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13933100000014

第14章 遭遇挫折更能使人清醒

我国著名的革命家陈毅说过:“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挫折本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是遇到这种,就是遇到那种;不是遇到大坎坷,就是遇到小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此,我们要有一种达观的态度,而青年往往一厢情愿地把事情想得非常美好,非常顺畅,仿佛到处都是一片光明,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丢掉幻想,站在坚实的大地上,才会在挫折面前思想开朗,心情坦然,镇定自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挫折也一样,它能给人以打击、痛苦;它也能使人奋进、成熟。“自古雄才多磨难”,古今中外那些在政治上、科学上、文学艺术上有所建树的人,那些对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的人,几乎无不经历过挫折和失败。

大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在分解钾、钠等碱金属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紧张、危险的实验,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在最后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引起了爆炸,炸伤了他的脸,左眼也失明了。但却换来了最后的成功。后来他说:“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

戴维是从失败之树上摘取胜利之果,伴随着不断的失败,他得到了成功。他把挫折当成是“镇静剂”。

挫折是一种“兴奋剂”,它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人为改变境遇而奋斗,它能够磨炼人的性格和意志,增强人的创造能力和智慧。同时,挫折也是一种“镇静剂”,它可以使头脑发热的人冷静下来,这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人,而遭遇挫折后采取逃避的方式将会一事无成。遭遇挫折能够使我们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哪里可以及时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没有失败、没有挫折,就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

在19岁那年,心高志远的丁肇中报考台湾大学名落孙山,犹如当头一棒,他觉得十分沮丧。

丁肇中是台北最好中学最好班级的优等生,怎么连这样的优等生也会名落孙山呢?而事实正是如此,因为丁肇中是优等生,所以学校研究决定保送他入读台湾成功大学。但是他不服气,他认为成功大学不是他心中的一流大学,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通过考试进入台湾一流大学的理想专业。于是他决定放弃保送机会,参加大学统考。不料事与愿违,台湾大学没有录取他,他仍然被录取在原保送的成功大学的机械工程系。

他的梦想破灭了,没想到结果却是如此。他感觉十分难过,他终日沉默不语,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经过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很快就将情绪调整过来,在哪个学校读书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努力学习。他决定去成功大学的机械工程系就读。

丁肇中战胜了挫折,这次挫折使他更清醒、更聪明。初入大学的他,有许多学习的好习惯。从中学时代起,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就是他的座右铭。丁肇中读书精力格外集中,外界的干扰对他不起任何作用,屋外大雨倾盆、雷声隆隆,他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似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势。无论在课堂上或课后复习功课,他总是先思考,再做作业,在问题尚未弄清之前,决不草草做作业。课堂上老师提问题,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回答得全面又有条理。到了晚上,丁肇中还经常和两三个学习好的同学一起到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回家。到家还要埋头于灯下,每晚总要父母再三催促才上床休息。丁肇中知道时间的宝贵,他从小就不浪费时间,总是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他常常说:“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上大学以后,丁肇中认真总结了中学时代学习的经验,并把这种勤而活的学习方法继续发扬光大,摸索出一套更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也不断提高。

后来,丁肇中改选了物理专业,这一直是他喜欢的专业,他对各种物理现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76年,他与伯·里克特因发现很重要的粒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认清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懂得一次失败和挫折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进入哪一所学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关键是他应怎样去学习。

挫折是我们成长的朋友,虽然它给我们带来了不愉快的回忆,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反省则具有无穷的价值。所以,充满信心的人不惧怕挫败,而是善于从挫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探索通往成功的新路。

有不少同学在遭到挫折之后,应当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将不良情绪转移到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得到升华,这是最为积极的办法。善于采取升华这种积极的方式,就能像贝多芬说的一样:“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挫折面前,用理智来驾驭恶劣情绪。通过分析,如果发现原来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可以放弃原有的目标,选择新的奋斗方向。比如,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胡祖荣下肢瘫痪,不能在运动场上建立功绩,他便转向著书立说,编写了《身体训练1400例》和《撑杆跳高》两本书,同样为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学生不仅在学习活动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对这些困难,意志薄弱者胆怯、焦虑、自暴自弃,失去勇气和信心;意志坚强者不沮丧、不泄气,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困难并最终达到目的。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的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制性得到不断加强,养成有目的、有计划、严于律己、勇敢果断、沉着镇定和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良好性格,使其今后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而不致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