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决战长空
13653100000047

第47章 决胜(5)

1952年12月5日,鲁珉在前后不过14秒的时间里,粉碎了敌机偷袭战友的图谋,一炮从敌长机的机头,一直打到敌僚机的机尾,一箭双雕,两机齐落。12月19日,鲁珉又在战友处境危急的关头,连续击落两架F86,使米格机转危为安。

老人们回忆说:“鲁珉这个人具有弹簧的特性,压力越大,弹性越强,情况越紧急,他的能量智慧发挥得越充分。12月23日,一场激战,他被打成单机,孤军作战,一机对数十架敌机,他沉着冷静,游刃有余,把平时从‘老师’(敌机)那儿学来的战术活学活用,击落其中一个‘老师’,交了个满分考卷。然后又在脱离时一反常规动作,突然来了个漂亮的下滑侧飞,使追赶他的‘老师’们大开眼界。”

空十二师的老人还反复谈起鲁珉多次在敌机偷袭时不顾一切击退敌机,使战友化险为夷的故事,他们说:“虽然在他击退偷袭友机的敌人时,正是敌机向他攻击的有利时机,但他从不顾及这些,他甚至以向敌机开火、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方法,使战友脱离危险……”(注选自王苏江、王玉彬著《空战在朝鲜》)打下5架F86后,空军政治部授予鲁珉“打F86能手”称号。全空军享此荣誉者,唯鲁珉一人。

这就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鲁珉。

如果说鲁珉是个天才型的空中杀手,郑长华就是个天才的优秀空中指挥员。

后来三十四团的飞行员们这样评价他们的团长郑长华:

“他叫你到哪儿,哪儿就有战机;他叫你如何脱离,你就能获得安全。”

三十四团团长郑长华,当时年仅28岁,参加抗美援朝时才飞了五十多个小时,他的指挥才干是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开始时郑长华打过败仗。那是1952年8月6日,有6架F84敌机在熙川上空,被郑长华率领的16架米格机追上,当时第二梯队距离还较远,他就急于命令第一梯队后面的一中队掩护,自己带着1个中队向敌攻击。郑长华因动作过猛,又甩掉了其他僚机,单机冲入敌阵而被敌机击落,郑长华跳伞获救。

郑长华自己回忆说:“我这个空中指挥员硬是给敌人打出来、战友们批出来、战争给逼出来的。

“1952年8月6日的空战,敌机6架,我机16架,敌机是冲击机,我们是歼击机,无论从战机、敌我数量以及飞机的性能哪一方面讲,我们都占优势。但一听到报告:‘右上方有敌机!’我就只想到用最大的嗓门,高喊一声:‘同志们冲啊!立功的时候到啦!’结果长机不是长机,僚机也不是僚机,空中一片‘同志们!同志们!’一喊就是十几分钟,混战一场。闹到最后也没击落敌机,反而我的飞机被击中。

“师党委严厉地批评了我,我认。空战的成败首先在指挥员的空中指挥是否得当嘛。”

这一仗是我机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因空中指挥失误打的一次败仗。师领导严厉地批评了郑长华,指出空中指挥是战斗胜败的关键,一个指挥员决不能放弃指挥,凭个人勇敢去求得战绩。师政委李明刚还同他一起研究如何集中群众智慧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从此以后,郑长华特别重视利用“三评”会(评指挥、评动作、评纪律)发扬军事民主,虚心听取飞行员对战术、对指挥的意见,并同大家一起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商讨对付敌人的圆圈战术、鱼饵战术、口袋战术的各种方案,决心做到敌变我变,掌握空战的主动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来的几次空战中,他的指挥水平大有提高,一直打到成为志愿军最优秀的团级指挥员之一,他带领的团队也成为中国空军最著名的王牌团队。

1953年1月15日,在龟城西北地区上空,敌72架F86飞机,以“口袋”队形,分西、中、东3路,掩护战斗轰炸机,企图破坏我交通干线。郑长华率16架飞机起飞迎敌。这一仗就是郑长华指挥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当时敌众我寡,形势严峻,从空联司首长到师首长,在地面上都为郑长华捏一把汗。

我机群进入战区以后,一中队队长阎其维首先发现敌机两架,郑长华也在自己前下方发现敌机4架,他判明是敌人“鱼饵”,决定弃之不理抓大鱼,于是命令:“不要管它,继续前进!”接着,各中队先后报告发现敌机共24架。郑长华知道已接近敌人的“口袋底”,即命令四中队掩护,一、二、三中队向敌人的中路机群迎头猛攻。结果敌机群在三十四团不要命的迎头冲锋中神经崩溃,队形被一中队冲散,二中队的陈文川、三中队的姜龙亭趁机各击落敌机1架,三中队的郑友魁发现两架敌机企图偷袭长机组,他来了个右下滑,击中其中1架。当东、西两路敌人转过来准备收紧“口袋”时,郑长华果断地命令:“爬高13000米,返航!”大摇大摆乘胜扬长而去。

