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太空世纪
14003800000051

第51章 登月全压服结构特点

登月服的研制有两条路可走:改造软式全压服;研制新型硬式(刚性)或半硬式(半刚性)全压服。

研制软式登月服就意味着要改进软衣体的全压服,尤其是:

加强衣面的防护性能和提高真空屏蔽隔热层的热阻;

加强防陨星体的性能;

提高头盔的光学性能;

研制登月鞋;提高全压服的活动性。之所以要加强衣面的防护性能,是因为必须防备衣面及里边的层次在直接接触月面时受到机械损伤。美国登月服的衣面系用敷有聚四氟乙烯之坚固的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织造这种织物用的是3~5微米粗的玻璃纤维。

提高真空屏蔽隔热层热阻的理由是月球上存在着月面被加热而造成的强大热流,再者全压服吸收的热量也因衣面落上月尘致改变光学性能而增加。真空屏蔽隔热层至少应提供15~100克裸的热防护。提高陨星体防护的要求则与存在二次陨星体(碎片)有关,这种碎片速度要小些(1二15千米/秒),但致损力却相当大。

宇航员要在不同的照度下(月亮日和月亮夜)工作,所以必须改善头盔的光学性能。

头盔的半球形透明部分采用聚碳酸酯制成。头盔前侧装有摄食及饮水用的活门。登月之前再把一个可取下的部件戴在头盔上,此部件上有两个滤光镜和遮光罩。滤光镜在开放的航天空间及月面上才用。外镜可透过16%的可见光并反射掉相当一部分紫外线和红外线。内镜可阻止可见光、紫外线火红外线之总能量的30%。遮光罩可防止有碍工作的眩光。

登月鞋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防止因在灼热的月面行走而致脚掌过热。此外,登月鞋还应坚固而轻便,且在+150℃左右温度下具有热稳定性。用耐热纤维制造的可穿脱皮鞋形式的登月鞋可满足上述要求,其鞋底系由硅酮橡胶制成。

提高全压服的灵活性乃是最大的难题。为此,在全剧服结构里增设了肘部及腕部气密轴承、盆腿间及腿足间轴承和臂部及腿部的折叠式关节。

有关硬式全压服的优缺点,目前尚缺乏足以进行全面评价的资料,只有经过实际的应用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可作为硬式全压服优点的有如下几个方面:衣内可建立较大的压力;利用可燃材料时无起火之虞;没有被陨星体击伤的危险;关节部位弯曲应力较小。

其缺点是:质量大;无余压时活动受限;包装状态体积大。美制半硬式全压服是一种软硬式之间的过渡形态。衣体分两部分,由腰部断接。此外,尚有一通过右肩的穿脱口。

它有6个气密轴承(肩、肘、腕各二个)。肩部举臂、肘部弯曲及膝部弯曲借轴承(关节)实现。所谓轴承乃是几个用涂胶布连在一起的金属环。弯曲时,环间的涂胶布折叠起来。纵向应力则由绳索承受。

腿足间轴承保证足部在两个平面上的运动。腕部转动也借助类似的轴承实现。腿盆间轴承系统,由气密涂胶布制成。纵向应力由装在导向件上的绳索承受。全压服配套头盔系半圆形,面罩不能自由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