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14014000000030

第30章 乡间黄昏

文/张秋实

春天乡间的黄昏,真是人间的天籁啊!黄绒绒的雏鸡,在不规则的椭圆形的菜园边,姗姗地走着,互相打着招呼,讲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痴情的夕阳,又给它们抹上了一层紫红。

豌豆花儿,蚕豆花儿,还有坟丛间那天蓝天蓝的曲曲菜花儿,都在放歌。绿绿的鸟音,伴着村头的柳笛,在织呀织呀,织出了一片翠绿的乡情。

该归来的,都归来了,种春的人荷着锄头踏着夕阳。葵花点上了;南瓜种上了;复苏的泥土里萌动着一个金黄的期冀,他们首先埋下的,是一个葱绿的夏天……村头的小路上,伴着归来的春鸟,她也回来了,夕阳牵着她胸前的红领巾。

乡间的小路总是弯曲的,一头是她的家,那古朴的农家小院;一头是她那乡间的小学校。她早该换换书包啦——像大城市小孩子那样“双肩背”式的。可她的书包还是她奶奶缝的呢,用绣花针缝的。她那多彩的书包,哥哥背过,姐姐背过。她的书包里有铅笔,有橡皮,有母亲、父亲和老师沉甸甸的嘱托,还有奶奶和奶奶的奶奶留给她的歌谣。

黄昏走来了。杏花,沾在春泥上。

点点,滴滴,春雨像叮叮咚咚的音符,打湿了,把一切都打湿了,村野、茅舍、剪雨的燕翅,还有吐绿的枝头和乡间黄昏里“咩咩”的羊叫声……黄昏走来了,像迷了路的乡间小女孩,不问人,只是在村里来回徘徊。

梨花、杏花,次第开放。桃花也醒了,一溪一溪,一涧一涧。听一夜春雨,也听不到卖花的声音,故乡的村子没有深深的小巷,也不见打旋的落英。花儿流走了,随着远去的春溪,带着孩子们脸上的天真和年轻母亲眼角上的皱纹,流走了,流向村外那四月的黄昏。清亮亮的风,在黄昏里牵着一缕缕思念的飘带,那是母亲细细的叮咛,水一样的柔情,泉一样的清明,乡路,也在母亲的叮咛声中漫延着……初春新雨后。黄昏。嫩黄的绿芽尖上,挑着一颗颗颤颤巍巍的夕阳。田埂,湿漉漉的;竹篮,湿漉漉的;土铲,湿漉漉的;还有碧蓝色的小花和乡间的孩子,都是湿漉漉的。

乡间的孩子总是很顽皮的,夕阳点地了,他们也不回家。多么天真的孩子哟,他们总爱把书包向树丫上一挂,任晚风摇曳。他们似乎要用湿漉漉的晚风将书包称量,称量着春野,称量着天空,同时,又称量着那一颗颗天真的童心……乡间的黄昏,小风像条绿色的牧鞭。绿苞带着野性,花蕊闪着彩色的心。风筝的声音也是绿色的,她将绿色交给了晴空,让晴空收养,所以,晴空也绿了,绿得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