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1364800000025

第25章 《三国演义》给现代人的养生启示 (2)

同时,现在不少人留着小胡子,看似美观,其实并不是健康之举。胡须生长在口、鼻周围,长胡须易沾染细菌、尘埃等,这些有害物和病原微生物可随人的呼吸进入呼吸道。口、鼻周围的区域,也就是我们常称的“危险三角区”,若毛囊发炎、感染,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若蓄须者再与妻子、儿女亲吻,还会将有害物传播给她们。因此,男士还是经常刮胡子为好。

2关公的“卧蚕眉”

卧蚕眉,顾名思义,就是眉毛像一对春蚕卧在那里一样。其实,眉毛不仅对外貌影响非常大,它对于健康的意义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眉毛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盛衰。《黄帝内经》有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这就是说,眉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其盛衰依靠足太阳经的血气。眉毛长粗、浓密、润泽,反映了足太阳经血气旺盛;眉毛稀短、细淡、脱落,则是足太阳经血气不足的象征。同时,眉又与肾对应,为“肾之外候”,眉毛浓密,则说明肾气充沛,身强力壮;眉毛稀淡恶少,则说明肾气虚亏,体弱多病。

其实,在医疗领域,医生很多时候都通过观察患者的眉毛来确定病症。如眉毛经常脱落,特别是眉毛外侧脱落,是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脑下垂体功能减退症;有的斑秃患者眉毛会在一夜之间突然脱落;有白癜风的人,眉毛的根毛首先变白;眉根皮肤若出现一些小粒,可能是糖尿病或心绞痛发作的表现;有营养缺乏症的患者,还会出现倒眉与脱眉;眉毛不时紧蹙,则是疼痛的表现等。由此可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自己眉毛的变化,对于疾病而言,早发现、早治疗为上策。

张飞如雷鼾声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三国中,张飞是蜀汉名将,一生追随刘备,后在辖地阆中准备出兵与主力会师东征吴国前,被麾下将领张达﹑范疆谋杀。其实,张飞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他自身有关,他的酗酒与雷鼾,对健康都很致命。

首先,三国中是这样描述的:“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其中,“豹头”,即头大;“环眼”,即眼睛大、眼球略微外突;“燕颔”,即颈短,小下颌。事实上,这些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的典型特征。所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即某些睡觉打鼾者,发生睡眠时呼吸暂停,表现为持续10秒钟以上在鼾声后突然发生憋气而寂静听不到声音。同时,三国中还提到,“张飞须竖目张,鼻息如雷”,意思是,张飞睁着眼睡觉,鼾声响亮,像打雷一样,加之张飞死时年龄为55岁,故推测,张飞很可能患有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医学认为,这种病症的主要危害在于损伤打鼾者的心肺功能,常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甚至突发心肌梗死而猝死,而且由于睡眠质量不佳,多有白天嗜睡,记忆力难集中,晨起头痛等症状,这也是张飞为什么会“神思错乱,动止恍惚”的原因。

其次,加重张飞病情的还有一个罪魁祸首,那就是酒。在三国中,张飞每次出场,都与酒有关,如“卖酒屠猪”,醉打督邮等。由于酒精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还能使气道肌肉松弛,外周血管扩张,从而使气道阻力增加,呼吸暂停的次数更频,暂停时间更长,低氧状态更严重,对心肺功能的损害也会加剧,反过来,这也将进一步加剧如雷“鼾声”。

由此可见,打呼噜严重也是一种病,若打呼噜再加酗酒,那么,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就会急剧增加。

因此,从健康养生角度,呼噜严重者不仅要戒酒,还要注意一些生活上的细节。如白天真的特别忙碌,在睡前最好先舒缓一下身心,如洗个温水澡、按摩、听听柔和的音乐等再入睡,就会睡得比较安稳;仰睡或趴着睡会让呼吸道不顺畅,尽量侧着睡,那样松弛的肌肉会倾向一边,不会堵住呼吸道;吸烟、饮酒和刺激性药物会让肌肉更加松弛,会堵住呼吸道,故应戒烟、戒酒;注意减肥,肥胖者的鼻息肉通常较肥大,而且喉咙和鼻子内的肉也较肥厚,容易堵塞呼吸道;也可用牙齿纠正器、舌托,或者做个小手术,如腭垂腭咽成形术、鼻部手术等,最终目的是让气道通畅,鼾声自然也会减轻或消失,就不能导致呼吸暂停了。

司马昭可以不死吗

三国记载,司马昭乃司马懿之子,魏国大将,手握兵权,专揽国政,有废帝篡逆之心,后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这也是为何后来会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咸熙二年秋八月某日,司马昭回宫进食,忽中风不语,次日病危,仍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可见,中风是司马昭的致命疾病,若没得中风,也许他还可以颐养天年。

中风是中医的病名,在西医中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医认为,中风,属本虚标实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淤血内阻。此病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中经络,肌肤麻木,口眼歪斜,言语塞涩,或半身不遂,无神志障碍;中脏腑,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聩无知等神志症状。

关于中风的诱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天气变化

低温或高温都容易使机体内环境失衡和血管舒缩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血压骤变或血流缓慢,易诱发脑血管病。尤其是秋冬之交,天气骤然转冷使血管舒张功能紊乱,血液黏稠度增大,血压升高。据记载,司马昭死于咸熙二年秋八月辛卯。那时正值冬九月前,是中风发病率较高的季节。

2情绪变化

情绪激动,如悲伤、兴奋、愤怒、烦躁、惊恐等,可导致人体的茶酚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及神经类物质水平发生改变,使心跳加快、肌肉紧张震颤、血压升高、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等,进而使新陈代谢率增加,血糖血脂含量增高,影响血压、血凝、血流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容易引起循环障碍,导致中风等。司马昭为了篡权多为,整日处心积虑,派人杀死魏帝曹髦后,又嫁祸成济顶罪枉死,为人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无疑给中风一个乘虚而入的机会。

3用力过猛

用力过猛,包括超量运动、搬动重物、大便过于用力等,往往促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增高,进而发生中风。因此,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若出现便秘症状,千万不要过于用力,可通过服用复方芦荟胶囊等通便药物,辅助排便,避免血压急骤升高而诱发病征,甚至猝死。

4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同样容易引发中风及心脑血管疾病。进食过饱,会使血液过多集中在肠胃,给心脏带来很大负担,也会脑供血不足;进食过油腻,会使血脂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造成心脑负担。与此同时,过量饮酒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心壁运动异常,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量降低,诱发中风等疾病。

此外,睡眠不好、生活不规律等也是诱发中风的一些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应注意保养和节制,养成良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对中风等疾病防为先;若病征出现,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