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激励青少年的100个逸闻趣事故事
14035000000035

第35章 万圣节

10月31日的万圣节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节日,也是英国的凯尔特人最重要的节日。传说这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大约在2000多年前,欧洲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认为10月31日是秋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后来就把“天下圣徒之日”往前移了一天。那时的人们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旧地,附在活人身上再生,而且这是灵魂死后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因为害怕被死魂夺去肉体,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灵魂无法找寻到肉体,同时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想把灵魂吓走。然后人们重新燃起火种烛光,迎接新的一年。据说当时的凯尔特部落还有人在这一天用活人祭奠死人。

到了公元1世纪,征服了凯尔特部落的罗马人将庆祝丰收的节日与万圣节相结合,同时废止烧活人祭祀的野蛮做法,人们戴着恐怖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的样子,以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种打扮成古灵精怪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10月份是南瓜丰收的季节。成堆的南瓜被运到超级市场,家家户户的门前堆放着画上笑脸、鬼脸和哭脸的南瓜,餐厅里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南瓜菜肴。

南瓜成为万圣节的吉祥物源于一个爱尔兰故事。从前,有一个名叫杰克的醉汉,很喜欢恶作剧。有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树,然后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吓得恶魔不敢下来。之后杰克与恶魔谈条件,让恶魔答应施法让他永远也不会犯罪后才让它下树。后来杰克死了,可是他的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狱,只好靠一根小蜡烛指引着在天地之间游荡。在古爱尔兰传说中,小蜡烛是放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的,后来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不久,发现南瓜更适合放蜡烛,结果南瓜就成为了万圣节的主角。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情况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万圣节期间,很多人别出心裁,除了在门前摆放南瓜外,还摆放着白骨、蜘蛛结网的模型和棉花做的蛛丝,蛛丝在冷光灯的照耀下随风摇曳。节日临近,市面上还有些临时的店铺,专门租售万圣节的服装和饰物。大人在选购节日服装后,还要给小孩子张罗一个篮子,好让他在万圣节当晚收集糖果。送糖果给小孩子是万圣节的主要节目,节日当晚,小孩子打扮成精灵鬼怪,挨家逐产按-门铃,门一打开,就向屋子里的人说trickortreat(你不请我吃糖,我就给你好看),然后挤出狰狞可怖的表情,把屋里人逗得哈哈大笑。

但是,这个有趣的“Trickortreat”却不是源自爱尔兰,而是来自欧洲基督教会。在“天下圣徒之日”那天,信徒们在乡间挨村挨产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到现在,就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了。

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一律地都要发出“你不请我吃糖,我就给你好看”的威胁,主人自然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