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08900000046

第46章 动物冬眠之谜

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科学家们对动物冬眠的现象有了许多发现。进入冬眠约一个月之前,黑熊一天吃20小时的东西,摄取的热量从每天7000卡增加到2万卡,体重也急剧增加。科学家们认为冬眠动物的体内有一种物质能诱发自然冬眠,这一种物质控制着动物冬眠前的行为。

科学家为了证实以上推测,曾进行过一个实验。实验中他们提取冬眠黄鼠的血液,然后把这些血液注射到活动的黄鼠的静脉中去,并把活动的黄鼠放进温度较低的房间,房间温度保持在7℃。几天之后,它们就进入了冬眠。这个试验证实了很有可能存在诱发自然冬眠的物质。

人们又从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分别注射到两组黄鼠体内,实验证实血清和血细胞都能让动物冬眠。再对血清进行过滤,得到过滤物质和残留物质,给黄鼠分别注射这两种物质,发现引起冬眠的是过滤物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只有血清中一种极小的物质才能诱发冬眠。有趣的是,用冬眠旱獭的血清诱发黄鼠冬眠效果最好,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冬天还是在夏天,都能诱发黄鼠进入冬眠。

而且,不光是诱发物决定冬眠,诱发物和抗诱发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也对冬眠有影响。除了春季的一段时间,动物是全年在制造诱发物的。诱发物多的秋冬季节,动物就开始进入冬眠;到了春季,抗诱发物增多,动物就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人们虽然了解了动物冬眠的原因,可是,冬眠中的动物怎么不会冻死呢?原来,动物皮层下有可防止体内热量散发的白色脂肪层。而分布在冬眠动物的肩胛骨和胸骨周围的褐色脂肪,能快速地产生热量,比白脂肪快20倍,并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产热速度也在变化。当气温下降时,褐色脂肪里的交感神经就会接收到感觉细胞向大脑发出的信息,产生热量增加动物的体温,使动物不致被冻死。

关于动物冬眠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关于动物冬眠还有许多奥秘没有被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