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处世,都要留有余地。不论做什么事都难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变数始终存在。所以在没有成功的绝对把握时,应该先给自己留点余地,以便进退自如,来去从容。
1.适可而止,留下回旋的余地
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德·圣苏荷依曾说过:“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做事也要讲究艺术。在办事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的做法与自己的要求不符,可以通过巧妙地暗示,这比使对方恼怒地指责要高明得多。如果对方办事的方法不符合你的要求,当面指责只会造成对方的反抗,容易把事搞砸;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可以轻松地把事情处理好。
美国一家大超市的经理杰克,每天都到他的连锁店去巡视一遍。有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台前等待,没有一个售货员对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货员在柜台远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身为经理的他当然对这一情况很不满意。“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一念头一浮出脑海,杰克就决定实施下去。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去指责那些在上班时间闲谈的售货员,他采取了巧妙暗示、保全员工面子的方法处理了这件事。他站在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售货员当然看到了这个情况,深感自责的她们再也没有让类似的情况发生过。
杰克没有直接指责员工的不负责,而是亲自去为顾客服务,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起到了间接纠正员工错误的作用。
卡尔·兰福,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当了多年的市长。他时常告诫他的部属,要让民众来见他,他宣称施行“开门政策”。然而他社区的民众来拜访他时,都被他的秘书和行政官员挡在了门外。
最后,这位市长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把办公室的大门给拆了。他的助手们知道了这件事,也只好接受了。从此之后,这位市长真正做到了“行政公开”。
有些人面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是在伤害他们的自尊。这时,就要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会收到非常神奇的效果。
伊丽莎白女士运用巧妙暗示的方法,使得一群懒惰的建筑工人在帮她盖房子之后清理现场。开始请工人干活的时候,伊丽莎白女士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木屑。她不想去跟工人们争执,因为他们的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后,她跟孩子们把这些碎木块捡起来,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领班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草地上这么干净。”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放在一边,领班也每天都来看看草地的状况。
这种办事的方法,使人们易于改正错误,又维护了其自尊,使其认为自己很重要,希望把事情办好,而不是反抗或抵触。
生活中的很多事,起因复杂,因此办起事来更复杂。许多时候我们清楚,真理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道理就可以不依不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明代思想家吕坤如是说。世间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才得以不断发展。月无常圆,金无足赤,就是因为有残缺,才会激起我们对完美的追求,虽然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但这追求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发展,如果有什么东西达到了极致,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停滞或死亡,所以我们经营事业也好,享受生活也好,都要掌握一个“度”。
给事物留下发展的余地。清初著名学者朱舜水先生就说过:“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2.话不说满,要给自己留后路
在一些场合说话懂得“话不说满,模糊表态”的道理,避免给他人留下话柄,可以让你在一些复杂、困难和尴尬的局面中为自己留条后路。
所谓“话不说满,模糊表态”即是采取恰当的方式、巧妙的语言,对别人的请求或者是意见作出间接、含蓄、灵活的表态。其特点就是不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避免最后事与愿违的尴尬和责任的承担。
单位领导就某项决策征求职员意见的时候,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当你在单位决策上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别忘记加上一句话:“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还要看上级的最终的决策。”
事情办成了当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果出现了问题,每个人因为自保都会推卸责任,而关键就在当时大家发表意见时每个人的说法上了。
一个公司的产品部经理在每个产品进行市场预测的初期,总要召开公司会议,还经常叫上销售部和设计部共同讨论。同时私底下也会征求个人意见。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开会的时候,公司新来的两个员工孙壮和赵书辉都表达了自己超前的思想,得到了公司领导包括销售部和设计部的好评。而且两人在阐述自己想法的同时,还强调如果按照他们的方法做一定会成功。产品部经理当即表示要孙壮和赵书辉一起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出来,公司一定会认真考虑。此话一出,孙壮和赵书辉欣喜若狂。作为新人的他们能得到领导如此重视,想来自己也算是幸运的吧。但是新产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令公司上下非常紧张。
事后,当公司追究这个问题责任的时候,孙壮和赵书辉成了众矢之的。而本该为这个项目负责的产品部经理,参与产品研讨的销售部经理、设计部经理都相安无事。最后,孙壮和赵书辉迫于无奈,递交了辞职信。
事外的人大概都认为那些领导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吧。正常来说,领导不仅肩负着本部门的工作,公司发展和重要决策的决定他们也应该负90%以上的责任。但这次公司新产品出了问题,为什么不让领导来负责,而是拉出了孙壮和赵书辉这两个替罪羊呢?原因就出在产品部经理让孙壮和赵书辉共同写的计划书上。当初让他们写的原因是希望参考年轻人的想法,当然,如果出现问题自然有文字上的依据为公司中层们开脱。话不说满就是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或看看事态的发展及周围形势的变化方可拿主张。孙壮和赵书辉的做法也有问题,他们不懂得“模糊表态”的说话方法,最终留下了话柄。他们在开会时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还要在后面加上按照这个方法来做一定能够成功的保证。这种飘飘然的自我夸大,也注定了他们最后自讨苦吃的结果。当公司要追究责任的时候,产品部经理把孙壮和赵书辉共同写的计划书一交,自然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所以当别人征求你意见的时候,在阐述自己想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话不说满”,千万别忘了加上一句“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还要看上级的最终决策”。这样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还不用负责任,达到明哲保身、留有后路的目的。
有时候“话不说满”还可以作为拒绝别人的最佳方法,既给对方留了面子,也不会让自己为难。它可以让对方保留一点希望,有利于稳定对方的情绪。
当有人要求你解决或答复问题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一定寄予着厚望,希望事情能如愿以偿,圆满解决。如果突然遭到生硬的拒绝,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很可能因过分失望或悲伤,心理上难以平衡,情绪难以稳定,产生偏激言行,有碍于人际交往。相反,倘若话不说满,一切都尚未完全说死,则使他感到事情并非毫无希望,也许经过更多的努力或者过一段时间机会降临,事情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因而情绪趋于稳定。
凡事没有必然的定式,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话不说满”。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得有个过程,有的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当事情处于发展变化初期,实质性的问题尚未表露出来,这就难于断定其好坏、美丑、利弊、成败。这时,就需要等待、观察、了解、研究,切不可贸然行事,信口开河地去下定论、瞎承诺。
3.为人处世留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要留余地,任何事情都不要做得太绝,得饶人处且饶人。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给别人留条后路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古人在建房子的时候,都会在需要的地方恰到好处地留一点空间,从而避免拉裂或挤压变形,可以说,这就是以不太完美的形式达到完美的境界。
宋代的吕蒙正,每当遇到与人意见相左时,他必定以婉转的比喻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由于他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有大将风度,皇帝对他很是信任。
当吕蒙正初次进入朝廷的时候,有一个官员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当参政吗?”
