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性的弱点全集(最伟大的励志书)
13657600000006

第6章 做个受人欢迎的人(3)

几分钟前,我还想告诉他们收起这件可恶的衣服,但现在我却说:“我只要你的建议,看这种情形是否是暂时的,有什么办法解决。”

他建议我再将这件衣服穿一个星期试试。“如果到时仍不满意,您可以再换一件满意的,非常抱歉,给你带来不便。”他说道。

我满意地离开了这家店。一星期后这衣服没有毛病,我也恢复了对这家店的信任。

最挑剔甚至是最激烈的批评者,常常会在一个有忍耐和富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软化降服。哪怕挑衅者像毒蛇一样张开嘴巴吐出毒物时也一样要倾听。

几年前,纽约电话公司碰上一个蛮不讲理的顾客。他用最恶毒的字眼责骂接线生,后来他又说电话公司制造假账单,所以他拒绝付款。他要向报社投诉,还要向公众服务委员会申诉,并使电话公司有过几起的诉讼。

最后,电话公司派出一位最有经验技巧的调解员,去拜访这位不讲理的客人。这位调解员去那里后,只是静静听着——尽量让这位好争论的老先生,发泄他满腹的牢骚。而他只是说着简短的“是!是!”,并对他表示同情。

他接着说了当时的情形:“他继续不断地大声责骂。我静静听了近3个小时。此后我又去他那里,再听他没发完的牢骚,前后四次。在第四次访问结束之前,我已成为他创办的一个组织的会员,他称之为“电话用户保障会”。现在我还是这组织里的会员,可是就我所知,除了这位老先生外,我是里面唯一的会员。

在这几次访问中,我静听着,我尽量同情他所说的每一点。而他说以前电话公司的人从没有这样跟他说过话。他对我的态度,也渐渐友善起来。在前三次中,我对他的要求不提一个字,第四次,我整个结束了这一事件。他把所有的账款都付清了,撤消了对公众服务委员会的申诉。

无疑的,这位先生表面看起来是为社会公义而战,为了保障公众权益,实际上他所要的是自重感。他通过挑剔抱怨去获得这种自重感。当他从电话公司代表身上获得这份自重感后,他不切实际的委屈也就消失了。

多年前,有个贫苦的荷兰籍小男孩,在学校下课后,为一家面包店擦窗,每星期赚五毛钱。他家境贫寒,平常他总是提着篮子去水沟捡从煤车掉下来的煤块,这孩子叫爱德华·巴克,一生仅受过6年教育。可是后来他却成为美国新闻界一个最成功的杂志编辑。他是如何成功的?说来话长,但他如何开始,则可以简单的叙述。他用本章所提出的原则,作为开场。

他13岁离开学校,充任西联的童役,每星期的工资是6。25美元,他虽然很贫困,可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接受教育的机会。他靠的是自学。他从不搭乘街车,把午饭的钱也省下来买了一部美国名人传记——后来他做了一件人们闻所未闻的事。

他详细研读过美国名人传记后,就给传记上的每一位名人写信,请求他们多告诉他一些他们童年的故事。他写信给正在竞选总统的加菲特,问他曾否在一条船上做过童工,而加菲特回复了他。他又写信给格雷德将军,问他一次战役的情形。格雷德将军在回信中,画了一张详细的地图,还邀请这个14岁的小男孩吃饭,他们谈了一个通宵。

他写信给爱默生,希望爱默生说些有关他自己的事。不久他便和国内很多著名的人物通信,如爱默生、勃罗格、郎菲洛、林肯夫人、休曼将军、戴维斯等。

他不只是与那些名人通信,还利用他放假的时间去拜访他们,成为那些人家里受欢迎的客人。他的这些经验,使他拥有了一种无价的自信心。这些名人激发了他的理想和意志,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实施了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个原则。

名记者马可逊访问过不少名人,他曾经说:“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是由于他们不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这些人只关心自己要说的是什么,却从不打开耳朵听听别人所说的……许多成名人士曾告诉我,他们所喜欢的,不是善于谈话的人,而是那些静听者。只是这种人似乎要比其他任何好性格的人少见。”

不只是大人物才喜欢善于静听的人,普通人也如此。正如《读者文摘》中所说的:“很多人找医生;他们所要的,不过是个静听者。”

一些大人物曾说,他们喜欢善于倾听者而非善于谈话者,但这种能力,似乎比其他任何好性格都少见。

在美国内战时,林肯写信给一位老朋友,请他到华盛顿,说想和他讨论一些重要问题。

这位老朋友来到白宫,林肯同他谈了数小时关于解放黑奴的宣言是否恰当。他分析了赞成和反对此项决定的种种可能的理由,又阅读了一些批评他的信件及报刊文章。数小时后,他与老朋友道晚安,送他回去,竟然没有征求他的一点点意见。整个谈话过程中,都是林肯在说,他好像是要舒缓心情。谈话后,他似乎稍感安适。

老朋友知道,此时林肯需要的并不是他的建议,而是一位友善、同情的倾听者,以便发泄他的苦闷,那是我们在困难时都需要的。

如果你想让人远远躲开你,背后嘲笑你,甚至轻视你,这里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倾听别人讲话,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如果别人正谈着一件重要事情,你发现你有自己的见解,不等对方把话说完,马上就提出来。在你看来,他绝对不会比你聪明,为什么你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听那些没有见解的话?是的,马上插嘴,就用一句话,去制止别人的高论。

