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蚱蜢:整天想往高处跳
一位祖父给孙子做了一条纸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不大,但足够能容纳几只蚱蜢,将它们投放进去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接着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奇迹却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从龙尾爬了出来。
十年前后,由“吃了吗”到“跳了吗”,人们见面招呼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同学聚会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谈论。不论高中同学还是大学同学,见了面,第一句话往往是:“你还在原来的单位干吗?有没有跳啊?”如果听说某个人毕业3年来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时,大家都会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还有人会主动提供信息,鼓励他跳槽。
这是对当今职场最真实的描述。实际上,这个困扰职场人的问题同样也困惑着众多企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外界诱惑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浮躁、焦急。他们不再淡定,不再沉稳,于是,整天忙碌着,瞭望着,跳跃着,失落着,沉沦着。具体到员工身上,这种浮躁更多地表现为工作的不踏实与频繁的跳槽。他们似乎患上了“跳蚤”综合征,跳来跳去,长久不能稳定下来。
石磊在深圳人才市场连续转了三天,投过简历的企业超过50家,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也有两年的工作经验,却没有一家公司给他面试的机会。他们拒绝的理由只有一个:你换工作太频繁了,缺乏忠诚度!
原来,在大学毕业之后的两年时间内,石磊一共从事了9份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工作,辞职的原因各种各样:人际关系不好处理、单位不给假期、半年不涨工资、工作环境差、工厂要倒闭等,一大堆理由。
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情真意切地对石磊说:“当我看到你的简历上写着一连串的工作经历,而且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你的工作换得太频繁了。频繁地换工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工作经验丰富,而是更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的适应性很差或者工作能力低。如果你能快速适应一份工作,就不会轻易离开,因为换一份工作的成本是很大的。”
听到这些,石磊恍然大悟,自己求职难的原因,就在于高频率地跳槽。他以为这样会显示自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却被许多企业老板认为是缺乏忠诚的表现。
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频繁跳槽对员工的伤害更深。很多人工作一不如意就跳槽,人际关系不行也跳槽,甚至没有任何原因也跳槽。在他们眼里,下一个工作肯定比现在的好,一切问题都能以跳槽的方式解决。这样,跳槽者的工作就是跳槽。慢慢地,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以前那种积极努力的工作精神,一有困难就退缩,遇到麻烦绕开走。出现这种状况是危险的,这表明,换工作并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在任何工作中都会遇到困难,以这种态度对待工作,只会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2001年7月,专科二年级的赵强提前走出校园,只身一人来到深圳闯天下。他来到一家保健品公司做主持人,专门负责联欢晚会,月薪2000元。在此之前,他曾报考武汉某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函授班,学新闻专业。一个月之后,因为工作与他在武汉的学习时间有冲突,他只得放弃工作回到武汉。11月,他兴冲冲地到武汉某报社应聘采编人员,因为专业对口,但是笔试不合格,他只好选择在报社实习。
半年之后,拿到专科和本科函授结业证书的赵强再次来到深圳,应聘某传媒机构文案策划职位,考核通过,每个月收入为400元底薪加提成。经过勤奋工作,他终于找到有一位愿意合作的客户,可是在关键时刻,另一名老业务员居然将客户抢走,赵强一气之下,离开了公司。
同年11月,经朋友介绍,赵强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摄制组做群众演员。但是跑龙套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自己的梦想,直到2003年初,他再一次放弃了。后来,赵强又到一家物流公司做物流操作员,由于表现出色,他被调到总部做质量控制。短短几个月之内他清理了公司以前的遗留账单,为公司挽回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一年半过去了,赵强既没升职也没加薪,他又心灰意冷地离开这家公司,重新走到人才市场。
在人才市场几经辗转之后,赵强决定在深圳寻找商机创业。2005年年底,他边学习烧烤边寻找店铺。2006年1月,他开了一家店,但不久又关门了,赵强重新回到迷惑的日子。
蚱蜢性子太急躁了,除了挣扎,它们没有想过可以用嘴巴去咬破长龙;它们也不知道只要一直向前,就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所以就算它们有着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照样无济于事。赵强走了一圈,依然回到原点。或许他增长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如果安分职业专注工作的话,他的进步会比这些更快,收获更多。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任的人不会频繁跳槽,即使是变换工作也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行事,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在自己的企业供职时,他们会表现出高度的忠诚。
