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人民公仆
13679900000024

第24章

到交稿子的日子了,令吴建国高兴的是,大家都如期完成了任务。为了对这些作品有个大致了解,吴建国让文艺科的先把稿件转给他,他抽出一个下午把几篇作品都看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创作室里几个人的作品竟不如几个业余的写得好。吴建国之所以敢对他们的作品这么评论,就是因为他懂创作。哪个作品好或不好,他一看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吴建国也是写文章出身的,当时他就是因为常在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才被招到了县委研究室。后来,他给县委书记做秘书,就一直进行公文写作。等到一从政,他也就把文学创作荒废了。但是,他的文学情结还在,阅读习惯也没有丢,每天睡觉前都要读上几篇好文章才能入睡。所以说,他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毋庸置疑。谁的作品写得如何,他拿过来一看开篇布局,一看语言味道,就知道这个作者吃几碗干饭。

看着摆在桌上的几篇稿件,他没有说啥,只是让黄诗余过来拿给国税局的领导审阅,看哪个本子能被采纳。

黄诗余想套吴建国的底,拿过几篇,问:“吴局长,你看这几篇怎么样?”

吴建国知道黄诗余为什么这么问,他哈哈笑了两声,说:“咱们不要定,还是国税局那边说了算。你给文艺科看一下,尽快跟国税局那边联系,把本子定了后交给剧团,让剧团排演。”

黄诗余欲言又止,从中抽出一篇说:“这个是杜部长内弟的,你看能不能用?”

吴建国明知故问:“哪个杜部长?”

黄诗余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是咱宣传部的杜部长!”

吴建国拿过黄诗余说的那个本子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写得很平。再看了一遍,仍未找出哪个地方能让人眼睛一亮,就说:“我对创作了解不多,基本是门外汉。再说了,我说好能有什么用?还是让国税局定吧。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黄诗余拿起本子走了。看着黄诗余的背影,一个念头在吴建国的脑海里形成了。看来,只有这样了!

本子很快定下了,基本用的是业余作者创作的那几个。也就是说,文化馆创作室写的本子基本没用。这一台节目,端着铁饭碗吃着财政饭的专业作家竟不如几个业余的,这让吴建国心里很不是滋味。俗语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一遛,看出差距来了;这一遛,就知道他们吃几碗干饭了。创作室是县文化馆最专业的科室,一定要集中全县最优秀的业务尖子,不然怎么能带动全县的创作和指导全县的作者呢?无论如何,那4个业务尖子要尽快充实进来。

贾涛声副局长来找吴建国,高兴地说:“吴局长,刚才办公室的易主任去人事局把文件拿来了。”

吴建国问:“是不是申请成立文化稽查大队的那个文件?”

贾涛声点了点头,抑制不住地兴奋:“是的,给咱们批了6个。这下子好了,咱们局里原来窝着的三个没解决的人,还有上面领导安排的几个人都能解决了。”

吴建国沉思了一下,然后交代贾涛声:“这几个名额,暂时保密,谁都不要安排。”

贾涛声一愣。

吴建国说:“如何安排,咱们要开局长办公会研究。”

贾涛声有点为难地说:“人事局那边还急着等我们上报名单呢!”

吴建国看了看时间,然后说:“你看其他副局长在不在,咱们一个小时后开局长办公会。”

贾涛声说:“好,我让办公室安排一下。对了,杜部长和司书记安排的那两个人怎么办?”

吴建国略一沉思:“咱在办公会上再讨论吧!”

一个小时后,几个副局长和政工科长都到了会议室。吴建国刚进会议室,杜部长来电话了,说:“建国啊,人事局的批文你看到了吗?为这事,司书记可没少给你使劲啊!”

吴建国忙说:“不光司书记,部长你也没少给我文化上使大劲啊!”

杜部长说:“我帮忙是应该的。建国啊,名单快点定,最好马上就报过去,以防夜长梦多啊!”

吴建国说:“请部长放心,我们现在就开局长办公会研究,马上把名单报给人事局。”

杜部长说:“你办事,我放心。人事这方面的事,宜快不宜迟。知道吗?”

