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成语与歇后语
13660800000003

第3章 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虽短小精悍,但含义深刻,是现代汉语词汇的精华。几乎每个成语都有一定的渊源,也有一些演变情况。很多成语如果不知道它的来源,不了解它的演变情况,就难以理解,也难以正确运用。那么,了解成语的来源就更为必要了。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神话寓言

神话寓言故事,是成语的来源之一,但是为数并不多。这类成语,大多是由其故事情节提炼和概括出来的,语言简明有力,往往富有幽默感,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现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1.精卫填海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后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仁人志士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也比喻坚持不懈的人。

2.叶公好龙

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爱龙成癖,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后世将这个故事概括为四字成语“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邯郸学步

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燕国寿陵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习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人们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4.掩耳盗铃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发现院中有一只钟,便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人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使用的人比较少。

(二)历史故事

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历史故事中提取出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故事而来的成语:

1.闻鸡起舞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晋代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祖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后人便取“闻鸡起舞”为成语,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2.夜郎自大

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人们便用“夜郎自大”来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3.草木皆兵

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东晋时候,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心中便感到万分恐惧。后来,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受伤,弟弟苻融阵亡。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到了。

后人根据这段史实,造出了“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比喻惊慌失措、猜忌敏感的心态。

4.尾大不掉

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春秋鲁昭公十一年春天,楚灵王在申地设埋伏诱捕了蔡侯,夏天就把他杀害了。接着派公子弃疾率兵包围了蔡国,到了冬天就把蔡国灭掉了。然后楚王在蔡地筑城,让公子弃疾去做蔡公。楚王就这件事向大夫申无宇征求意见,申无宇首先说作为父亲和国君,这样的选择应该是合适的,接着又委婉地说:“臣听说有五种大人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疏远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反而在里边,君王应加以戒备才是。”楚王认为国都有高大的城墙,不会出事。申无宇见楚王还不明白,就又列举了郑、宋、齐、卫曾发生动乱的例子,最后语重心长地提醒楚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意思是:树梢过大,树一定会折断;尾巴过大,就摇动不起来。

后取“尾大不掉”为成语,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三)文人作品

成语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古代的文人作品。有些成语是直接使用古人的原句,有的则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例如:

1.醉翁之意不在酒

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的意思。

2.满城风雨

见宋朝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朝谢无逸曾问潘大林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林给他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议论。

3.舍生取义

见《孟子·告子》上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中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4.一曝十寒

见《孟子·告子》上篇:“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四)外来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也是一个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国家。所以,有许多成语留有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

自佛教盛行以来,我国翻译了不少佛经。佛经里边的一些语句和典故,渐渐就成了我国的成语。“当头棒喝”就是一个例子。禅宗和尚在接待初学弟子时,常不问情由,即给以一棒,或大喝一声,要他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领会的程度。后用来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此类成语还有“一尘不染、现身说法、昙花一现、不可思议、天花乱坠、回头是岸”等。

道教的流行,使道家文化渐渐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出自于道家故事:汉朝淮南王刘安炼丹修道。后来丹炼好了,一家人吃了丹药,全都升天成仙。残留的丹药撒落在庭院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了天。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同类型的成语还有“点铁成金、回光返照、灵丹妙药、脱胎换骨”等等。

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方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文学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练语句,有的也演变成了我国使用的成语。例如“火中取栗”这个成语就是出自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说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后传到我国演变为成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再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物竞天择”等等都是此类成语。

(五)口头俗语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前面提到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也有很多是已经找不到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是在口语中广泛流传之后见之于书面的,一般都比较通俗、生动。其中有一些是来自古代的俚语和谚语,也有一些是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口头俗语演化而成的。

例如“一干二净、三长两短、千方百计、指手画脚”等,都是来自后世口语。“投鼠忌器、狼子野心、敝帚千金、亡羊补牢、千夫所指”等,都是来自古代俚语。“投鼠忌器”源自《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意思是: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多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虑,不敢放手去做。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看到兔子才想起猎犬还不算晚;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也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敝帚千金”出自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比喻东西虽不好,由于是自己的,却看得很宝贵。《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

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使用。

(六)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成语也不断产生、演变。从名家的作品、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例如:“一分为二、力争上游、推陈出新、争分夺秒、厚今薄古、自力更生、百花齐放、古为今用、化废为宝。”

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所以产生以后,不胫而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六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