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13647400000021

第21章 吃亏是福,不要斤斤计较(1)

人生在世,即使什么也学不会,也得学会吃亏。只要学会吃亏,烦恼就不爱上身,遇事游刃有余,心底坦坦荡荡,吃得香,睡得甜。这种神仙般的滋味,是爱占小便宜的人根本体会不到的。

1.把吃亏当福

把吃亏当福,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接受一切。听起来好像是弱者的自我安慰,实际上,这句话渗透着难得糊涂的大智慧。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诚恳,感动了一个叫冯谖的落魄之人,此人为报答孟尝君的礼遇而投到他的门下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叫人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自告奋勇说自己愿去,但不知将催讨回来的钱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家里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而听说孟尝君的使者来了,当地百姓均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笔勾销,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薛邑的百姓没料到孟尝君如此仁义,人人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何物,冯谖如实回答,孟尝君大为不悦。冯谖对他说:“你不是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吗?我已经给你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倾城而至,夹道欢迎。孟尝君感动不已,终于体会到了冯谖“市义”之苦心。

孟尝君当年“付出”时并没有想到日后的“回报”,但等他落难时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这正是貌似糊涂的吃亏的智慧。可见,吃亏也可以是好事。

其实,吃亏与占便宜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不过,得与失互相为转化的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没有今天的“付出”,又怎么有日后的“回报”呢。

当然你没有义务去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积极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其他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在杜兰特身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道尼斯先生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其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干一点”。

当别人拜访道尼斯先生,并且询问其成功的诀窍时,他平静而简短地道出了个中缘由:

“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招呼我的习惯……”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召唤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呢?因为道尼斯自动留在办公室,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使自己赢得了老板的关注,最终获得了提升。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其实,提前上班,主动加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在工作中并不是多做一件事或多帮别人干一点儿活就是吃亏。其实这是一种福气,说明领导信任你。而且,你还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新东西,提高自己的能力。老话说“吃亏是福”,这里说的“吃亏”是一种奉献精神,你奉献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每次你多做一些,别人就欠你一些;多做一些,机会将随之而来。

加班也是减压的方式之一。你可以借加班之机,处理那些被一再推迟的琐碎小事。当你独自留在办公室里,正是绝佳的“还债”时机,把平时积压下来的工作整理出来,对自己的发展只会有利。

2.做人不要斤斤计较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失,因此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有的人遇到一点委屈或遭受很小的损失便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听到与自己相左的意见或碰到比自己强的人就受不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也有过因此误解他人和被人误解的经历。

大部分人一旦身陷于争斗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为了面子,也要强词夺理,一争高下。一旦自己得了“理”,便决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自认倒霉不可。然而这次“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响了胜利号角,却也成了下次争斗的前奏。因为这对“战败”的一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伺机“讨”还。

在这种时候,我们即使自己有理,也应让别人三分。其实,有些时候给他人让出台阶,也是为自己攒下人情,留下一条后路。

宽以待人,要有主动“让道”的精神,宽容他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会因为个性、脾气、爱好、要求的不统一,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一位哲人的话:“航行中有一条公认的规则,即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我认为,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是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因此,做一个能理解、容纳他人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那些只知道对他人吹毛求疵,没完没了地批评说教的人,怎么会拥有亲密的朋友呢?人们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有这样一个女人,总在喋喋不休地向人们说邻家有多么污秽不堪。有一次她故意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您看那家绳上晾的衣服多脏!”可那位朋友却悄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儿,我想你能弄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

是啊,我们在同一蓝天下生活,为什么不学着去宽厚地待人,放弃对别人的指责呢?即使脏的真的是邻家的衣服,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这样做并不会给自己造成任何损失;相反,狭隘的行为却总会让行为人在某些事情上吃亏。

小李毕业后初入社会,在某合资公司外贸部就职,不幸碰上一个爱拍马屁、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主管。此人每天下班后没有什么事儿也要跟着日本课长拼命“加班”,把白天理好的文件弄得一团糟,转眼出了错,又把责任全部推给小李。小李不是一个会“争”的女孩子,只好忍气吞声等日本课长长出“火眼金睛”,结果等了三个月,还是等不来一句公道话。

一气之下,小李就去了另一家外资公司。在那里,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如何也没法使苛刻、暴躁的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她又萌生了跳槽之念,于是向总裁递交了辞呈。总裁先生没有竭力挽留小李,只是告诉她自己处世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要试着去爱他。总裁说,他就曾鸡蛋里挑骨头般的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他发现了老板两大优点,而老板也逐渐喜欢上了他。但是,狭隘的小李还是无法忍受下去,最终还是递交了辞呈,跳到了另一家公司。听说,这家公司的上司也令她十分受不了,她还想跳槽。我们可以想见小李的一生,由于忍受不了别人而永远在跳槽。放不下狭隘、斤斤计较的她只会一事无成。

从前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道士。有一次他在林中散步,有一个小偷光顾了他的茅舍。道士回家时,正看到小偷在偷东西。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外等着。小偷出来了,看见道士马上慌了起来。道士对他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啊!夜凉了,你带上这件衣服走吧!”道士把身上的衣服给了他,小偷逃走了。第二天,道士看到门口放着昨天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还叠得整整齐齐。

