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海故事精选
13684800000021

第21章 清潭紫金岩塔

在清潭村的村旁溪谷涧,有一座造型独特、国内罕见的垒石塔,因为底层是一块巨大的圆形的紫金岩,所以亦称为紫金岩塔。

紫金岩塔建于北宋时期,用嶙峋块石在圆岩上叠砌而成,高度6.8米,底层直径达7米,中层达5米,上层达2.5米,加上顶部1.5米,下层大上层小,一层层盘旋而上,呈螺旋状,形如巨螺,又称为螺蛳塔。

为什么在村旁要建造这样的一座塔呢?清潭村四周有九座山峰,村庄溪边东北向有一块巨型岩石,岩石呈紫色,所以叫紫金岩。这九座山峰条条山脉通到紫金岩。紫金岩呈卵圆形,嶙峋奇特,位置罗星金水口。从风水学地理堪舆来说,两者有机联系起来正是九龙抢珠的态势。人们就把这块天然奇特的地形、地域,视为风水宝地,如果在此地建造一座塔,既可作为镇溪之宝,又可为村庄增添一道靓丽景点。

清潭村居住着张氏族,张氏祖先对此非常重视,择吉日良辰,在紫金岩上建造了一座垒石塔。从此,清潭村人居安定,五业兴旺,人才辈出。北宋年代,村里出了一名大学士张盛,南宋年代村里出了宝章阁相张玲。一个山村出了这样的大官,确实是惊天动地,扬名天下。这里有个震动宁海知县刘大人的故事。

相传,南宋宝章阁相张玲告老还乡时,刘大人刚上任,他得知清潭村有这样一个大官告老在家,欲想去上门拜望。有一天一大早,刘大人带着兵勇来到了张玲相府的家门口。兵勇敲门,当时张相府的佣人以为是自家的狗在敲门,便随口而出:“狗东西介早敲门,让人不得安宁!”这时,大门又敲响了,当佣人开了门后,才知是知县来上门。佣人不好意思,便马上改口说:“对不起,老相爷今天有病不接客,请知县大人下次再来!”刘知县抱着满肚子气而返回。

刘知县是个小肚肠的人,这次扑了一鼻子灰,便耿耿于怀,认为这张老头已告老还乡,也没什么花头了。第二次他又来到了清潭拜见张相爷。这位刘知县,口才不错,在张相爷面前振振有词地说起清潭村的这座塔来。紫金塔,九龙抢珠,年长日久,要冲击村里“三场”,所谓“三场”,即地场、坟场、心场。三场不稳,直接严重影响到清潭的风水,如果不及早把这座塔毁了,圆岩砸了,今后会出现天灾人祸。现在你张相大人健在,趁早处理此事,为清潭村民子孙造福桑梓。

张相爷被这位刘知县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也动了心,于是,调来20个石匠凿掉此圆岩,拆了这座塔。在敲凿过程中,出现了神奇之事,岩石白天凿了,夜里又长出,总是凿不平。后来又增加了人工,日夜不停地凿,凿呀,凿呀!岩石洞里飞出了两只麻雀,人们说是神雀,至今麻雀洞穴还留有痕迹。这个神奇之事的出现,吓得石匠们纷纷逃跑,张相爷也不幸去世了。

从此,清潭村的风水被破坏了,人才也出不了了。村民十分愤恨和惋惜。在明初时期,清潭村又在紫金岩石上重新建起了一座石塔,就是如今屹立在村旁那座塔。有了宝塔,清潭村的风水又好起来了。在明清后期清潭又出了张蛄道监御史、张振进士等京官。现代,有外交学院教授、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张明养等。千百年来,清潭村400余户,出了大小官员有100余名。村民深深思泽于这座风水宝塔紫金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