你曾遇到过那种人吗?很不幸的,我碰到过。奇怪的是,有些这样的人,还是社交界的名人。

那种人是令人讨厌出了名的。他们被自己的自私、自重感所麻醉,而为一般人所讨厌。

如果你要成为一个谈笑风生、受人欢迎的人,你需要静听别人的谈话。正如李夫人所说的:“要使别人对你感兴趣,先要对别人感兴趣。”问别人所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谈他自己,和他的成就。

要记住:和你说话的人,对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对你的问题要关心上百倍。他注意自己颈上的一个小痣比注意非洲的40次地震还要多。

做个善于倾听的人!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直达人心的最佳途径就是:谈论他人最感兴趣的事情。

每一个拜访过罗斯福的人,对他渊博的学识,都会感到惊奇。“无论是谁,罗斯福都知道同他谈些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很简单,在接见每一个来访者之前,罗斯福都会在前一晚了解那位客人所喜爱说的话题和他特别感兴趣的事。

他同许多领袖一样,懂得与人沟通的诀窍,那就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耶鲁大学的菲尔普先生曾经有过一次深刻的教训。

他8岁那年的一个周末,去拜望他的姑妈,并在她家度假。

一天晚上,一个中年人来访,他与姑妈打过招呼后,便将注意力集中在菲尔普身上。

当时,他正巧对船很感兴趣,而这位客人对这个话题似乎也特别有兴趣。他走后,菲尔普向姑妈热烈称赞他,说他是多好的一个人,对船多么感兴趣!姑妈说,他是一位律师,其实他对船毫无兴趣。

那他为什么始终与菲尔普谈论船呢?姑妈说,因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他见菲尔普对船有兴趣,就谈论让他感到愉快的事情,同时也使他自己受人欢迎。

姑妈的话让他终身难忘。

我面前有一封信,那是热心童子军工作的杰尔夫先生寄来的。信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我需要找个人帮忙,欧洲将举行一次童子军大露营,我要请美国一家大公司资助我一个童子军的旅费。

在我会见那位大老板之前,听说他曾签出过一张百万元的支票,随后又把那张支票作废了。

所以我走进他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让我观赏那张支票。我告诉他,我从没有见过有人开过百万元的支票,我要跟我那些童子军们讲,我的确见到过一张百万元的支票了。他很高兴地取出来给我看,我表示羡慕、赞美,同时请他告诉我,开出这张支票的经过情形。

杰尔夫先生开始并没有立即谈到童子军的事和他的来意,而只是谈对方最感兴趣的事。结果又如何呢?

那位经理随后问我:“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我这才告诉他我的来意。

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但立即答应了我的要求,而且比我原来要求的还要多。他签了一张千元外汇银行支付的凭证,叫我们在欧洲住七个星期。他又替我写了几封介绍信:吩咐他在欧洲各城市分公司的经理,妥善照顾我们。

在商界,这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多佛诺公司是纽约一家顶级的面包公司,多佛诺先生一直想将面包卖给纽约的一家旅馆,四年以来,他一直拜访这家旅馆的经理,参加这位经理所参加的社交活动,甚至在这家旅馆里开了房间,以期得到这笔交易,结果他失败了。

“后来,在研究人际关系之后,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做法。我要找出这个人最感兴趣的东西。”多佛诺先生说。

“后来我得知,他是美国旅馆招待员协会的会员,他很热衷于成为该会的会长,甚至还想成为国际招待员协会的会长。协会不论在什么地方举行活动,翻山越海,过沙漠,他都会去。”

“第二天我见到他,就开始谈关于招待员协会的事。他的反应极好,和我讲了半小时,声调充满热情,我可以明显看出来,这的确是他的业余爱好。离开他办公室之前,他要我也加入。”

“这次谈话,我原本没提到任何有关面包的事情。几天以后,他旅馆中的一位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要我带着货样及价目单去。”

“我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但他真的被你搔着痒处了!”负责人说。

“试想一下,我紧追四年,尽力想得到他的买卖,却一无所获。我若不另想他法,找他感兴趣的东西,恐怕现在还要那样呢。”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你是重要的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出现交际障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或者是忘记了一个重要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他们总是喜欢自我表现,自吹自擂。一旦取得成功,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功劳。这样无形中向别人表明:你不重要。它既伤害了别人,也对自己不利。

有一天,我在邮局里排队寄一封挂号信,柜台后的那位职员对工作好像很不耐烦。秤重、贴邮票、找钱、开收据——年复一年的单调重复。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让那个人喜欢我,那就意味着我要对他说些关于他的好话。”“他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真诚地赞赏呢?”我很快找到了答案。

当他帮我的信件称重时,我热情地说:“我真希望自己能有你这样的头发。”

他抬起头,有些惊讶地望着我,脸上充满微笑:“是的,但已没有以前那样好了。”我们愉快地谈了一会,最后他说:“许多人都称赞我的头发。”

我敢保证,这位先生出去吃饭时,一定是足下生风,晚上回家,一定会将这事告诉他太太。一定会对着镜子欣赏自己:“多么漂亮的头发。”

有次我讲课时提起这件事,有人问我:“那么,你想从那人身上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