吕蒙正假装没听见,付之一笑。
他的同伴为此愤愤不平,要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他们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不如不知道的好。”
当时在朝的官员也佩服他的豁达大度。后来那个官员亲自到他家里去致歉,两人结为好友,相互扶持。
吕蒙正这样做是对的,为人处世,留有余地,是一种君子风度,可以显示一个人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修养。
其实,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这样,留一点余地,也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我们时时处处工于算计,事事锱铢必较,不给别人留半点余地,不让自己牺牲一点利益,那么人与人之间,必定会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
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人海茫茫也会狭路相逢,你今天得理不饶人,又怎么知道他日会不会与那人相遇呢?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为人处世留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让别人为难,就是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就是让自己活得潇洒,这就是做人要留有缝隙的妙处。不管是谁,一定要谨记:权力不可使绝,金钱不可用绝,言语不可说绝,事情不可做绝。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头大象在树林里漫步,由于光线比较暗,一不小心把刺猬的老巢踩坏了。大象很惭愧地向刺猬赔礼道歉,但是,刺猬却对此耿耿于怀,不肯原谅大象。
一天,刺猬看见大象躺在地上睡觉,心想:“机会来了,我要报复大象,至少,我可以咬这个庞然大物一口。”
但是,大象的皮特别厚,刺猬根本咬不动。刺猬围着大象转了几圈,想啊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刺猬发现大象的鼻子是个进攻点,于是忘乎所以地钻进大象的鼻子里,狠狠地咬了一口大象的鼻腔黏膜。
大象感觉鼻子里一阵刺痛,它猛烈地打了一个喷嚏,将刺猬射出好远,刺猬被摔了个半死。
好久,刺猬才从地上爬起来,痛不欲生,对前来探望它的同类说:“要记住我的惨痛教训,得饶人处且饶人!”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像刺猬一样,小肚鸡肠,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假如是重大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如果是非原则性问题,则应得饶人处且饶人。
朋友之间因为一句闲话,争得面红耳赤,形同路人;邻里之间因为孩子打架,导致大人拌嘴,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因为家庭琐事,同室操戈,劳燕分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得饶人处不饶人,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4.口下有情,脚下有路
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对方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
在社交过程中,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关羽不嫁女儿就不嫁嘛,又何必出口伤人呢?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放在哪呢?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为人处世一定要口下留情,骄傲自大,尖酸刻薄,最易伤人面子。谦卑待人,才能得到友谊。
赵涛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在单位人缘不好。因此他经常抱怨世态炎凉,责怪同事寡情。真的是世态炎凉、同事寡情吗?非也!原来赵涛自命不凡,每逢单位开会,年终考评,他都喋喋不休地贬损他人,以显示自己“崇高的思想”“卓越的才能”“非凡的业绩”。因此,同事们都觉得他太过分了,太不像话了。于是大家都不买他的账,他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显然,赵涛人缘不好,其原因在于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有的人为了抬高自己、贬损他人,竟达到了捏造事实的地步。尽管他所说的事实是捏造的,可也是有鼻子有眼的,颇能迷惑人。面对捏造事实的指责,受害人往往有口难辩,无可奈何。
唐耀文与李桐同去某地出差。采购一种紧缺物资。他们到某地时,当地已无货供应,必须再等一个月才有货。于是唐耀文和李桐空手而归。可是在向领导汇报时,李桐竟对领导说:“年轻人就是贪睡,那天早晨如果小唐早点起来,我们可能就买到货了。”唐耀文说:“本来就没有货了啊,这与起早起迟有什么联系呢?”领导连忙批评唐耀文说:“老李说得对啊!你应该接受,以后改正!”唐耀文听了领导的批评只有无可奈何地叹气,还有什么可辩解的呢?不过从此以后,唐耀文就对李桐敬而远之了。久而久之,领导再派人与李桐一起出差,大家都借故推辞。
有些人为了达到贬损他人的目的,将针尖眼大的事情说得比箩筐还大。还有人善于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对比贬损他人、抬高自己。
舒群与文兰同在一家科研所工作。舒群勤于笔耕,一年之中竟发表了20篇论文,而文兰仅发表了一篇论文。文兰心中很不服气,因而在年终考评会上自我评述说:“我今年文章只写了一篇,但质量是很高的,绝不像那些写得多的粗制滥造的文章。”显然文兰这是在含沙射影地贬低舒群。
为什么有些人会不择手段地贬损他人、抬高自己呢?其原因显然是出自于一种虚荣的心理和不服气的心理。有些人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的价值,因此往往喜欢找参照物,自以为通过贬损他人,自己的高明和非凡的价值就充分地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