吴建国说:“好,我知道了,部长。”

吴建国挂了机,说:“今天召开这个局长办公会,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咱们申请成立文化稽查大队的批文下来了,给咱们批了6个人的事业编制。如今人事局要我们尽快报名额,大家说说,咱们怎么报?都报谁?”

吴建国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县委秘书长打来的。秘书长说:“建国,人事局的批文你收到了吗?哦,收到了。那好啊!你现在说话方便吗?我跟你说点事。”

吴建国走出屋子,说:“秘书长,你说吧!”

秘书长说:“建国,你们局的司机小王是司书记的亲戚。虽然现在人在你们局,可人事关系一直在电影公司那边。你也知道,电影公司是企业,现在效益也不好……”

吴建国知道秘书长打这个电话的用意了,就说:“秘书长,你说的事我明白了,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

秘书长在那边哈哈一笑,说:“吴局长是明白人,一点就通。好,那就这样吧!我挂了。”

吴建国回到会议室,看到三个副局长都在接电话。三个人看他进门,都忙着挂机。吴建国坐下,干咳了一声说:“为了把这个会开好,咱们都把手机关了吧!”说着,他带头把手机关了,放在面前的茶几上。

几个人都学着吴建国的样子,把手机拿出来关了,放在茶几上。

吴建国坦白地说:“实话对你们说,我刚才接了两个电话,都是领导的,都是要求照顾人的。我刚才看到你们也在接电话,我想,你们的电话内容和我的也都差不多吧?”

几个人看了看吴建国,尴尬地笑了笑。

吴建国郑重地说:“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据我所知,文化系统多年没进人了,这次要进人,方方面面都削尖脑袋想挤进来。谁没有个三朋四友?对这个,我不想说大家什么。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句话,那就是:不论干什么事,要分清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化战线上的老人了,我想这个不需要我再明说了吧!”

大家都知道吴建国在暗示什么,也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但没有一个人说话。吴建国接着说:“知道这些年来咱们文化系统为什么干得这么窝囊吗?别人一天8小时上班,我们也是一天8小时上班,为什么我们不出活?造不成影响?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好开展?关键就是我们缺少文化上的优秀人才!缺少拔尖领衔的人才!这次,我的意见是,无论如何得把我们文化上要用的几个人才调进来!大家商量一下,怎么样?”

吴建国一开口就把调子定下了,几个副局长也不好说什么了,因为无论他们说得多么好,站的角度和高度都没有吴建国的高和有力。几个副局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憋了一肚子话,可又都说不出口。

贾涛声副局长首先打破沉默:“吴局长,我想说两句。”

吴建国说:“好,你说。”

贾涛声说:“吴局长,如果按照你说的这么做,咱们可有好多自己的人进不来呀。我有另一个不成熟的方案,如果照我的这个方案去做,既能引进咱们局想要的专业人才,又可以照顾上边的关系,而且还给我们局里的干部们一个盼头,可谓一石三鸟,鱼和熊掌兼得。”

吴建国很感兴趣:“嗯,你说说看。”

贾涛声看了一眼在座的几位,说:“我的意思是,这次不是给了咱们6个名额吗?咱拿出两个给那四个要急需引进的专业人才,拿出两个照顾上面领导的关系,剩下两个给咱们局里干部们的子女。这样都能说得过去,皆大欢喜!”

吴建国听了,没表态,继续问大家:“贾局长的这条建议怎么样?大家都说说。”

黄诗余有点犹豫:“办法不错是不错,就是有点都照顾的感觉。”

甄信思点了点头,说:“不错。只要吴局长同意,这个办法可以施行。”

只有纪检书记没有表态。看到吴建国皱着眉头不说话,他知道自己该开口了。

纪检书记干咳了一声,说:“我说两句。刚才贾局长的方案,有一种和稀泥的感觉。这一次上面给我们6个名额,说到底是为我们局建立文化稽查大队用的。我想,吴局长的意思是,要用好用足这6个名额。现在文化局缺的不是人,而是人才。”

吴建国点点头。

纪检书记接着说:“当然了,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我们现在把领导安排的几个人都弄进来了,那么下一步再进这4个人才就难了。”

贾涛声反驳纪检书记:“你怎么会这么想呢?领导的素质不会这么低吧?”

纪检书记说:“是啊,但愿我说的都是废话,都是小人的话!可这世上又有几个是君子啊!”

