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13650200000021

第21章 推销中的策略:与客户进行胜负对决(3)

推销员:“女士,您的皮肤很适合用我们公司的化妆品。”

女士:“可是,我已经有化妆品了呀!”

推销员:“哦!您已经有化妆品了?”

女士:“嗯,我用的是雅诗兰黛的化妆品,差不多该有的都有了。”

推销员:“都有了?”

女士:“是啊!我没有上班,平时不常出门。”

推销员:“哦,原来您很少出门。”

女士:“不过,我的女儿快上大学了,以后见孩子同学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

推销员:“唔,您的皮肤很不错。”

女士:“还好啦!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更漂亮一些,尤其是我们这种年纪的女人。”

……

最后,这名女士买下了推销员给她推销的一款防晒霜。

两个人一直顺势谈下去,那位推销员就是用这种“应声虫”的语言策略,先取得女士的好感,然后一步步化解她的心防,了解了她的内心需求。而这位女士也觉得这名推销员善解人意,便爽快地买下她的化妆品,尽管她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化妆品,但还是难以拒绝推销员的好心建议。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时候,如果能够做个“应声虫”,专心倾听对方所说的每一句话,会让对方感到受尊重,这时候,对方也是比较容易说出真心话的。

所谓的“应声虫”策略,主要是让客户知道“我正一心一意地听你讲话”,不但可以表示对客户的重视,也可以此消除客户的心理防御,进而深入客户的内心,探察到客户的真正意图。

如果面对的客户并不是逻辑缜密的高手,而是家庭主妇,对她们的语言策略和防御就会比较随意,可以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事实上,这些话题也正是你攻入对方心理禁地的最佳时机。

一位大学教授讲过,如果某个学生在他每讲一个段落时都会点两次头,可以肯定,这位学生根本就没有注意听,而是心不在焉,完全不知道教授所讲的课程内容是什么。在与客户周旋的时候,帮腔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满怀诚意的帮腔;另一种是随声附和的帮腔,这种帮腔不含真实感情。一般而言,当我们同意客户的观点时,往往会点头示意。在和客户的对话中,销售人员可能随时会插上一句附和语言,表示对其所言的赞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在听对方说话的时候,女性的点头次数要比男性多。当她们说着“嗯”、“是啊”、“真的是那么回事”等肯定语言时,经常会不停地点头。事实上,她们点头只是出于情绪的反应,并不表示她们把话真正地听懂或听进去了。女人是情绪性“动物”,她们只不过是被对方的情绪所感染,在情绪上表示赞同而已。

在附和客户的语言时,为了表示立即肯定和接受对方的谈话内容,我们往往都会在不自觉中,附带上某种表情,比如:一面回答客户的话,一面点头表示赞同;如果是慢慢地点头,就表示你的赞同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当你和喜欢附和别人说话的人打交道时,一定要先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是真诚还是伪善?是别有企图,还是仅仅是出于礼貌?如果你能认真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别,必然有助于你在销售的过程中避免被骗或是被人算计。

别把客户当傻瓜

做销售最忌讳的是自作聪明,把客户当傻瓜!

有些销售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销售额,每天都想歪点子,出歪主意,弄虚作假,欺骗客户,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聪明,实质上却是最愚蠢的。成功靠的是一辈子的努力,依赖一阵子的投机只能让自己一事无成。

你可以欺骗客户一时,却不能欺骗客户一世;你可以欺骗一群人,却不能欺骗天下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欺骗别人的人最终是会受到惩罚的!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一定要真诚、正直、善良,决不能自欺欺人,把客户当傻瓜。

程晨是一个从偏远村庄里走出来的普通农民。上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就因为家里交不起几块钱的学费而辍学了。

“王侯宁有种,男儿当自强。”16岁的时候,程晨便离家出外学做木工手艺,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抱定了一条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要把客户当傻瓜!”程晨认为,把客户当傻瓜去糊弄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大的傻瓜。

随着手艺的一天天成熟,经验的一天天丰富,程晨开办了自己的工厂,主要生产地板。程晨靠努力,改写着自己的命运;靠诚信,程晨在点燃自己的同时,也照亮着周围更多的人。每每遇到沟沟坎坎的时候,程晨都会暗自握紧拳头,在心里对自己说:“好好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把客户当老师!”所以,程晨觉得自己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成功者并不见得就比其他人要聪明多少。他们也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精明能干,可是,为什么他们会获得如此成功呢?因为他们憨厚、老实、真诚,所以,很多人愿意与他们长期交往、合作,结果他们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和信赖。

