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宝藏与海洋
14008500000023

第23章 有心栽柳才能成荫

人们常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实际上,要想柳树成荫,就得有心栽种才行。

一味地靠山吃山只能坐吃山空。一味地捕捞大自然赐予的海洋水产,最后的结果是没有鱼吃。真正的资源渔业不仅是有计划地捕捞,而且要用科学方法使海洋水产资源人工增殖。

有些水产有洄游的习性,在一个地方产卵、孵化以后。幼体成群地沿一定的路线游动,追逐它们的食物,快到性成熟的时候,又回到老家去繁殖。像我国的对虾,在渤海湾里繁殖,然后幼虾沿着山东半岛南下,到黄海里成长,长大后再回渤海湾繁殖。了解了对虾的这个习性,可以用放流的办法增殖,也就是人工孵化大量的幼对虾,从渤海湾放下去,这批幼对虾也会沿着传统路线觅食长大,回来时的对虾就多了。放流的幼对虾不可能个个成活,可是如果保护得法,还是个很有效的办法。不过若是河北省把幼对虾放下去,山东、江苏的渔民堵截,不等对虾长大就捞,那就徒劳了。这就需要发挥海洋综合管理部门的作用,严格管理把关。

鲑鱼在我国东北叫大马哈鱼,广东人按译音称为三文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鱼。它生活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游泳速度很快,捕食小的中上层鱼和软体动物,在大洋里很难捕到。鲑鱼在清澈湍急的小河小溪里繁殖,小鲑鱼沿着河溪奔向海洋,在大洋里长大,成熟产卵时靠灵敏的嗅觉找到返回故乡之路,沿河上溯回到出生地的小河小溪里繁殖,一路长途奔波,不怕艰难险阻,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世界上大部分的鲑鱼都是在小河小溪里捕获的,例如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江上游、黑龙江上游,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河流上游。科学家在鲑鱼体上做了记号再放回海洋,从捕获的地点可以考察出它们的洄游路线,最终发现了它们是非常恋家的。乌苏里江的鲑鱼绝对不会跑到黑龙江里去。如果在故乡的河溪里建坝拦住,鲑鱼宁可死在坝下也不会到别处去产卵。既然蛙鱼有这种习性,放流就更合算了,不用担心放流的小鲑鱼长大后会跑到别处的河溪里去。从理论上讲,所有有规律的洄游鱼类和别的海洋动物都可以用放流的办法增殖。

对那些一生一世留在一个海区不远游的海洋鱼类,特别是底栖鱼类的增殖,可以将人工孵化出来的幼鱼放到它们愿意栖息的地方。这些鱼类不喜欢平坦的没有藏身之地的海底,而是喜欢洞穴很多、生满海洋植物——藻类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食物充足,生长得快,繁殖的数量也多。天然的这种礁石不多,可以建造人工鱼礁。废弃的水泥建筑物的残块、用过的轮胎和旧船,都可以用作人工鱼礁。最好专门制造一些表面不规则、有很多空腔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人工鱼礁投到浅海海底上养鱼。在人工鱼礁上很快就会长出海藻,在粗糙的表面和空腔里会滋生腔肠动物、贝类和虾蟹,有了食物和隐蔽场所,鲷鱼、石斑鱼等喜欢藏匿的鱼类跟着就会在这里繁殖起来。这实际上是给鱼虾蟹贝盖房子、养食物。这种人工鱼礁一般都是高4~5米。长20~50米,重1~2吨。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底应是没有淤泥和海流比较小的地方,否则会白费气力。

如果给人工鱼礁装上照明设备和诱鱼的发声器,就能吸引更多的鱼儿前来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