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新常态改变中国
14031400000007

第7章 改革建言(2)

2014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7.4%,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增速下降通道,但是2013年的就业情况相当好。2013年计划新增就业900万人,实际新增就业1310万人,完成计划的145%。2014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速继续下降,就业的情况比2013年稍好。

这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有关,最显著的变化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2005年、2006年国家在总结“十五”计划时,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没有取得效果,提出“十一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采取的措施。其中有四个主要的措施:第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市民的转化;第二是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第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伸展性服务业;第四是用信息化改造国民经济。其中有两条与服务业相关,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是指制造业中的服务部分,要提高它的比重。

现在的制造业和过去的制造业较大的区别是服务化,产业链拉长了,前后两端变成最有活力、附加值最高、营利性最强的部分。前端是研发、设计,后端是渠道管理、售后服务,前后两端在传统意义上都是服务业。

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率,很重要的一点是发展服务业。从2006年开始国家强调要发展服务业,但是七八年都没有发展起来,直到2011年开始有改变,2013年第一次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比制造业强得多,因为经济结构变化了,所以虽然GDP增速下降了,但是就业情况不但没有恶化,反而还有改善。

为什么这两年服务业发展发生了变化?因为改革。促成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是两个小改革,一个改革是从2012年1月开始在上海推行的“营改增”,2013年全国大面积推广“营改增”。有人认为“营改增”其实没有减少多少税,有的行业还增加了税,需要进一步调整增值税税率,这是从静态来看的。经济学界非常支持“营改增”,是从动态来看的。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存在重复征税,从动态来看,其阻碍分工的深化。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发展效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是分工深化,这一点在服务业表现得最明显。比如,网购分化出快递、结算、广告、设计等。“营改增”促进了分工深化,把一家企业的一个环节变成了五个环节,而税并没有增加。

另一个改革是2012年从深圳开始推行的工商登记简化、便利化。本届政府简政放权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工商登记的便利化,降低登记的门槛。2013年,很多地方新登记的工商企业数量增加了70%,主要是服务业的小企业。这只是改革的前奏曲,而小改革就能起这样的作用。

当前改革的推进,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季度了,需要总结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认定必要的因素,由政府和大众合力推进改革。政府认为现在困难是可控的,建议利用可控的时间尽量完善体制,从根本上消除使经济社会存在困难和矛盾的根源因素,这样,中国经济就可以走出一条路来。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反思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在西方适用的理论,不见得适用于我们。重要的不是说我们的理论能不能被接受,而是这个理论能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帮助我们改造世界。我们必须将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才能够真正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做贡献,才能够避免好心干错事。

我希望从中国经济改革经验的探讨中反思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大家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它的成就。从1979年到2012年,连续33年的时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达到9.8%,这样的高速发展态势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并且,这是发生在经济转型期,在一个底子薄、人口众多、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下,这无疑是个奇迹。这样的成绩,事先谁都没有想到。

下面,我从中国改革开放33年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反思。

新理论通常来自于对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这个现象可以是新的现象,也可以是过去的现象,但过去的理论解释不了,于是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进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33年,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为什么有这样的成绩?还出现了哪些问题?我想分析回答五个相关的问题,反思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学科的发展道路。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取得这么高速的增长?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1979年之前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即使是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追求中国的现代化,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从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就一直在苦苦追求国家现代化。

第三个问题,中国发展这么快是因为转型带来的好处,为什么其他转型国家并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有代表性的案例?

第四个问题,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反对渐进双轨制改革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怎么理解?

最后一个问题,理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也帮助我们改造世界,如何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怎样实现未来的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为什么成功

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我国并没有遵从华盛顿共识,即完全推行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政府只担负平衡预算,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道路。中国推行的是一种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开放,对没有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不仅没有私有化,而且还继续给予保护。但对一些新的产业放开准入,按照市场的原则运行。

中国当时选择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被认为是一条不正确的道路。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学术界新自由主义盛行,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好是由于政府干预造成太多的扭曲,比如国有化、价格非市场化等。

当时经济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所以,计划经济国家或者是政府干预过多的国家,为了改革,必须像华盛顿共识所讲的,要建立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进行安排,并且是一次性到位。

中国推行双轨制改革当时被认为是最糟的方式,反对双轨制改革的观点认为,如果实行渐进的双轨制度安排,一定会造成寻租,造成收入分配不均和腐败。确实,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反对双轨制改革的人所谈的问题都存在。

但关键是现在看来,那些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我们存在的问题它们也普遍存在,甚至更严重。但我们有的成绩,这些国家并没有,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33年的稳定和快速发展。那些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在经济上推行休克疗法以后,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崩溃。

