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09900000034

第34章 金星探奇

金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古代人们误认为它是两颗星。早晨金星在东方天空出现时,被叫做"启明星",晚间在西方天空出现时,被叫做"长庚星"。它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08亿千米。金星与太阳距离最大时和太阳的角距离为47°~48°。

人们之所以能时常看到它,与金星大部分时间同太阳的角距离较大有关。夜空中除了月亮以外,其它所有的星星都没有它亮。由于常有银白色的、像金刚石的闪光从金星发出,所以,中国古代常以"太白"来称呼它。

金星的最显著特征是看起来特别明亮。科学家们后来知道,金星之所以非常明亮,与其周围有浓密的大气层有关,大气反射了照在它上面的75%左右的太阳光。金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平均为4000多万千米。由于它大小、质量和密度与地球差不多,也有一层稠密的大气,所以人们常将金星视为地球的孪生姊妹。金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25天。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用雷达反复测量,天文学家得知其自转周期为243天,竟然比它的公转周期还要长!另外,金星的自转方向是逆向的,确切地说,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的,从金星上看,会看到"旭日西升"。金星上不仅太阳西升,而且昼和夜(一天)的时间远远长于地球,在那里看到的太阳约是我们所见到太阳大小的1.5倍。

天文学家很早就知道金星有厚厚的大气层。用望远镜观看,金星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淡黄色圆面,在金星大气的笼罩下,根本无法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人们现在通过空间飞行探测掌握了许多金星表面及其大气的知识。

前苏联和美国自1961年以来先后向金星发射了30多个探测器(虽然有几个发射失败),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例如,1962年8月和1967年6月美国发射的水手2号、5号对金星作了初步考察,前苏联的"金星7号"无人探测器于1970年8月17日成功地实现了在金星表面着陆探测,在着陆地点记录到的金星温度高达480℃,表面为100个大气压,此后还有多个前苏联的探测器都在金星表面实现了成功着陆。1989年5月,美国发射了"麦哲伦"号探测器对金星进行为期5年的空间探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从对金星的探测结果来看,它那厚厚的大气层几乎全部由二氧化碳组成,因此,它具有巨大的温室效应。其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达到99%,而高层处可达97%。从许多宇宙飞船发回的照片来看,金星的天空带有橙色,大气中存在激烈的湍流,还有强烈的雷电现象,有人推算金星上的风速约达100米/秒。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金星表面30~70千米左右的高空,被厚厚的浓云笼罩着。云中有具有强腐蚀作用的、浓度很大的硫酸雾滴。金星大气总体上看,仿佛一个巨大的温室或蒸笼。尽管金星大气将约3/4的入射太阳光反射掉了,其余那部分阳光到达金星表面并对其进行加热。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好似温室玻璃,不允许反射的热量透过并散发到太空中去,正是由于金星大气的这种特性,使金星蓄积了大量接受到的太阳能,因而使那里的温度高达465℃~485℃。

金星表面与水星表面很不一样,它上面很少有环形山,这是由于其浓密的大气起了保护作用。金星表面比较平坦,但也有高山、悬崖、陨石坑和火山口。金星上的凹地很像月面上的"海"(平原),其"海"上有火山。金星的地质活动很活跃,例如其表面有众多的火山、巨大的环形山、许多地层断裂的痕迹以及涌流的熔岩。

位于金星北半球的麦克斯韦山是金星表面最高的山峰,高达几千米,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出很多,在南半球赤道附近并与赤道平行的地方,是阿芙洛德高原。金星上有一处横跨赤道的大高原竟有3200多千米宽,近10000千米长。有些探测器成功地完成了在金星上的自动钻探、取样和分析任务,人们因此知道玄武岩是金星上面分布最多的一种岩石。

当然,人们对金星的探索还在继续进行,上面介绍的仅是金星知识的一部分。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金星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刻。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是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