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戚继光
14026600000072

第72章

沈四维和戚芳菲来到王直老母住处,带来一些水果,沈四维问她们在这里住方便吗?

王直老母一见到沈四维,就乐得合不拢嘴,连说“方便、方便”。

王直妻却讥刺地说,连买米买菜都不让出去,有人送来,还不方便?

戚芳菲打哈哈道,那多省事呀!

王直老母说她真想回山里去住啊,这儿虽说比大牢里强,可还是不受刑的牢房啊。现在,几万两银子也都充公了,她们心上也不背任何孽债了,过乡下日子,更能睡得着觉了。

沈四维叫她们别着急,她说,也不瞒你们了,据我所知,胡大人确实想让你们感化你儿子,让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时,你们一家人就可以回到山里过宁静日子了。

王直老母早就盼这一天了,那敢情好。王直妻并不轻信,就怕是一个陷阱啊。

戚芳菲说保证不会,我爹可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不过,别人,我可就不敢打保票了。

沈四维忙捅了她一下,戚芳菲不服,就是嘛,那个姓王的按察使就够缺德的了,他凭什么跑到我家来抓人?我当时是没在家,我若在,一顿乱棍打出去。沈四维说,幸亏她不在家,她还真干得出来。

王直老母乐了,她就喜欢芳菲这丫头,里外透亮。有的人就不行了,是牛皮灯笼,里外不透亮。

这时门外守卫喊,郎中来瞧病了!

沈四维向外一看,果见一郎中提着药箱进来。

沈四维说,你儿子若知道你们娘俩放出来,他一定会回心转意的。你不总说他是个孝子吗?

有孝子未必有孝孙。

此时,宋朝举和毛海峰坐在一间密室中交谈。毛海峰是奉父命来探听消息的,以决定下一步棋怎么走。

宋朝举表白,不是我不帮忙,上次你奶奶、你娘出事,开头我一点信都不知道,知道得太迟了,一得到信,马上写信告诉了你们,那边托人在牢里上下打点,才让她娘俩少受些皮肉之苦。

毛海峰才不买账呢,还说少受皮肉之苦呢,都快折磨死了。

宋朝举大骂古怪的王本固,不通情理,也不好通融。现在总算柳暗花明了。他说自己派人给两位老太太去送银子了,安排得很好,有吃有喝,又有郎中给看病,叫他放心好了。

毛海峰问宋朝举,他们又把我奶奶、我娘她们放出来,是什么用意?

宋朝举直接问过胡宗宪,他也直言不讳,他说要劝降你们父子。

毛海峰说,我们不降呢?

宋朝举说,他没说,我也没问。那不是明摆着的吗?你们不降,他就杀你母亲、祖母,他不会手软的。

毛海峰不得不承认,胡宗宪这一手很毒辣呀!

宋朝举说,不知胡宗宪从哪得来消息,知道你爹虽与倭酋为伍,虽然罪在不赦,却是个孝子。

毛海峰说,可不是,我爹一听说奶奶和娘下到大牢,当场大哭,马上派人来见胡宗宪和戚继光。

宋朝举心上一抖,又怕毛海峰看出他内心的恐惧,镇定一下自己,才问王直要干什么?

那还用问?与胡宗宪交涉,保住奶奶和娘的命呗。

毛海峰这一说,宋朝举心里更没底了。为了证实一下他的推断,他说,空口白话能保住命吗?除非投降。

毛海峰忧心忡忡地说,看我爹的意思,他连投降都想过了。

宋朝举叹口气,果然是大孝之人。只怕,孝未尽到,到头来鸡飞蛋打一场空。

毛海峰警觉地反问,你是说,这本来就是挖的一口陷阱?

宋朝举绝不能让他们投降,那对他来说将是一场灾难,灭顶之灾。他吓唬毛海峰说,在朝廷看来,你们父子怙恶不悛,即使胡宗宪、戚继光承诺不杀也没用。胡宗宪是为自己立功,朝廷怎么会与江洋大盗言和?

毛海峰本来就反对他爹的投降主张,听了宋朝举的话,更坚定了他的想法。他告诉宋朝举,他也正是这么想的,可他爹鬼迷心窍,不听他的。这不,还是派人来谈判了。

宋朝举吓了一跳,都来谈判了?

毛海峰告诉他,我爹真是鬼迷心窍,若不是我提醒,他连一个人质都不留,就想放了两个奸细。

宋朝举问,什么人质?