然而,那些一天到晚算计别人、欺骗别人,把客户当傻瓜的人,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会由于自己的精明而搞定一些客户,但是,经营企业靠的是持续的竞争力,这种靠欺骗性的手段而得来的业务注定做不长久。人们可能由于自己的无知会吃一次亏,但是,第二次他们是绝对不会再吃亏的,大不了下次不与你合作,到时候,恐怕你连赚钱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天,杜婷婷在超市购买商品的时候,看到一种包装精美的港产饼干。当时,这款饼干摆放在超市收银台前的显眼处,单独放了一个专柜。在这种商品的外包装上,印着曲曲饼类不同形状的饼干,单价为36元/盒。杜婷婷一眼就看出这个价格是曲曲饼类型的。

杜婷婷每天都有晚上吃零食的习惯,于是购回了一盒。可是,回到家里,她打开一看,生气得差点儿跳起来。盒子里面,放在最上面的是一袋不知名蛋圈,盒子中间则放了一小袋不知名的杂饼,最下面居然放着一张塑料模。很显然,包装严重不足量。

看到厂家居然在包装上打主意,里外严重货不对板,有欺诈消费者的表现,杜婷婷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

为什么很多业务员总说能轻松搞定客户呢?因为他们会不断地设置很多陷阱让客户钻,客户不留意就会中他们的圈套。所以,这种精明的人往往能够一时发点小财,但永远成就不了伟业。等价交换,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什么好隐瞒的?

金钱是价值的交换,我们卖产品,并不需要去欺骗客户,除非你的产品没有价值,否则你怕什么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平等交易,才能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但是,遗憾的是,有些人却不按这个商业规则做事情,他们总是把客户当傻瓜一样戏弄。

为什么在市场上会出现那么多的假烟、假酒等假产品呢?因为这些销售商都是把客户当傻瓜,他们一直都坚信“客户什么都不懂”“顾客都是傻子”,想蒙混过关。也许你一次可以,两次可以,但是你能混得了多久呢?一旦东窗事发,那就得不偿失,严重者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几年的牢狱之灾。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就给所有的企业家上了最精彩的一堂课,只不过这堂课的学费太贵了。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一定要讲诚信、讲原则,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宁可人负我,绝不我负人。虽然这样做,销售员会很辛苦,赚的钱也不会很多,成长的速度更会减慢,但是却能够给自己带来踏实和稳当。

良心是最好的枕头,千万不要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客户不是傻瓜,他们是和你一样的人。如果把客户当傻瓜,那么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傻瓜。真正聪明的人,他相信客户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绝不会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欺骗客户,只会从客户的意见中,不断汲取改正。生意不成人意在!往往做大事业的人,都是靠着这种做人的品德和做事的原则,成就他们今天事业的。

然而,一般人不会这样看问题,他们认为客户都是骗来的。在他们心目中,要想做销售就必须学会怎么骗人,怎样把别人的钱骗到自己的腰包。正因为他们有这种心态,所以就把客户当傻瓜一样作弄。在销售之前,这些人什么大话都敢说,什么牛皮都敢吹,他们能将方的说成圆的,能将死的说成活的,能将假的说成真的。只要客户付钱,他就敢拍胸膛、下保证;只要客户付完钱,他们就会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为什么人们都反感销售人员呢?就是因为客户曾经上当受骗太多了,所以他们不得不多一个心眼儿,对于销售人员,他们不会轻易地相信,即使你的口才再好,说得再流利,只要不是诚心对待他们,不是真正发自内心地为客户着想,那么你的销售工作会做得很艰难。客户不是傻瓜,他们也在成长、成熟,如果今天的销售人员还不调整心态,还是以过去那种坑蒙拐骗的心态对待客户,把客户当傻瓜,那么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销售的过程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心态不正的人,即使你的技能再好,都会出问题。人品不好的人,产品也不见得能够好。我们要坚信:客户是明智的,人心都是善良的,即使你今天做的工作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也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人的信誉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好好经营!真正追求成功的人不会在乎一时的得失。即使他们今天没有赚到钱,也绝不会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欺骗客户。

作为销售人员,就要理解客户、尊重客户、帮助客户成长,即使客户不成熟、不理智,也绝不能认为客户无知而欺骗他们。客户今天不相信你、不接纳你,不是因为你不会骗,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了解你的产品、你的人品。只要你能做到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总有一天你的付出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客户虽尊贵,但有时也得“威胁”他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技巧。在销售的过程中,有时候,也可以利用这种“威胁”的策略,实现自己的销售目的。

希尔顿饭店是世界闻名的饭店,可是,在希尔顿的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曾出现过资金匮乏的情景。尤其是在修建达拉斯的希尔顿饭店时,希尔顿的境况就更加困难了,可是,按照预算,仅饭店建筑费一项就需要100万美元!

