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10900000020

第20章 温莎公爵是与“德国间谍”之谜

温莎公爵即英王爱德华八世,由于他坚持要与美国一位已离婚两次的平民妇女辛普森夫人结婚,宁可自动放弃王位,离别故土,远走他乡,最终与辛普森夫人结成伉俪,从此落下了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历史话柄。1937年5月12日,其弟乔治五世正式加冕成为英国国王,封其兄爱德华八世为温莎公爵。这桩婚姻风波曾经成为媒体炒作的热门话题。有关的新闻报道、文艺小说和影视作品至今屡见不鲜。

除此而外,温莎公爵一生中还有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是否充当过“德国间谍”的事,也闹得沸沸扬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据说,1937年温莎公爵夫妇在法国度蜜月期间,曾前往德国,会见过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及其他法西斯将领。当时,人所共知的是,温莎公爵在政治上持亲德立场;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担任过英法司令部的少将联络官。

人们对他的亲德活动一直有所争论。2000年4月16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温莎公爵试图向希特勒提供军事机密》的文章,立即掀起了一场波澜。这篇文章就马丁·艾伦写的一本新书说,该书作者指控温莎公爵犯有叛国罪,充当了“德国间谍”,其罪证是一封由温莎公爵写给希特勒的亲笔信,这封信正在该书作者手中掌握着。

这可不是一件寻常的事件,一些笔迹分析家、纸张分析家、文件检验家、化学家都纷纷参与到这封信的真伪问题的研究中来。

如果该信被证明是真的,即温莎公爵确实写过此信,那么,它就表明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伯父确曾帮助法西斯德国在二战初期占领法国并打败英国军队,造成了英法联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温莎公爵向希特勒提供了绝密的战略情报,才使德军轻而易举地通过法军防守最薄弱的环节来攻打法国,使久负盛名的法国陆军竟在3个星期之内就土崩瓦解,造成法国在6周内沦陷的悲惨命运,而与法军并肩作战的在欧洲大陆的30万远征军也节节败退,装备、武器遗失遍野,最后不得不匆忙撤回英国,蜷缩在英伦三岛之内,毫无还手之力。看来,二战之初,英法两国的惨败是温莎公爵充当了德国间谍所致。

为了说明这封信的真实性,马丁·艾伦还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一)该信是用德语写的,因为温莎公爵本人能操一口流利的德语,书写更不成问题;(二)写信的日期是1939年11月4日,此时二战爆发已有两个多月,正当德军在攻占华沙并与前苏联签定了划分波兰的界线的协议后,准备向西欧各国大举入侵之时;(三)信的开头是“亲爱的希特勒先生”,署名是“EP”,即英文“EdwardPrince”(意为“爱德华亲王”)的缩写。据说,这是温莎公爵惯用的写法;(四)信中提到他刚刚代表英军最高指挥部视察了法军前线的情况,并叫希特勒特别留意把此信带到柏林的送信人所记住的信息。而这个送信人恰恰是他的朋友,一名亲纳粹的间谍夏尔·贝多。

(五)此信经笔迹分析家兼文件检验家菲利帕·拉弗尔与温莎公爵的真迹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此信不是真的。

与此同时,否定此信的人也列举了他们的证据:(一)英国化学家兼文件检验家罗伯特·拉德利和莱斯利·迪克斯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委托对该信分析后,作出的结论则是“很可能是伪造的”。

(二)纸张分析家莱斯·鲍尔发现该信不是用便条纸写的,而是写在从一本旧书上撕下的白纸上,通常这是伪造者惯用的小伎俩。无疑,“它是伪造品,而且是新近才伪造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使人们感到不可思议。如果确有其事,那么温莎公爵亲德的目的何在?难道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亲王,还想有朝一日,在德国逼迫英国签署和平协议后重新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那么,半个世纪之后,英国王室不披露此事,莫非是想方设法掩饰温莎公爵叛国的罪证,以保持王室的尊严如果此信确系伪造,那么马丁·艾伦又是出于什么动机,要以此诬陷这位已经与世无争且已作古的王室成员呢这些未解之谜,随着温莎公爵的去世,更难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