这一仗,敌众我寡,面对3倍敌机,战绩却是击落、击伤敌机3架,我机无一损失。

郑长华自己回忆了这场经典之战:“我当时在空中,根据地面和空中的报告,心里盘算:敌人采用‘口袋’战术了,如果分路迎击,力量不够;打敌一路,则又要遭另两路敌人袭击。有利的办法是找敌人的弱点进击。于是我果断地指挥部队向敌人的‘口袋’底冲去,和中路敌人打对头。敌人最怕打对头,这样中路敌机一乱,左右散开,帮助我打破了他们的‘口袋’,‘口袋’一破,我就可以采用小编队向混乱的敌机各个击破。

“果然,中路敌机群一下子就被打对头冲得惊慌失措,整个战斗简直就像按我们的部署进行的。敌人气势汹汹,本想以3倍的力量吃掉我们,结果被我们打得稀里哗啦,自己被打落了3架。

“说真话,同志们称我优秀指挥员,不敢当。我常常想起我最初那优柔寡断的指挥,蚊子一样哼哼唧唧的声音,那是一个‘窝窝囊囊’的空中指挥员形象哟!哈哈哈……”

1954年9月,郑长华作为空十二师的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见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

刘少奇主席握住郑长华的手说:

“早就从报上见到了你们的事迹,今天见到你,很高兴!”

郑长华由于指挥有方,带领全团多次空战取得胜利,自己也在空战中击落敌机2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先后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空军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所指挥的三十四团荣立集体二等功,被评为志愿军空军打得最好的一个团。

聂凤智曾称赞:“三十四团像我一只有力的铁拳,只要它伸出去,就一定能把敌人打疼!”

空十二师作为一支年轻部队,能打成中国空军的绝对主力,成为朝鲜战场上的四大空军主力师之一,既有出人意料之处,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支年轻空军部队的陆军老底子太优秀了,它的前身华野二十二军六十六师在陆军时期就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步兵劲旅,在解放战争中转战大江南北,歼敌4。3万余人,涌现出“开封模范突击营”、“戴家村连”、反坦克英雄艾学林、英雄连长张德胜、爆破英雄杨玉贵等64个英雄集体、35名战斗英雄、864名功臣模范。这样宝贵的英雄部队底子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荣传统,直接传承到了空十二师,所以英雄集体和个人,在空十二师地勤人员中不断涌现。

在抗美援朝中,空十二师涌现出二等功臣团1个,其他立功单位54个;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1名;二级战斗英雄、空中优秀指挥员1名;一等功臣9名;二等功臣59名;三等功臣836名。

简直就是一支功勋之师。

三十四团大队长阎其维、中队长李兰茂、高义敬、飞行员唐彦峰组成的“尖刀中队”,每次空战都飞在全团机群最前面,每次都舍生忘死,直插敌阵。在10个月的空战中,“尖刀中队”共击落敌机16架,4人都荣立一等功,并分别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三十四团还有个掩护中队,由大队长杜群、飞行员刘忠胜、那启明、张振华4人组成。掩护队的口号是:“解救一个战友的危险,比个人打掉1架敌机更光荣!”

每次空战,掩护中队都以大局为重,掩护着整个团队机群,从不追求个人战绩,他们在协同作战中先后击落击伤敌机7架。

三十四团有了这样一些坚强的战斗集体,在整体上就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在10个月的空战中,这个团以敌我战损大约2∶1的比例,击落、击伤敌机47架,而我方20架受了轻重伤的飞机完全返航,仅牺牲刘忠胜1名飞行员。全团20名飞行员有17名荣立战功。

空十二师还有许多英雄飞行员,其事迹惊天地泣鬼神:

三十六团二中队中队长许如行,在1952年9月11日战斗中,击落敌机1架,当他出海继续追击另一架逃窜的敌机时,不幸被敌舰高炮击伤。美国海军当时有大批舰只列阵朝鲜东西海岸,但许如行仍然驾驶受伤的飞机穷追不舍,终于把敌机击落。当飞机再次遭到敌舰高炮射击时,许如行临危不惧,将机头对准敌舰,射出全部炮弹,最后壮烈牺牲。

这位英雄飞行员先后击落击伤敌机3架,被追记二等功。

三十六团飞行员郭道远,在1952年11月一次空战后的返航途中,单机与敌13架F86飞机相遇。在飞机负重伤的情况下,郭道远毫不畏惧,继续与敌机拼杀,先后击落敌机两架。被迫跳伞后,目击者看见郭道远边跳伞边拔出手枪向对他轮番扫射的敌机还击。郭道远最后壮烈牺牲,被追记二等功。

三十四团僚机飞行员王武,先后击落击伤敌机4架,荣立一等功。在1953年1月15日的战斗中,王武发现他的长机在攻击时被7架敌机尾追,危急之中,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单机连续向敌机群攻击3次,将敌机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混战中击落1架敌机,保证了长机的安全。