针对中国这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有太多的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业部门,可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关键的问题是,其他国家包括中亚或者非洲的很多国家,这些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也是农业人口,也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改革转型,按照华盛顿共识那样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但并没有取得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成就。

所以,我们自己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理论的目的是什么?理论不是一个逻辑游戏,理论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帮助我们改造世界的,让我们清醒地认识所观察到的现象本质,它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以及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出现快速发展,我主张用亚当·斯密的方法来研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已经用标题把方法论全部写上去了,他的标题是“对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研究”。想了解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能够快速发展,就应该知道这个快速增长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什么能不断地提高?它的机制是什么,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呢?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技术创新让现有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让现有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到附加值比较高的新产业中,这是决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必要的、根本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经济要持续增长,必须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但是,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是,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后,他们一直属于全世界收入水平最高的一个群体,其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全世界最高,就代表他们的技术水平、产业水平处于全世界前列。因此,要技术创新就必须自己发明,产业升级也必须自己发明新的产业。总之,对发达国家来讲,创新就是发明。

众所周知,任何发明和发现都需要大量的资本,而且成功的概率非常小。发达国家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的年均收入增长率达到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提高水平大约是两个百分点。加上人口增长不到一个百分点,可以说,从19世纪中叶以来100多年的时间,发达国家的发展绩效相当稳定,平均起来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

而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同样需要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跟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现在拥有的技术比发达国家低,产业附加值比发达国家的低。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有两种来源:一是自己发明新技术、新产业;二是用模仿的方式引进现有的技术和产业。只要引进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创新;只要引进的产业—即便是已经成熟的产业—的附加价值比现有的本国产业的附加价值高,就是产业升级。

那到底是自己发明技术、产业好,还是采取引进方式好?从经济角度分析,这是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一种方式是自己发明创造,不仅成本高,风险也很大;另外一种方式是引进技术,成本低廉,因为很多技术已经过了专利期限,可以不用付钱直接使用,而且这些产业和技术都已经被证明是成熟的、有效的、市场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用后一种方式,其经济增长率应该比发达国家高。这个可能性在经济学上叫作后来者优势,或者叫作后发优势。

根据统计资料,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有13个经济体懂得用这种后发优势来加速本国经济的增长,取得的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甚至更高。后发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一倍甚至两倍,而且持续25年甚至更长时间。

中国是从1979年以后成为这13个经济体中的一个的。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就是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在1979年以后显现,主要是因为发展道路的选择

但是,我们这种后发优势早已存在一个世纪或者是更长时间,为什么一直到1979年以后,我们才开始从后发优势中获取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呢?

我想,主要原因和我们发展的道路有关。1949年之前,中国内忧外患,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也不稳定。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1949年至1952年战后恢复,开始接触现代化建设。当时有稳定的环境,但是为什么1952年到1979年经济增长的绩效很差,人民的生活水平没得到明显改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确定的发展目标,1957年、1958年提出追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15年超英,20年赶美”。也就是说,在15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劳动生产率要超过英国,20年以后,我们的劳动生产率要赶上美国。劳动生产率要赶上英国和美国,就必须拥有当时英美所拥有的产业。当时英美拥有的产业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产业,还有专利保护。况且,那些产业都是他们国家现代化的根基,有很多是跟他们的国防安全有关的资本密集的大型重工业,在那种条件下根本不会给你。要发展,就必须靠自己发明,但自己发明不仅成本很高,还放弃了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当时我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资金资本非常短缺。

因此,当时发达国家主导的占有优势的产业,并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实情,不具备比较优势。资本密集的产业最重要的成本是资金的成本,鉴于我们资金短缺,资金成本价格高,整个成本要比发达国家高,在开放的市场中没有竞争力。企业没有自生能力,靠政府的保护和补贴才能生存下来。但是,保护和补贴带来的必然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过度扭曲,有了干预和扭曲以后,会造成各种恶果,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不起来,发展起来的没有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效率非常低,因此,这使得我们跟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发展那些劳动生产密集的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带来的最终结果是,这些产业发展非常快,带来了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经济取得快速增长的33年时间。

没有陷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迷失的2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追求推行政府高度干预、高度扭曲的所谓计划经济模式,因此,经济绩效跟我国一样都非常差。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基本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战略都是在政府指导下,集中精力优先发展现代化的、大型的、资本密集型的先进产业,其结果是国家经济绩效很差,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因此,在1979年、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开放,包括拉丁美洲、南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取得持续的、稳定的快速增长,实际上它们出现了经济的崩溃、停滞和危机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