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09900000015

第15章 哈雷彗星是一个"脏雪球"吗

在世界各国都流传着很多关于彗星的传说。每次彗星光临地球时,人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它。

彗星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呢?这是因为它有奇异的形状:毛茸茸的彗头中间嵌着闪光的彗核,拖着又长又透亮的彗尾。

另外彗星突然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的则从遥远的行星际尽头奔向太阳,随后又扬长而去,如同浪迹太阳系的漂泊者。

在如此众多的彗星里头,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是哈雷彗星。

由于哈雷彗星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最早计算出其轨迹和运行周期的,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1682年,埃德蒙·哈雷26岁的时候,亲眼见到了那颗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彗星,他利用牛顿的彗星轨道计算方法,分析了1337~1698年以来有观测记录的24颗彗星轨迹,发现其中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的三颗彗星在运行轨道、出现方法和时间间隔上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在1705年断定这几颗彗星是同一颗彗星的反复出现,并预言,这一彗星将在1758年再度出现在空中,而且将会每隔76年出现一次。后来,哈雷的预言得以证实,该彗星在1758年的圣诞之夜果然再次回归,遗憾的是哈雷已于16年前与世长辞,无缘与它会面了。

在1986年时,天文学家已经认识到,彗星实际上是一个由石块、尘埃、氨、甲烷所组成的冰块,外形极像一个深黑色的长马铃薯,就像一个"脏雪球"。

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哈雷彗星是一个"脏雪球"的呢原来英法等西欧10国科学家花了5年时间建造了"乔托"号,用来揭开哈雷彗星真貌,它深入到离彗核只有500多千米的地方,并进入到彗发的深处,从而让人类第一次目睹了彗核的真容。第一,独具特色的喷流高上千千米,喷流核表面粗糙,像煤块般黑,核外都是由非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多孔表面层,接近太阳时外表30℃—1300℃,里层仍为-70℃,有裂纹和凹坑多处,从里向外喷射气体尘埃流,煞是好看。第二,回照率4%,比煤炭还黑。

但哈雷彗星的风采也和宇宙其他彗星一样,逃不过衰亡的命运,它将一次不如一次亮丽,最后将会耗损殆尽并崩解。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另一颗光耀的彗星出现,作为"生力军"加入人类发现彗星的名单中去,例如,人们在世纪末发现的百武彗星及海尔·波普彗星,因此人们可以不断目睹彗星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