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航时代
14005500000019

第19章 各国航天人员选拔概况

前苏联用生物探空火箭作过30多次高空飞行(110~540千米)枷次用载有高等动物,的生物卫星研究人在太空生存的可能性,但毕竟还是缺乏人在太空飞行的实际经验。因此前苏联对第1批宇航员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在以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航天人员的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随着人类第1名宇航员前苏联的加加林进入太空,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太空探索项目的增多,对宇航员的选拔条件也有所变化,妇女和科学家、工程师也被一入选拔对象。到1988年底前苏联已进行了15批选拔,共选出预备性航天人员近300人,经训练合格已乘航天器进入太空者有142人次(共79人)。在已经进入过太空的航天人员中还包括其它国家选出的宇航员。13名,按前后次序,捷克、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古巴;蒙古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法国、叙利亚、印度、阿富汗等国各1人。在接受训练的预备宇航员中也有外国选送来的。

美国是随着前苏联人进入太空之后第2个进入太空的国家,从50年代末开始进行宇航员选拔。虽然这个国家的航天生物学和航天医学的研究也是在50年代大规模开展起来的,但当时受前苏联载人航天技术领先的压力,在第一批宇航员选拔时,显得忙乱和紧张。

美国为了与前苏联争夺太空优势,在1958年10月成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这个组织统管无人和载人的航天活动。航天人员的选拔和训练也由这个组织负责。从1959年到1985年共进行了11批次的选拔活动,共选出157名宇航员。到1988年为止乘各种型号载人航天器进入过天空者(包括非职业性宇航员)共213人次,其中包括前西德3人,法国、加拿大、荷兰、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各1人。美国对宇航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逐渐形成一些标准,称为NASA学标准Ⅰ级、Ⅱ级、Ⅲ。

从第4批次开始,除从空军人员选拔之外,增加了对科学家宇航员的选拔工作。按进入太空的目的任务不同,其选拔标准也不一样。身体素质均按这个表所规定的条件执行。

中国是火箭技术发明国,古老的中华民族早就有“奔月”的理想。中国人进入太空终将实现。新中国建立之后,科学事业突飞猛进,我国航天技术倍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在不载人的航天技术成就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载人航天技术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已不是空白,早在50年代末期随火箭技术研究的进展,航天生物学和航天医学也随之开展起来。这时也正是苏美两国载人航天技术进入高峰的时期。我国在60年代中期先后发射高空生物火箭成功,更促进了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大中小型航天地面模拟设备相继研制成功。为进行载人航天技术的预先研究,在7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首批宇航员的试选工作;我国首批宇航员试选对象是空军飞行员或飞行学员,选拔标准也与苏美两国选拔首批宇航员相同。选拔程序是,先从适合条件的人员档案中查找男性合格者,根据年龄、体重、身高和一般健康状况挑选出被检对象,然后进行飞行技术、心理生理及一般医学标准检测和选拔。复选项目与国际上选拔宇航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相同,如进行身体各系统的全面检查,进行部分试验性选拔和特殊环境因素的耐力检查。最后在一定的环境模拟设备上进行某些特殊耐力的试验检查。

我国除进行宇航员的实际试选之外,对载荷专家的选拔标准和条件也有所研究。我国载荷专家的选拔有两种意义:一是为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准备上天做科学实验的合格人选;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乘国际上他国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可能性。

法国在开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颇为积极,它是欧洲航天局(以英文字头拼起来简称ESA)主要成员国。法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政策是多边型开放原则,与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都有合作协定。除此,它还自主地进行本国的载人航天器的研制工作。

1977年欧洲航天局就开始着手与美国合作研制“空间实验室”,航天人员的选拔也随之开始了。首次选拔对象与苏美法中等国不同,主要是载荷专家的选拔。原订为第一个空间实验选出6名预备宇航员,由各成员国初选送到欧洲航天局(总部在前西德),结果报名申请愿当宇航员者达2000多人,前西德有700人报名应选。由于初选标准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医学n级标准,其淘汰宰相当高。这次选拔程序和方法基本略同于其它国家的选拔。首先是由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在本国发出招收通知,并进行筛选,初选合格者再由欧洲航天局组织进一步体检和特殊试验检查,最后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共同评定。这次选拔共选出4名合格者接受航天训练。

以前西德为例,在7印名申请者中初步用一般标准选出103名。被淘汰的原因主要是医学常规检查有不合格,科学技术水平及学历不合格,个人既往史中有不合格的因素。在103名受心理生理测验抽查中只通过30名合格者,其淘汰原因是个人个性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合格,数学与逻辑推理测试检查不合格,在空间定向、注意力和心理运动功能等方面测试不合格。之后对这30名做医学实验及特殊因素耐力检查,如运动耐力、立体耐力、超重(冲击加速度)耐力、前庭功能等,只有8名通过。

其它成员国共初选出53名合格者进入心理生理学选拔阶段。其结果有12名通过。再经医学经验及特殊环境因素耐力等试验检查,仅有4名被选上。

到1986年初,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出事故之前,已有3名欧洲航天局选出的航天载荷专家随“空间实验室”进入太空做科学实验。其中有2名前西德人和1名荷兰物理学家。

日本航天技术的发展研究属于世界前几名,它的无人卫星第一次发射成功是1g71年2月,比我国还早2个月。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日本载人航天技术开展的特点是尽量与美国、欧洲合作,自己本国也进行载人航天器的研制。特别是美国航天飞机发射成功之后,日本也在极力发展自己的航天飞机,这种小型航天飞机可望90年代后发射。当前载人飞行主要是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