三十四团僚机飞行员郑友魁,初入朝时在混战中动作过大,飞机被拉得抖动不止,他以为飞机不行了,就跳了伞。回来后,被大家鄙夷得简直出不了门,郑友魁发誓要雪耻。一次空战中,为了支援长机,郑友魁单机与敌6架飞机搏斗,飞机负伤20余处,座舱盖被打掉,操纵系统被打坏。郑友魁冒着万米以上高空强大低温气流的冲击,用连续不断的倒飞动作,驾驶着负伤的飞机冒险安全着陆,紧急操纵中甚至咬穿了自己的下嘴唇而不觉,在场的地勤人员看到千疮百孔的飞机后,感动得热泪盈眶,郑友魁拼了性命打了个翻身仗。

了不起的还有空十二师的地勤人员,在“一切为了战斗,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鼓舞下,地勤人员以极大的牺牲忍耐精神和毅力,成功地保障了空战胜利。机务人员发出了“故障不过夜,故障不上天”的誓言,冬天冒着零下30摄氏度严寒在外场通宵达旦工作,保证了飞行安全和飞机的最高出勤率。机械师沈预铭,在一次敌机偷袭我机场时,不顾个人安危,爬上座舱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飞行员。修理厂飞机组组长、一等功臣朱峰带领全组创造革新飞机维修工具19件,大大提高了抢修飞机的效率。

经过1年零12天的战斗,空十二师取得击落击伤敌机68架(其中击落57架,击伤11架)的战绩,在中国空军各参战师的战绩榜上,排名第三(第一名是空三师,114架;第二名是空四师,88架)。当时有人为空十二师算了一笔账:初战阶段,该师敌我机的战损比例是1∶4;两个月后,变成了1∶1;8个月后,又变成了13∶1。空十二师是中国空军一支越打越好、越战越强的后起劲旅,其战力呈极其漂亮的跃升曲线。

1953年4月7日,空军首长将空十二师的作战情况报告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第十二师在所有参战部队中,是一番作战打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师,也是进步最快、战果对比最大(击落敌机与自己被击落之比为2∶1)的一个师。该师主要优点是:部队纪律教养好,重视研究美空军的战术特点,注意吸取作战经验,具有优良的战斗作风。”

这个评价,在参战空军部队中是最高的。

空十五师是朝鲜战场上中国空军四大主力师的小弟弟,但这个小弟弟的陆军老部队底子却是全军最优秀之一。

空十五师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四军七十一师。这支部队有着光荣的传统,甚至有老红军部队的骨干做基础。师里不少干部经历过皖南事变和八年抗战,身经百战的老八路很多,这个师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莱芜、孟良崮、淮海等重大战役,是华东野战军绝对主力部队之一。

1950年10月1日,二十四军接到军委关于步兵七十一师于上海闵行地区改建空军部队的命令。

二十四军军长“皮老虎”皮定均、政委廖海光依依不舍地送别了这支王牌劲旅,随后,空军立即通知师政委崔文斌到北京,参加刘亚楼司令员主持召开的组建第三批空军师的领导同志会议。

会后,崔文斌赶回部队,逐级传达命令,进行深入动员,部队迅速进行整编,师部和二一一、二一三团机关编到空军,因为军政素质太好,二一二团的干部战士全部调北京编为军委空军的警备团。

5月31日,正式改编为空军第十五师。师长黄玉庭、政委崔文斌、副师长刘盛起、参谋长刘金才、政治部主任叶松盛、副主任杨焕章。在此之前师里的飞行骨干已开始抵达,吕茂堂被任命为飞行副师长,他带了2名飞行副团长、4名飞行大队长先期到达公主岭,开始熟悉机场区域飞行。

空十五师下辖四十三团、四十五团和四十三、四十五两个供应大队。团营主官干部职务不变,各团增设1名飞行副团长,师团机关的科、股、室多数是原来的,少数按飞行部队的需要增设。航校调来的32名飞行员分给四十三团和四十五团各组成一个飞行大队。6月份,根据空军指示,将空十五师原已训练了一段时间的24名飞行员调给空六师。

7月初,空十五师接收6、7航校毕业的飞行员46名和飞行大队干部2名。7月中旬又接收了3、5、6、8航校毕业的地勤人员493名。这时,每个团各组成3个大队,全师总人数达3148人,其中党员1319名,占41%,部队政治素质极佳。9月15日,空十五师接收84架苏军飞机、各种车辆以及飞行保障器材。此时,全师齐装满员,按上级要求完成了组建任务,成功地从一个陆军师改编成了空军师。

1951年10月下旬,空十五师奉命参加抗美援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序列,代号为205部队。这时空十五师组建还不到半年。为了确保能拉得上,打得赢,空十五师搞了精兵政策。两个飞行团把技术较好的飞行员各编成一个大队,先参加作战;技术靠后点的飞行员继续加紧训练,准备补充。

当时,空十五师的飞行员,空战一仗也没有打过,在喷气式战斗机上仅飞过二十多个小时,只初步掌握基本驾驶技术,还没有飞过复杂气象。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将加入残酷空战的飞行员们,甚至连空靶也没有打过一次,参战难度很大。空十五师的战斗英雄吴胜凯回忆了当时的惊心动魄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