贾涛声听了有些不自在。吴建国虽没有看,但他心明如镜,他知道现在贾涛声正在心里骂纪检书记呢。

吴建国环顾了一下,说:“大家还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就是,反正就我们这几个人,对错都无所谓。”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再说啥。易有忙给在座的各位续上水。短暂的寂静后,吴建国说话了。

吴建国说:“大家的心情和大家的心思我都理解。我很清楚大家都在想什么。说起来,我和大家想的也一样。但是,有一样我们必须清楚,那就是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我们是善县文化局的领导,肩负着善县文化工作的振兴和繁荣的重任。工作干好了,我们跟上级领导要求什么,说什么,都会腰杆硬朗,说话有底气。现在,我们的工作差得一锅粥,处处被领导批评,我们有什么脸面跟领导要求这要求那?我刚才说了,我们文化上不缺人,缺的是人才。人才,说白一点,就是给我们干活的,并且是干好活、给我们文化系统争脸的人。以前我们的工作为什么干不好?就是因为我们虽然有很多人,但都是不会干活的;即使干,也是干不好的,并且不会给我们文化系统争脸。”

几个认真地听着,吴建国继续说:“我的意思是,先让那4个我们最急需的人才进来。剩下那两个指标,集中所有要进文化局的人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贾涛声说:“我同意吴局长的意见。可是,领导那里……”

吴建国说:“这个由我来向领导解释。我相信,领导都是通情达理的!”

黄诗余表态说:“那就按吴局长的意见办!”

甄信思也表明态度:“我没说的,完全支持!”

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后,吴建国安排贾涛声跟组织部、人事局和教育局的人联系,让他们出考题,又让办公室主任易有尽快通知来参加考试的人……

吴建国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手机响了,是杜部长。看着电话,吴建国略一迟疑,按下了接听键,杜部长问:“会开完了?”

吴建国说:“嗯,开完了。”

杜部长说:“好,我知道了!”说完就扣上了电话。

从杜部长那没有感情的声音里,吴建国明白,杜部长什么都知道了。但是,他转念一想,这样也没啥不好,还省得向杜部长汇报了。

贾涛声办事还真利索,当天晚上有30多人参加笔试和面试。易有问吴局长:“还要通知那4个专业人才来考试吗?”

吴局长一挥手,说:“通知,一起参加考试!”

考试结果很快出来了,那4个最急需的人才成绩最好。

吴建国看了成绩后暗自高兴。原来,让这4个人参加考试,他心里也没底,他担心他们考不好,心里暗自捏了一把汗呢!

录取自然是从高分往下录取,另外两个人都是局里职工的子女,领导安排的那两个人没进来。名单定下后,吴建国先和几个副局长开了个小会,说录取人选先不对外公开,等他去向杜部长汇报后再公开。

吴建国来到宣传部,杜部长正在办公室等他。吴建国把考试成绩单交给杜部长。杜部长看了看,脸阴着,没说啥,只是把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吴建国知道这疙瘩里装的是什么。杜部长问:“这几个人没作弊吗?”

吴建国说:“这次招聘考试,我们局是委托组织部、人事局和教育局办的,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是透明的。”

杜部长长出了一口气,说:“建国,你办事,我放心。但有一样,我们怎么跟司书记汇报?”

吴建国问:“你说怎么汇报?”

杜部长说:“建国,你别忘了,你是怎么去的文化局!”

吴建国知道杜部长为什么这么说,笑了笑,说:“杜部长,我是个党员,组织怎么安排我,我无条件地服从。”

杜部长有点生气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领导要的结果和你出的结果不一样。建国啊,在我跟前,你别装真不明白!”

吴建国忙说:“杜部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考虑问题是替我着想。虽然我也不想是这个结果,但结果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杜部长拿着成绩单,说:“人员的事,暂时不要公布,咱们先去向司书记汇报。”

吴建国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点了点头。杜部长马上跟司书记联系,司书记正好刚回办公室。杜部长说:“司书记,你什么时间有空?我和建国想跟你汇报一下文化局这次招考进人的事。”

司书记说:“我现在正忙着。进人的事你和吴局长看着办就是。按原则来,不要招任何闲话。”

杜部长低声说:“就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所以才要向你汇报呢。”

司书记那端沉默了一会儿,说:“这样吧,半个小时后过来吧。”

杜部长放下电话对吴建国说:“司书记说了,让咱们半小时之后去他办公室!”

