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师解题指导
话题作文,就是以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陈述其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1 话题作文类型
1)直接出示话题。例如: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明显。
2)由提示性语句引出话题。例如: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3)由材料引出话题。例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⑤不得造作,不得抄袭。
2 话题作文解题指导
1)话题作文的审题
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往往习惯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审题方式实际上是受材料作文审题方式的影响,因为材料作文的立意在于“材料”。而话题作文最好的审读顺序为: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即先看是怎样的话题,然后再看与此相关的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在于“话题”,而非材料或提示语。很多考生审错题,便在于此。
建议考生在审题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①审话题。先明确话题的中心意思,初步立意。
②审话题材料。要看清话题材料,避免立意偏差,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明确话题范围。
③审提示语。盯紧提示语,理清命题思路和导向。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构思文章。
④审提示要求
逐条看清命题要求,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
注意审题过程中容易犯的两种错误:一是完全脱离材料而偏离话题;二是过分依赖材料,无法展开思路。这些都是审题不清造成的,前者是审题不准确,没有严密性;后者是审题没有大局观念,拘囿于一点而展不开思路酿成。
2)深刻立意的方法
①抓住话题立意对象的深层内涵
在给文章立意时,我们要多方面考虑事物表面层次和深层次的意义,要充分抓住话题内容的深层内涵来写。如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如果你的立意定位在表面层次——实物“镜子”上,那么很明显它的层次不高,思想不够深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个性也就不突出。如果你的立意定位在“镜子”的比喻义上,写出“以高尚的品格作镜子照出卑劣的灵魂”等具有深层内涵的文章,定会高人一筹。
②找准话题立意角度的最佳切入点
话题作文仅仅是规定了写作范围,它的选材范围广,可以进行多角度立意,从而有利于我们自我发挥,写出千姿百态的文章来。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多角度立意,以达到选出最佳切入点进行个性立意的目的。此类方法非常多,可以将它与社会热点、时代特点联系起来,也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写一些常人想不到的主题。例如,同样以“路”为话题,可写通向知识大门的路,也可写走向成熟的人生之路,还可写到达无限风光的险峻之路,以及古老的青石路、任人驰骋的高速路、点击之间的信息路等。
二 创意真题实战
专题1:2009年天津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⑤不得造作,不得抄袭。
满分佳作欣赏:
我们也是“90后”
天津某考生
当城里的孩子一边吃“肯德基”一边打游戏时,我们正躺在草垛上看鸟儿在天际飞翔;当城里的孩子在互联网上畅快地“冲浪”时,我们正丢下老黄牛和伙伴们在田野中奔跑;当我们和那群自称为“90后”的城里孩子相遇时,我们不禁好奇地问:“‘90后’,是啥呀?”
当城乡两股年轻的溪流会聚在一起时,我们才恍悟:原来,我们也是“90后”。
当看到人们对“90后”的评价时,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影子。我们不奢侈,从不穿名牌,我们不迷恋网络游戏,甚至从不用手机。这是对我们的评价么?别傻了,人家说的是城里孩子。哦,原来如此。不过我要说:“我们也是90后,乡村的孩子也有伟大的梦想!”
城里的“90后”或许对好莱坞的影星们如数家珍,可我们更喜欢“傻根儿”王宝强,因为他身上有我们的梦想。我们梦想自己像他一样,从刚走出乡村时的默默无闻,到努力后的成功。我们希望自己像他演绎的傻根儿那样,纯真朴实。我们希望自己像他演的许三多那般勇敢坚强。王宝强的奋斗史照亮了乡村孩子的希望,别忘了,乡村的“90后”也有梦想。
每当我们背起背包,和父母告别,踏上通往城市的旅途,我们坚信乡村的“90后”同样很出色,我们坚信混凝土下亦能长出我家门前高大的榆树。
未来是片海,城市与乡村的河流在此汇集才能激起更大的浪花;未来是座花园,只有城市的花朵与乡村的花朵竞相开放才能绽放出美丽的明天。
乡村的“90后”中还有无数个“袁隆平”等待城市“90后”的合作去开创新的发明。乡村的“90后”中还有无数个“杨利伟”等待着城市“90后”的帮助,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
城乡的孩子都是“90后”,我们坚信自己是整装待发的士兵,去接受历史的使命。城乡的孩子都是“90后”,我们正如琴弦与琴弓拉响新世纪的和谐之音。城乡的孩子都是“90后”,我们好似两支不同的画笔,为祖国勾勒出更壮阔的锦绣河山,为祖国描绘出更美丽的五彩未来!
