱变形矫正手术。静静地躺在即将推进手术室的病床上,小榕最盼望的一天终于变成了现实,父亲站在病床前,满怀希望地看着女儿,祈祷女儿的手术一切顺利。

手术室静悄悄的,一直在手术室外踱着步的父亲没法使自己停下来,直到几个小时之后,小榕被推出来,父亲才坐下来休息一会,手术取得阶段性成功。

2月11日,小榕接受第二次脊柱变形矫正手术。短短的十天时间,先后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十五岁的小榕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因为她的心灵获得了重生,身体也将获得重生。

坚强的小榕经历了两次脊柱变形矫正手术,身体逐步恢复。6月1日,小榕回到熟悉的学校、熟悉的同学和熟悉的课堂,老师和同学们都来到校门口欢迎她的归来。学习耽误了,许多同学分工帮助她补习治病期间耽误的课程。6月22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科技之光》栏目组再次来到矿区,跟踪了解小榕手术后的身体状况以及学习、生活情况。面对记者,曾经多次默默无语的小榕,终于显出了青春之靓丽:“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时代,有许许多多关心我爱我的人,有发达的科学医疗技术,让我的生活重新变得美好……”

是啊,是社会的大爱让曾经弯曲的脊梁挺直了。矿区的叔叔、阿姨,公司的干部、职工,社会的爱心人士,他们汇聚了社会的大爱。

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小榕的顽强和坚定,也是她自己坚强的意志鼓起了生活的风帆,没有超乎想象的毅力,即使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挺直曾经弯曲了六年的脊柱,是她自己拯救了自己。

文章以外的话:

此文得到矿区党委宣传部蒲德贵同志的很大帮助。若能发表,获取稿费,则全额捐给尚处在生活艰难的小榕。我想蒲德贵同志也会完全同意的。也请读者原谅,我没有完全告知主人公的真实姓名和她生活的地方,是想让她平静地生活,她面前的路还很长,希望她一路走好。

(选自《少年文艺》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