杜部长和吴建国来到司书记办公室时,司书记正在看文件。看到二人进来,司书记点了一下头,然后用手指了指一旁的沙发,示意二人坐下。司书记问杜部长:“关于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合并的事,方案你拿出来了吗?”

杜部长说:“我已按上面的要求和部署正在做。另外,政协委员写的那个关于建造文化广电大厦的提案,你看了吗?”

司书记说:“我看了,是文化界和新闻界几个政协委员的联合提案。我看这个提案操作起来有些麻烦。政协委员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说是整合文化和广电的资源,联合办公,在我县建造起一个高标准的标志性建筑。其实,不知他们想到没有,动和静这两方面如何去协调?图书馆、创作室、办公室等地方都是需要静的,可演播厅、剧团等地方又是需要动的。在一所大楼里,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剧团排练、演播厅里演出会锣鼓喧天,创作室、图书馆里的人如何静下心来看书和创作?如果这对矛盾不解决好,我看这个建筑不能建。”

杜部长点头表示同意:“我也在想这个事。动静最好分开,不然会对以后的工作不利。再说,建造这些硬件的文化设施是百年大计,我们一定要和建委等部门的论证好,争取建成高标准、高质量,又饱含地方文化特色的样板工程。”

吴建国听明白了,这是两个方面的事,一个是关于建设文广大厦的事,另一个就是文化局、广电局和新闻出版局合并的事。这两个方面的事,他先前也听说了,但以为是空穴来风,没想到竟是真事。

杜部长转了个话题:“司书记,关于这次文化系统进人的事,结果出来了,建国局长过来向你汇报一下。对了,我那边还有点事,让建国向你汇报吧!”说完站起身来离开了。

司书记起身去饮水机旁倒了一杯水,说:“建国,你说吧!”

吴建国刚开了个头:“司书记,我这次来,是向你汇报我们局进人的事……”

司书记喝了口,说:“你建国局长办事,我放心。”

吴建国说:“司书记,这次进人……”

司书记打断了吴建国的话,问:“都是按原则办的吗?”

吴建国点了点头。

司书记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也清楚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有一样,只要你是按原则办的,只要你没有私心在里面,我就放心。”

吴建国坦诚地说:“文化上要想有大的成绩,我只能这样做。没有人才,文化上的工作不论谁去,都干不好。”

司书记点了点头:“是啊,不论干什么工作,人才是关键!建国,我知道你的做事原则,也清楚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干扰。有一句话我要对你说,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复杂的人!”

吴建国心里踏实了,感激地说道:“多谢司书记!”

司书记继续说道:“人事问题快点去办,不能耽搁。现在马上就要把文化局和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合并了,虽说机构不会大动,但还是会有一定的微调的,而且人事关系马上要冻结,你快点去办吧!”

吴建国站了起来,说:“司书记,那,那我就回了……”

司书记点了点头,说:“去吧!”吴建国临出门前,司书记又嘱咐了句:“把这个事办好!”

看着吴建国的背影,司书记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吴建国回来后,立即让贾局长着手尽快办理这几个人的人事问题。事情办得很顺利,4个业余作者如愿成为专业作者。

吴建国明白,上哪山,砍哪柴;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事。有些单位,可能要什么样的人都行;可是文化行业不行,因为文化工作是牵扯精神意识层面的,需要的绝对是开拓型的专业人才。一个好的单位领导人,说到底,就是要会找人、会用人、会找路子、会决策。文化工作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文化工作者不仅要领会上级的精神和意图,还要和本地的历史文化积淀相融合,然后再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走出一条属于本土特色的路。

很快,4个人才来局里上班了。吴建国首先找他们谈了话,让他们先在本职岗位上安心工作(他们的身份在文化稽查大队),在做好文化稽查工作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创作中去;并告诉他们,等过段时间,文化局要对本系统进行一次调整,到时会把他们调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几个人听了吴局长的殷殷期望,很是感动,纷纷向吴局长保证,决不辜负吴局长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