【创意点评】
此文立意新奇,从“90后”的文化含义入手,指出这个词语其实是一个城市文化概念。可是,农村的孩子们难道就不能享用这个词?作者顺着这种思路,对比了农村“90后”和城市“90后”的种种差异,表达了农村“90后”们的梦想与志气,为“90后”这一新潮词汇添加了更为丰满的内容。
“90”后“独”白
天津某考生
父母说我单纯、幼稚,老师说我爱幻想、长不大,同学说我坚强。
“90后”的我,在人们的定义中成了一个怪怪的多面体,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我说不清。
我常常一个人呆呆地想,想象进入了童话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到处充满着魔力,就仿佛“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在那里统统都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我迷恋着那个只有“自己”的世界,在那里没有父母的呵责、紧张的考试以及让人难以捉摸的人际关系,一任我“真实”的思想自由驰骋,抛开了烦恼,抛开了束缚,我拥有的是百分百的快乐。
“90后”、“独二代”,双重的摇篮使我听惯了舒缓的《摇篮曲》,一直被父母的呵护包围着,时间的流逝催生了我高大的躯体,心灵却总不愿离开温暖的港湾。但承受父母大爱的同时,我们还承载了父母太多的期望。更多的时候我回报给他们的并不是十足的满意。因为“第一”永远只有一个,“最好”也永远只有一个。竭尽全力的我最后只能眼巴巴地仰望着“山顶”甚至“山腰”的同学,然后在父母眼巴巴的失望中身体急剧地缩小。
于是,我只能在幻想中获得暂时的解脱,向父母和老师痛心疾首地发誓,和同学满不在乎地狂侃网游、动漫与玄幻。
内心的真实被自己决绝地屏蔽,父母、老师、同学眼中的我,是真实的我吗?
有人说,“90后”特“独”,总是把自己深锁在虚拟的世界里。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我也想倾诉、想宣泄、想释放,但一想到父母可能的大笑,老师可能的嗤笑,同学可能的嘲笑,便只好将真实的面目藏起来。有了高兴事宁可面对着屏幕,敲打着键盘QQ一番;有了烦心事,同样还是面对着屏幕,敲打着键盘。
但我知道,人总要长大,总要独立,总要走进这个复杂的社会,我能够一辈子躲在梦幻里吗?我能够一直躲在“象牙塔”里永远逃避下去吗?幻想终究是幻想,虚拟世界毕竟只是生活的点缀,我必须让自己成熟起来,必须学会在现实中生存,学会与人沟通,我要敢于拼搏,坚强地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
梦里璀璨的星空,任时间肆意流淌,云朵悄悄地指引着方向,木马陪着我欢畅。我将儿时的天真收藏,风儿送上了愿望,静静地在空中散落飞翔。“90后”的我,要走出幻想,将梦之旗在心底高高举起,脚踏实地地地走在现实的土地上。
【创意点评】
文章中心在于“90后”的“独”,以身边实例出发,具体描述了“独”的表现,即“一个人呆呆地想”,指出“独”的原因是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的渠道被“人为”堵塞,并表达了渴望挣脱“独”网,走向成熟、坚强的强烈愿望。文章贴近生活,情感真挚,生动流畅,娓娓道来。
不一样的“90后”
天津某考生
如果我们所谓的“90后”,依然穿着绿灰蓝带补丁的衣服、背着个“军挎”,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念着革命的“老三篇”,张口革命、闭口共产主义,随时准备着解放全人类,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21世纪中国现代都市的大街上,作为所谓的“50后”、“60后”的你们又作何感想?是骄傲、自豪,并由此百感交集,激发了你们对革命年代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美好回忆?还是自责、叹息,60年了,我们的子孙还没有改变我们贫困落后的面貌和简单同向的思维呢?
我们不再像“70后”、“80后”那样,羞怯地发出“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却飞也飞不高,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的无奈和困惑,我们“90后”,更愿意自信地高歌“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我们展示的是乐观的心态、自信的品性,个性与自我的价值求索,平观世界的开放与包容。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追求华丽,讲究时尚,爱玩个性与新鲜的语汇,喜欢“酷”与“拽”的偶像气质,缺乏吃苦耐劳与脚踏实地的朴素、坚忍,甚至有些自私、脆弱、散漫、逆反,缺乏集体意识及信仰,有现代华丽的叶子,却欠缺民族传统的根脉。但社会归纳给“90后”的诟病,有多少是我们的表象,如我们穿的衣服,只是色彩不同,又有多少只是极端个别的“点”而非“面”的以偏概全,抑或有多少是生产我们的“流水线”——家庭、社会、教育,考试、人才评价、就业保障、民主法制、全民信仰与价值观等整体机制与体系的问题呢?这的确是我们“90后”及社会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