毛海峰说,是这么回事,事有凑巧,戚继光派了两个奸细,居然有本事钻进了岑港,叫我们抓住了。

这是他们攻岑港的信号。宋朝举说,这戚继光做事有板有眼,连侦察敌情也做得这么细。

毛海峰说,正好接到你的情报,知道我奶奶、我娘被下大牢,我爹就没杀两个奸细,怕绝了谈判的路,他想让这两个奸细给带信。后来是我出主意,他才听了,留下一个当人质,戚继光就不敢轻易杀我奶奶了。

宋朝举说,那要看这奸细是什么人,如果是兵卒一个,就没有当人质的价值,胡宗宪也好,戚继光也好,他们谁会在乎一个小兵的生命呢?

毛海峰说,他们问过了,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戚继光的儿子,叫戚金印,另一个是外甥,叫吴什么,毛海峰没记住。

宋朝举不觉纳闷,戚继光不到三十岁,他能有那么大的儿子?而且,他仿佛听说,戚继光膝下无子。

毛海峰一惊,是吗?这不是上当了吗?

毛海峰叫他马上去打听一下,假如他们报了假字号,那可就上当了。

宋朝举一口应承,行,这不难。下一步,假如胡宗宪答应谈判,你们怎么办?

毛海峰表示,他是决不会降的。

宋朝举问,你能左右你爹吗?

毛海峰没把握,万一左右不了,就各走各的路吧。

宋朝举劝他别这样。把其中利害给你父亲讲清。绝不能降,就算胡宗宪他们不食言,朝廷也得下旨把你们押解进京,凌迟处死。千万别听花言巧语。

海门卫港口金鼓阵阵,戚继光又一次来视察水师,看到战船整齐排列,水师队伍严整,戚继光在一批军官陪同下,走过军阵前,并没露出欣喜笑容。

离开时,胡震说,好像戚大人并不满意?

戚继光反问,你好像很满意?

胡震是从对比来看的,从前是一盘散沙,现在已很像样了。这是戚大人整治的结果,从来没有过的。

可这距离戚继光要求的军队,相距甚远,当然,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戚继光认为,不从根本上重建新军,不可能战无不胜。

胡震对卢琦几人道,戚大人眼光也太高了吧?

王本固这几天很郁闷,没有斗过胡宗宪,他又高升了!

闲来没法打发寂寞,他就找来佥事徐忠仁一起喝闷酒。

徐忠仁替王本固打抱不平,胡宗宪这不是仗势欺人吗?他手伸得也太长了吧?连刑部他都不放在眼里了?

王本固说,现在他腰杆更硬了,是右副都御史、浙江总督了。

徐忠仁说,是呀,惹不起。那大人你也就别自寻烦恼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王本固断定,那件田黄石印绝非上缴宫廷,不是献给赵文华了,就是中饱了严嵩私囊。他们太无法无天了。他下决心要把这事捅破了!

那他就得罪严嵩、赵文华了,徐忠仁说,那你还有好日子过吗?

王本固上来迂腐劲,他什么都不怕。

徐忠仁劝慰他别治气了!别说跟赵文华斗,斗胡宗宪也斗不过,人家想放王直老娘,不就放了吗?你这按察使敢放个屁吗?

王本固被戳到痛处,发狠道,哼,等着瞧,你不是要招降王直吗?我叫你招不成,我照章办事就行了。章程可是皇上立的呀。

徐忠仁又劝道,这又何必呢?胳膊能拧过大腿吗?你得罪他得罪狠了,你的乌纱帽都能给你摘了去。

酒刚喝了一半,还没尽兴,有人送了帖子,是总兵俞大猷的请柬,请他马上去俞宅赴宴,说有贵客登门。

这贵客是谁呢?尽管俞大猷和王本固是福建同乡,两个人都不擅交际,虽同在一城供职,却并没有多少来往。

反正是借酒浇愁,有酒就去喝!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却不好告诉部下,他早知道俞大猷这个生性耿直的汉子与胡宗宪多有龃龉,政见不合,甚至当面冲突也非止一次,到俞大猷那里去找点共同语言、寻求一点安慰也是本能驱使,于是王本固叫人马上备轿。

王本固的轿子到了俞大猷门前时,俞大猷亲自迎出门来。

王本固说,俞总兵太客气了,今日是什么喜事,要大摆家宴啊?我可是从不参与应酬的。

俞大猷说,知道你老兄孤芳自赏。小酌而已,哪谈得上宴席呢,自然不会污了你的清名。你我同乡,都在外省做官,平时却极少来往,今天有个机会……

这时一位官员从客厅出来,向王本固拱手,王大人别来无恙啊?

王本固眼一亮,不由得惊叫,是你?你不好好在京城当你的御史,跑浙江来干什么?

原来他是浙江道御史李瑚,长脸白面。一双细眼睛透着精明,他向王本固拱手道,两个福建老乡在浙江为官,不兴我来打打秋风吗?

几个人都大笑起来。

三人分宾主坐定,喝下一杯酒后,俞大猷对李瑚道,我与李兄有十几年没见了,当初还是在乡试贡院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