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社交改变生活
14128200000018

第18章 巧取人气,社会交往重真诚(1)

1巧妙推辞,制造人情债

人际交往不会永远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自己提出的要求被人拒绝,有时不得不拒绝一些熟人、朋友、亲戚向自己提出的要求。只是由于人情关系、利害关系等等,很难说出一个“不”

字。这时怎么办,这就需要“婉拒”,即委婉地加以拒绝,它能使你轻松地说出“不”字,帮你打开人际关系的僵局。

“今晚打八圈麻将吧!”“下班后一起到XX餐厅喝一杯吧!”当你面对这些请求时,该如何拒绝呢?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亲人作为“挡箭牌”,你可以这样说:“抱歉,母亲在等我回家呢。”“说实在的,我内人……”“小孩今天身体不舒服,我得赶回去……”这样,别人就不好强求了。

还可以以工作或功课为理由来拒绝对方。有位朋友,如果有人对他说:“今晚去喝一杯吧!

”他总是回答:“今晚我必须到XX教师家学习外语……”

还有位司机常有同事邀请他一同参加他们的聚会,由于这位司机不太习惯那种场合,总是尽力推辞。从他的工作性质来说,每天很忙,所以也往往以此为理由,对他们说:“我明天要早起出车,今晚必须早点休息。”就这样轻易将聚会推辞了。

用拖延来表示拒绝,也是一种方法。比如你不想去参加某人的宴会,可以对他说:“谢谢,下次我有空一定去,可今晚我不去了。”表面上并没有拒绝对方邀请,只是改个日期而已,但这个“下次”是没期限的,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种委婉的拒绝。当然,这比“没空,不去!”更容让对方接受。

如果别人为工作调动或为亲戚找份工作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找你帮忙,而你又无能为力,怎么办?

假如你马上一口拒绝,那么,对方极可能就会以认为你不肯帮助他,甚至你们的关系因此而僵化。因此,最好是使对方认为你已尽力为他服务了。

你不妨立即请对方写份简况,包括毕业于哪所学校、所学专业、本人志趣和特长、思想表现等交给你。这样的“立即行动”之举,人家就眼看到了你想帮他忙的“事实”,造成别人产生找对了人的错觉。

然后编出一套“坦率诚恳”的说辞:“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会尽力而为的,明天我就帮你打听打听……过几天你再来一次。”

几天后,你应该抢在人家还没来之前去个电话或亲自上门拜访。

“这几天我一直为你的事活动,A单位可能没有什么望,B单位要研究研究。”

再过几天,你主动找他:

“真对不起,你托的事落空了,我通过所有我熟悉的人,但是……真没办法,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哟。”

尽管你根本没有去找那些熟人,但我敢说对方一定对你很感激。

2春风化雨,进行感情投资

中国人不习惯当面说人家好话,譬如不好对一个姑娘说:“你真美。”听的人也常故作谦虚。人家说:“你这身衣服很好看。”他会回答:“咳,穷人吃不起二两肉,这身衣服也扎人家的眼睛。”

另一方面,有的人在某些场合,阿谀奉承,拍马溜须又是一点儿也不脸红。

我们希望培养成一种是好说好,是坏说坏的公正坦率的社交态度。

鉴于此,我们对别人进行好的评价,用语特别要恰当,一不能被人看成是讨好巴结,二不能被误解为别有用心。

如果对某个人的才华感到敬佩,不要直露地说“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类陈旧的套话,可以这样说:“我很敬佩您刻苦学习的精神,而且可以看出,您的学习方法较好,所以容易见效。”

称赞一个异性身材好,可以这样说:“你可能学过健美操吧。我也很想学学,不过我这体型估计学了也没用。”

要恭维别人,以笑脸相迎,替领导提公文包,为领导点烟……等等,都必须是发自自然的反应,这样才能使上司高兴。

有一位先生,非常乐于为人帮忙,他曾任职于一家广告公司,得地利之便,搜集信息十分容易,不论是好友或是初交的人,他都能针对对象供应他们不同的资料。

或许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在每天处理的大量信息中,遇有认为适合某人的资料,就立刻把它抽取出来,复写或影印一份,然后加上标题注明,再送给对方。由于这位先生分送给许多人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因此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十分活跃。当他死后举行葬礼时,很多人前来向他悼念。

年轻的朋友们应该向这位先生学习,自自然然地为别人做事,恭维别人,取得别人的好感,广结人缘。

为人帮忙时应该注意下列事项:一、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二、要做得自然,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三、帮人忙时要高高兴兴的,如果你在帮人忙时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这是不自然的表现。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种种好处,绝不会像打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种方式来回报你。

3设身处地,使人同情

作为企业的领导,都深感人事调动问题的棘手。虽然反复研究,权衡比较作出的决定,仍不免引起部分人的不快、怨恨。被降职者,自不必说;而有人尽管没被降职,却也由于别人的升迁,而产生自己地位下降的感觉,有人本来只是一般的调动,但也会冒出被人轻视的念头。

凡此种种,都会让主管人事工作的干部头痛心烦。

某大企业有位人事主管,很有些处理人事调动问题的成功经验,即使是被降职使用的职员,他也可以使其心情舒畅地接受调动。

据这位主管介绍,为做好降职职工的工作,应该和他个别交谈,先给对方以时间,充分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想法。一等到对方把心中的苦恼、牢骚全部倾吐,且已感到疲倦时,然后才说:“我非常理解您的苦恼。”

听上司这么一说,对方的情绪即可安定下来。然后他继续“假如我站在您的角度看,我将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去小一点的营业所工作,其好处是:一、人际关系好处理;二、可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干。而且,有不少人就是在小营业所干出了名堂,最后被提拔的。”这样一来,对方的被贬职、受轻视之感就会减轻许多,而最终接受新的工作。

这种劝诫方法,可说是协调人事关系高明技巧。

说服一个人,决不要下车伊始,大发宏论,而应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按下不表,先聆听对方的意见,直到对方全部说出心里话,发尽牢骚然后再以理解对方的姿态来劝诫、建议。要使对方感到你体谅他,的确在为他着想。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就让对方轻松地接受了你的意见。

人们可以观察到,那些解决别人烦恼问题的专家们,总是在细心听完烦恼者的倾诉后,再以“如果我处在你的位置……”、“假如我是您……”一类的话作为开头语,进而才提出自己的忠告。这就使对方产生“他真诚地帮助我”感觉。即使眼下的意见事实上于对方不利,对方亦难以察觉。

这一技巧的关键在于:劝说对方时,态度要诚恳,使人看起来是推心置腹,这样别人才会相信。

4为他人分忧解劳,积累友谊

容娟、莉如、连君,学生时代是形影不离的三剑客,私交甚笃,毕业多年仍是好朋友,只是一个银行人、一个广告人,另一个则执教鞭,加上分居南北两地,难得聚一聚,好不容易三个同时有空,说好一块去溪头度假。

“莉如,前一阵子听你说很忙。”

“是呀!工作忙就算了,家里还不断要你换工作、相亲嫁人,甚至频频盘问晚上哪去了,我都在加班,他们又不是不知道,问什么问。烦哪!”莉如连连发出不平之鸣。

“你算什么,我都快闹家庭革命了,交个男朋友,闹得满城风雨,天天打电话查勤,只要下班没马上回家,就说我约会去了,害得我连朋友的面也见不得。喂!莉如,下次我老爹要是打到你那去找人,你可要帮我编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