道士以宽容之心感化了小偷,让小偷改邪归正。“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宽以待人、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一想对方会有什么反应、感觉,从而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懂得了这点,当别人理短时就会大度地宽容他人,他人也才会在你理短时容让你。常有一些所谓厄运,就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进路上自设了一块绊脚石;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而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的确,人的心灵是最广阔的,它可以包容一切,宽容所有人。“宽容”一词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别人宽容呢?我们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去选择明智的处世原则——宽容。

3.亏,要吃在明处

“吃亏是福”是我们中国人的祖训之一,至今被广泛认同与传扬。不少文章把“吃亏”描述成无私的奉献、牺牲的精神、豁达的心态、成全他人的品德、潇洒的生活态度、恬淡处世的行为等崇高的境界,所以不仅要甘于吃亏,还要勇于吃亏。

王佳为公司勤勤恳恳地干了六年,马上就要升职加薪了,却一不留神吃了大亏:她到山东出差期间,公司分配来一批需要指导的新人。等她赶回广州,好一点的新人都被别人“认领”了,只剩下一个典型的“歪瓜裂枣”,一个据说只在民办大专里读了两年就跑出来混的小男生。

人事经理对她说:“王佳,这个人是临时招进来的,你随便指导指导,不出错就好了。”

王佳笑眯眯地点头,心里却把人事经理骂了个狗血淋头:“混了那么多年,还不明白你们的伎俩?就算我呕心沥血把他教成了优秀员工,你们也不见得满意,我要真的随便你们还不把我给杀了?再说,升职指标只有一个,同部门的小李也是虎视眈眈,如果这时候输给了他,说不定就一败涂地。”

可要想赢过小李简直是太难了。人家小李指导的新人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还在多家知名企业里实习过。看来,这个亏王佳是吃定了。

同事们都很同情王佳。大家都看得出来,她指导的那个小男生真的很不适应公司的节奏。一封催货的英文电子邮件,别人花十五分钟可以搞定,他却要用“一指禅”僵硬地在电脑键盘上慢慢敲半个钟头,每天都要加班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量。

王佳为此头疼得要命,不但自掏腰包买了一套打字软件送给他,而且每天下班后都要留在办公室里陪他加班。好多次上司从外面谈完生意回到公司开小会,都能看到王佳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她还在指导新来的员工。

尽管王佳如此费心费力,三个月后新员工试用期考察结束,小李指导的那位新员工的表现还是远远超出她指导的这个新员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王佳虽然在指导新员工方面的表现远远不如小李,但却赢得了部门里唯一一个升职指标。公司上层都知道这个新员工的素质比较差,也多次目睹王佳指导新员工的场面。他们觉得,王佳肯吃亏,有容人之量,更具有领导者的气质。

“吃亏是福”本身是一个利益交换等式,吃亏者并不希望利益白白受损,而是希望用“吃亏”换来“福”。至于什么是“福”,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所以,用眼前利益的暂时损失去换取长远的利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亏是福”。否则,就是吃傻亏。正因为如此,还有一句话叫“吃亏在明处才是福”,明明白白地吃亏,让关键人物知道你是主动地吃亏,认同你的吃亏,感谢你的吃亏,你才能换取他人的“知恩图报”。

亏,要吃在明处。至少,你该让对方“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

胡雪岩本是杭州的一个小商人,他不但善于经营,也善于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常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小惠。他不满意目前的这点小打小闹,一直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他心里一直在盘算,在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经商是不太可能出人头地的。大商人吕不韦另辟蹊径,从商改为从政,名利双收,所以,胡雪岩也想走这条路子。

王有龄是杭州的一个小官员,一直想往上爬,又苦于没有钱做敲门砖。胡雪岩与他也有些往来。王有龄对胡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空手总是套不了白狼。”胡雪岩说:“我愿意倾家荡产来帮助你。”王有龄说:“我富贵了,决不会忘记胡兄。”

于是,胡雪岩变卖了全部家产,筹集了几千两银子资助王有龄。王去京城求官后,胡雪岩仍旧操其旧业,对别人的讥笑并不放在心上。

没过几年,王有龄穿着巡抚的官服登门拜访胡雪岩,问胡有何要求。胡说:“祝贺你福星高照,我并无困难。”

王有龄非常讲交情、重情义,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的店中购物。这样,胡的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大,他与王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起来。

后来,太平军占领了杭州,王有龄自杀。没有了王有龄这个后台,胡雪岩并没苦闷多久,他要重新寻找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银子,为左的湘军办粮饷和军火,赢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结果,随着左宗棠权力的扩张,胡雪岩也是吉星高照,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除了本身的经商才智,胡的成功还靠他练达的社交能力。他善于制造机会和利用机会,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亏,令朋友信赖他的宽厚和真诚。他也深知,今天,他给朋友的是一滴水,他日,朋友将以涌泉来相报。古人早就说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胡就是以吃亏来交友,以吃亏来得利的。

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实际上,朋友欠了你一个人情。在友谊、情谊的天平上,你已为自己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财富更值得珍视的东西。

4.吃小亏,占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