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13933100000040

第40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意思就是飞蓬生长在麻中间,不去扶它会自然而直;白沙放在黑土里,就和黑土一样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如此,同样被人们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和优秀的人交朋友,时间长了,自我熏陶,自己也会变得优秀;如果我们和品行恶劣的人交朋友,感同身受,自己也逐渐会变成一个让人讨厌的人。我们都知道交朋友是件很慎重的事,我们即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别人,也希望周围同样都是用爱心对待我们的人,谁也不愿意去和品行恶劣的人交朋友。

小卡尔·维特是德国19世纪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被人们称为“神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禁止他和有恶劣习气的人交往,不让他和他们接触。

“你这样不是太自私了吗?你应该去帮助那些染有不良习气的人。”有人这样对他的父亲说。

沃尔夫牧师是他父亲的好友和同行,他与小卡尔·维特的父亲持有不同的观点。沃尔夫牧师认为好习惯能够感染坏孩子,可以让他们成为品行端正的人。可小卡尔·维特的父亲只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就这一问题,他曾经和沃尔夫牧师讨论过很多次,但沃尔夫牧师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小卡尔·维特的父亲觉得既然不能用理论去说服他,那就只能看事实了。

沃尔夫牧师的儿子威廉,接受的教育几乎是和小卡尔·维特相同。他的父亲也不得不承认,沃尔夫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育家,因为威廉在很多方面都比小卡尔·维特的表现优秀,无论是知识面、语言,还是品德,他都表现得非常好。

沃尔夫牧师鼓励他的儿子去和那些坏孩子交往,他告诉自己的儿子应该去帮助那些有不好习惯的小朋友。

帮助别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小卡尔·维特的父亲认为,沃尔夫牧师对他自己孩子极为不负责任。由于对玩伴的品行没有任何选择,沃尔夫牧师又放纵威廉和那些坏孩子交往,渐渐地威廉的一些优良的言行发生了变化。小卡尔·维特的父亲曾经无数次告诫过沃尔夫,但他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最终一定会改变那些坏孩子。

没过多久,不该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

有好几次沃尔夫发现都是威廉很晚才回家,已经超出了所他规定的时间。他便问威廉为什么会这样。

威廉告诉他,有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发生了争执,他去劝解他们,给他们讲一些《圣经》上关于友善的故事。

“原来是这样。”沃尔夫牧师相信了儿子的话,他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正是他所希望的,儿子能够帮助别人,当然是好事。

然而,事实并不是像威廉说的那样,他被儿子的谎言欺骗了。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威廉在此之前从来都不说谎。善良的父亲做梦也没有想到儿子反而会染上了那些坏孩子的恶习。

后来知道真相后,他几乎气得昏过去。

原来,威廉所谓的帮助,实际是他和那些坏孩子们聚在村外的树林中赌博,或是讲那些低级下流的故事。赌博当时在农夫中间非常盛行,这是他们惟一的乐趣,而那些低级下流的事也极为流行。可是,这完全没有引起沃尔夫的重视。和威廉相处的那帮小伙伴几乎都是农夫家的孩子,他们从小就没有得到很好的管教,甚至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坏习惯和低俗的语言随时流露出来。可想而知,威廉天天和他们在一起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了。

有一天,威廉气喘吁吁地跑回家,一句话也没说就钻进自己的房间。沃尔夫赶忙去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威廉一言不发,任凭他怎样问,威廉始终都不肯说一句话。沃尔夫感到非常奇怪。

“沃尔夫牧师……沃尔夫牧师……”门外有人叫他。

他来到门外,看到了一个满脸怒气的农妇。

“沃尔夫牧师,您应该好好管教您的儿子,太不像话了。”

“请问出了什么事吗?”他迷惑不解地问。

“您的儿子和其他的孩子来偷我们家的鸡。这不是第一次了。以前我们家的鸡无缘无故地失踪,我还以为是被小偷给偷去了,但今天我发现是您的儿子威廉干的。您怎么能教孩子干这种坏事……”

原来,有很多次,那些孩子指使威廉去偷农妇家的鸡,并一起在野外烤着吃。

后来,沃尔夫牧师终于承认了父亲的观点,再也不让儿子和那些坏孩子在一起玩了。

有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如果没有玩伴,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这种观点极端错误。结果恰恰相反:不加选择地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会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争吵、打架、诽谤、挑拨等等坏品质。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同消极悲观的人在一起,无形之中我们也会变得消极。他们总是在喋喋不休地提醒我们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说出一大堆令人沮丧的话语来阻止你的前进。更不可思议的事,他们居然还以为自己是一片好心。可我们听完这些话以后,很可能感到沮丧透顶,再无斗志了。

而同那些积极向上的人交往,他们会激励我们发挥自己的长处,激发我们的思维,指出我们的缺点。总之,他们会让我们觉得焕然一新,浑身充满了力气,鼓起信心追求我们的理想。这样的朋友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活力。

对于未成年人,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不仅在于言传、表扬、批评、经常的沟通交流,而且在于身教,家长的举止言谈、待人处事,对孩子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