为了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希尔顿想了很多办法,可是,都被他一一否决了。最后,希尔顿灵机一动,有了一个点子,他想到了卖地皮给他的房地产商人杜德。

希尔顿找到杜德,对他说:“如果我的房子停工待料,附近的地皮价一定会大大下降。如果我再宣传一下,说饭店停工是因为位置不好而另选新址,那你的地皮可就卖不了好价钱了。”

听了希尔顿的说辞,杜德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很明白希尔顿饭店对他的意义,于是便接受了希尔顿的条件。

在希尔顿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出现了资金的严重匮乏,面对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希尔顿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开动脑筋,巧妙地利用“威胁”的方式,演出了一场好戏。杜德虽然不想帮这个忙,可是,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也就答应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运用“威胁”的策略,可以有效地增强说服效果,可以实现成功的说服。

合理而巧妙的暗示,不仅可以坚定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决心,而且还可以促使客户更主动地缩短沟通时间。所以,掌握这种推销技巧,不仅有助于销售人员增加销售业绩,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里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罗小军是保健器材的销售人员,在一位老客户的介绍下,认识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李总。罗小军在见到李总之前就得知,只要是对方认准了的产品,就不会在价格上斤斤计较。

星期天,罗小军与李总见面了,在经过简短的几句寒暄过后,罗小军向李总介绍了这种保健器材的功能和特点。李总说:“目前,我还没有这方面的需要,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一定会与你联系的。”

罗小军明白,李总是在下逐客令。可是,罗小军并没有在意,他接着说:“听说,您的父亲马上就要过70大寿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呀!”

李总听了,慨叹万分,他说:“哎,虽然我父亲保养得一直很好,可是毕竟年龄大了,身体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最近就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毛病。”

罗小军说:“其实,老年人的身体一般都不太好,光靠吃药是没有用的,关键还是要做些有益的活动。”

李总仍然一脸的严肃,他说:“以前,我父母也会出外参加一些活动,可是最近他们自己总说很累,真是愁坏我了。”

罗小军接着说:“我们公司的产品正好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难题……”接着,罗小军便给李总介绍了使用这种保健器材的一系列好处。

这时候,罗小军发现李总似乎有了一点购买产品的意思,他便趁热打铁,说:“如果您不能在父亲70大寿的时候送给他一件有意义的礼物,他一定会很失望的。这种保健器材不仅可以让他老人家感受到您的孝心,而且还可以让老人有个好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我们销售部只剩下两台了,如果您现在不买的话,等到您想买的时候恐怕就没有了。那样的话,您一定会感到遗憾的。”

李总听了,觉得有道理,便说:“好吧,那你就先把它送到我的办公室里去吧。”李总似乎已经有点儿迫不及待了。

这个例子说明:很多时候,当正常的产品价值说明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反方向的说明往往更能触动客户的内心。在向对方推销自己产品的过程中,除了向对方介绍产品的优势之外,还要考虑到一定的健康需要。当发现客户对产品比较关注时,就可以巧妙地提醒客户,如果不及时购买此类产品,他们就会失去重要的健康保障。采用“威胁”的方式是销售成功的又一途径,这种方式就是告诉客户,如果他们不购买你的产品,就会遇到怎样的麻烦或问题。

销售人员与客户进行沟通谈判的时候,可能会面临更多客户的异议。如何说服他们下定决心呢?面对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必须改变策略,向客户提出“假如此时不购买我们的产品,您将会受到损失”的暗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打动客户的有效方式。

现在,很多商家都会开展“限期促销活动”,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创造出一种热烈的销售气氛,而且所谓的“限期”还可以向客户传递一种“超过期限就不能享受如此优惠”的信息。对商家有意无意传递的这种信息,消费者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在节假日或促销活动期间进行“疯狂购物”,即使需要排队等待也乐此不疲。

不过,在使用“威胁”策略的时候,销售人员必须提前弄清楚客户最关注的产品优势是什么,千万不要在一些客户不太关心的细枝末节上大花时间。同时,在沟通过程中,销售人员必须进行客观、实际的暗示,绝不可以用谎言欺骗客户。除此之外,销售人员在说服客户的时候,必须是在尊重和关心客户的基础上,讲究一定的技巧,否则只会引起客户的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