职场孤狼:学会“合着干”,抛弃“对着干”
很多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别人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所以,我们在职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活是给老板干的,那么认真干吗?”“这是公司的事,又不是我自己的事情。”
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
另外,还有许多员工的态度十分明确:“我是不可能永远打工的,打工只是过程,当老板才是目的。我每干一份工作都在为自己挣经验和关系,等到机会成熟,我会毫不犹豫地自己干。”
早在外国留学的时候,方杰就有意识地到当地最大的灯具公司里打工。当时他还不懂商业谈判,知道自己的弱势,很希望学会谈判的本领。他知道自己所在公司的老板是一个谈判高手。于是,每当有机会与老板一起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他总是偷偷拿上一个录音机,将老板与对方的谈判内容一句句地录了下来,然后再回家认真揣摩、学习,看老板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对方是怎样提问的,老板又是怎样回答的。
方杰就这样向老板学习,几年以后也成了一个商业谈判的高手。最后老板退休了,把位子让给了他。
方杰的成功,就是虚心向老板学习的结果。“向老板学习,不是因为他是老板,而是因为他很优秀,他之所以成为我们的老板,一定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我们。”如果我们随时随地向老板学习,那么我们做事会更加尽心尽力,更会得到老板的欣赏。
像老板一样思考,你就会主动考虑企业的成长,考虑企业的费用,你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你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反之,你就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你不会得到老板的认同,不会受到重用,低级打工仔将是你永远的职业。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像老板一样思考”呢?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准则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思考如下问题:
如果我是老板,会怎样对待态度恶劣、无理取闹的客户呢?
如果我是老板,目前这个项目是不是需要先优化一下,再做是否投资的决定?
如果我是老板,面对公司中无谓的浪费,是不是应该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
如果我是老板,是不是应当保证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公司的要求,代表公司的利益,以免对公司产生不良的影响?
……
我们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出老板应该思考的所有问题,但是毫无疑问,当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应该对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你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很快就会脱颖而出。
聪明的员工都会和老板“合着干”而非“对着干”。只有跟老板“合着干”才能使双方达到“共赢”,这也是一个成熟职场人士应该具备的基本价值观。
其实,拥有创业激情是一件好事,就如同一个人首先有了想飞的渴望,然后才可能展翅蓝天。你和别人一样,从表面上看都是蛹,但你已有了长出翅膀变蝴蝶的可能。但你想要真的变成蝴蝶么?那你首先要学习蝴蝶是如何飞翔的。你的老板就是你身边的蝴蝶,是你不必花钱的老师。你要当老板,就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和为人处世。
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必然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优势。聪明人应该时刻研究老板的一言一行,找出老板的成功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提升。如果你想成为老板,就更要这样做。工作的结果是别人的,但成果是自己的,我们千万别犯糊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一位禅师经常和众人谈到“命运”这个词。一个信徒一直坚信关于命运的说法,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着生活会发生奇迹。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他想:难道自己的命运注定如此吗?
带着疑问,他去拜访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禅师回答。
“那我的命运在哪里呢?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是灰暗和贫穷呢?”
禅师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你看清楚了吗?那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
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
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
“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在自己的手里。
彻悟之后,那人决心用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命运的转变就在一瞬间,剩下的路要怎么走,就看你自己态度的转变了。其实,许多觉得工作非常痛苦的人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始终抱有“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的观念。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其实,这样的工作观念让无数年轻人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