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13822400000005

第5章 藏象学说的基本思想特点(2)

藏泻理论直接指导临床。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脏为主,腑为从。五脏不藏或无所藏,病多危重,如肝不藏血,肾不藏精等。治病则旨在恢复其“藏”的功能。

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是对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六腑的生理功能以泻为主,但并非只泻不藏,而是泻中寓藏。如,胃中的水谷正是在“藏”的过程中进行消化的;小肠位居胃之下,盛藏胃中水谷以分清泌浊;膀胱可贮藏尿液,在肾的气化作用影响下,适时开闭,使水液代谢平衡。六腑若只泻不藏,即为病态。如大、小肠不藏可导致腹泻,膀胱不藏可见尿崩等。六腑中的糟粕以下行为顺,“六腑以通为顺”,是在藏泻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具体治则。如运用“攻下法”治疗急腹症,证明藏泻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藏与泻,是对立的统一。五脏功能虽以藏为主,但藏中亦有泻,如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发挥其“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的生理作用,又如肾主藏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男子在十六岁时,“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说明男子在16岁的时候标志“性机能”基本成熟,肾气已很旺盛,精气充盈而开始排精,开始具有生殖能力,然而成年男子未婚或婚后久旷者,也会出现精液自然外泻。这种因新陈代谢而所必需的“精液外泻”,为正常生理现象,则不属病态。

6.形神相倚,不离不弃

形神是人类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形”与“神”是生命活动的整体结构,“形”与“神”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既是五志所藏的“神脏”,又是五精所藏的“形脏”。

“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肺、脾、肾而言,即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称五脏为“五神脏”。“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其以这种活动为起因的矛盾变化,产生和表现为“喜、怒、悲(忧)、思、恐(惊)”的“五志”或“七情”,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形脏”的概念有二。一是反映生五脏之“形”的心、肝、肺、脾、肾而言,即所谓“心生血”“肝生筋”“肺生皮毛”“脾生肉”“肾生骨髓”。五脏所生“形”的生理活动,相应地产生“气、血、精、津、液”等形体活动,以这种活动为起因的矛盾变化,产生和表现为“汗、泪、涕、涎、唾”的五液。二是指藏于有形之物(实物)的六腑中胃、大肠、小肠、膀胱四个脏腑。即《素问·三部九候论》所指“形脏四”,即指“传化物而不藏”的胃、小肠、大肠和膀胱。

藏象学说关于形神相得的身心统一观,是脏腑整体生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脏腑功能和生理现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精神活动的形体和没有形体的精神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形脏与神脏的机能活动息息相关。形神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和互相为用的,是“气”介乎于形神之间的作用机理。如果阴阳平衡协调,则表现为健康无病;如果精气衰竭,则表现为身体损伤,脏腑内在精气的盛衰会表现于外在形体,反映着现象与实质的一致性。

“气”是形神矛盾统一运动的关键,是先天与后天精气化生的生命动力。形神矛盾运动的活动力是自身的元气,它是发于神而见于形的。形病多来自自然因素的六淫所侵,神病多由于社会因素的五志过极,二者既有联系,又互相转化。六淫与七情的因素,都影响到机体的整体关系,无论内因外因,都有“正气先虚,然后邪气据之”的发病规律。六淫之邪伤人,先由体内生理机能失调,阴阳失衡,整体机能发生紊乱,外邪得以乘虚入侵。反之,七情虽属神志的病,又必以外因为条件,因而可能导致营卫不断衰竭的病理反映。例如,神病表现“独闭户牖而处”“恶人与火”“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既有内在致病因素,又有外在的致病因素。又如形病表现:肾为胃关,关门开而不合,则病消渴:关门合而不开,则病水肿。二者病危时,皆可以导致神志昏聩,可见神形的病机是互相关联的。这就是形神相倚的整体观。

(二)人体的脏腑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1.藏象与时相

时间,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参数,时时刻刻在影响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人体生、长、壮、老、死每个环节,均贯穿着时间的作用。时间的流逝、表现为周期性和节律性变化,无论是人或周围的事物都要与之相适应。历代医家学者在观察岁月流逝、寒暑往复的基础上,研究和推测脏腑功能的时间变化,气血、经脉的应时运行,疾病进退与阴阳寒暑的内在联系,发现藏象与年、季、月、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生理角度讲,五脏随时间的盛衰,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存在着规律。五脏的兴衰以十年为一阶段,《黄帝内经》中有“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是说人生十岁五脏开始了正常的生理活动;二十岁活动比较旺盛;三十岁五脏机能最旺盛;四十岁五脏由气血盛极走向衰退;五十岁肝气先衰,胆汁减少;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始衰;八十岁肺气始衰;九十岁肾气衰;百岁,五脏皆衰而寿终。

从病理的角度讲,五脏的疾病多“自得其位而起”。如慢性肝炎多在春季复发,慢性咳喘每于入秋发作,出血性疾病多发于炎夏,肾病患者死亡率以冬三月为高,心脏病患者多死于夜半至凌晨,重症肝炎死亡有酉时(晚17点至7点)、亥时(21点至23点)两个高峰的统计曲线等。在疾病过程中,凡脏病起于当愈、当起之时,每逢病脏得生旺之日、之时,其病易愈,此时施治得法,常可使病情向痊愈转化。

2.藏象与自然

藏象学说的整体观念,还体现在人体与外在环境的有机联系上。人体不仅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性。人产生于自然界,自然界的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脏腑所需要的空气、饮食物等都源于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机体对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反应。《黄帝内经·素问》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里的“人神”,当指人体生理机制。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变化的“大纪”(规律)是相适应的。故《黄帝内经·灵枢》说:“人与大地相应也。”藏象学说将人与天地置于同一体系中考察研究,强调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素问·宝命全角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藏象学说应用五行学说,根据人是天地(自然界)的生物之一,人与天地相应的观念,以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功能系统与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等密切联系,勾画了一个寓有深刻科学内涵的整体模式。如以季节气候而言,“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五脏的阴阳属性及气机升降潜藏与五时之气的阴阳消长相互通应。心旺于夏,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肺旺于秋。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肝旺于春,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肾旺于冬,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脾旺于长夏,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长夏)。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故人应春温之气以养肝,应夏热之气以养心,应长夏之气以养脾,应秋凉之气以养肺,应冬藏之气以养肾。

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人体脉象亦随四时气候变化而变动。《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之与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沉变化,也是机体受寒暑更替的影响,在气血方面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阴阳之气消长的节律是一致的。昼夜的阴阳变化与四时特点类似。《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乎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反映了人体在昼夜晨昏的自然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的适应性。

地区方域对人体也有影响。不同的地区气候、水土、饮食、居处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使人的体质和发病倾向极不相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藏象学说按五行特性将五脏与五方沟通,东方属木,主升发,与肝气相适应;南方属火,主生长,与心气相适应等,从脏腑发病特点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去认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机体内在的平衡协调和人体与自然界(季节、气候、生化及地理环境等)的整体统一,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但这种平衡协调,整体统一,又有赖于经络联结和传导的作用。所以《灵枢·经别》说:“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