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即止,我立刻把话题重新扯回东都被围一事上,面色凝重,言道:
“阿及,这一次,只能靠你了,只要昭儿他们平安,我必会厚待于你!”我特意用了我字,而非哀家,我不能给他承诺,却能给他一线希望,虽然这样做很残忍,但我别无他法。
阿及果然很高兴,看我的眼神更多了几分喜悦,自从那夜之后,阿及看我时,便再不如以前清澈。
“臣肝脑涂地,绝不负娘娘之托!只是——”阿及面带忧色,看我一眼,言道,“如今大兴附近也不安宁,倘若臣带了举国兵力去救东都,那么大兴这边必然岌岌可危,臣如何放心得下娘娘?”
他担忧得甚是,我也想到了这一点,一时间眉头紧皱,手中捻着的佛珠也不由得加快。
“大兴周边的乱民,果真如此厉害么?”我问道。
宇文化及点一点头,神色极为忧虑:
“若无大军驻守,大兴必破。”
心内一沉,难道就没有两全之策?
想了一会,言道:
“哀家不能眼睁睁看着东都沦为匪军之手,更不能看着我的儿孙受难,如今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方法?”阿及问道。
“迁都。”我沉声道,“先帝在时,就几度想着迁都洛阳,洛阳位处中原的核心,确实要比大兴强上许多,哀家就带着皇帝与众皇亲臣子,随大军一同前往东都。”
阿及怔了一下,思虑片刻,觉得再没有其他两全的方法了,如今天下的局势,早已大乱,再如何尽心竭力,也无法力挽狂澜了,倒不如弃掉大兴,击溃李密,迁都洛阳,暂时稳住脚,日后再图大事。
于兵法而言,舍近求远,弃大兴,迁东都,实是大忌,更何况又是形势如此险峻之时,但为了昭儿,我不能不如此做。尽管我是大隋的皇太后,但实际上,我早已看淡名利,只要我的亲人们都活得平平安安,哪怕让我再次回归乡野,做个村妇,我也心甘情愿。
为此,没少有朝臣谏言,但皆被大丞相压制下去,他对我尚是言听计从的。
回宫这些日子,晗儿时常进宫来看我,她已育有一子,初为人母的晗儿,面上没有多少喜悦,反而忧虑重重,我知道她是对杨广之死有所怀疑,尽管我一再告诉她,不可轻信民间传言,但她还是几次三番的向我求证,她时常忧心忡忡的问:
“母后,父皇驾崩到底是何原因?”
杨广毕竟是她的父亲,曾经那样的疼她,不仅是她,连昭儿与暕儿在听到流言之后,也全都信以为真,大怒不已,发誓要取宇文化及性命,以报杀父之仇。
毕竟宇文化及这个大丞相的职位实在不能不令人起疑,杨广死后,他便大权在握,篡权的嫌疑实在是大。我想,对于昭儿他们的仇恨,阿及是心知肚明的,他能否真心去救昭儿,只能靠我了。
而晗儿没有昭儿他们这般直接的仇恨,也是因了附马宇文士及是阿及的弟弟,而她的孩子,也是宇文家的血脉,所以,她宁愿相信我的话。
但从她忧郁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仍是怀疑的,她是在强迫自己接受我的解释。
我说:“你的父皇死于陈氏之手,而她,则是为了报杀母之仇,亡国之恨,所以隐忍这么多年。”
我说的确实是实话,而略过了阿及曾用剑抵在杨广胸前的事,有些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我曾亲眼看着阿及手中的剑刺入杨广的胸膛,心内便总觉阿及才是那罪魁祸首一般,我常常想,以阿及的武功,怎会轻易被陈婤撞到而失手杀了杨广?
我知道我的想法对阿及不公平,这么多年,该是我欠他的,但那重阴影总是挥之不去,以至于午夜梦回时,眼前总是那血淋淋的一幕,而阿及的脸,总是那么狰狞。
或许是做了母亲,真正长大了,也或许杨广之死对她的打击太大,总之,晗儿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撒娇犯嗔,眼神中总是隐含着一层忧郁。
事实上,几个孩子中,晗儿是压力最大的,如果证实是宇文化及篡权弑君,那她身为宇文家的媳妇,该何去何从?
“陈氏确实死有余辜,只可惜了三皇弟,唉!”晗儿幽幽叹道。
提起杲儿,我也是一阵心酸,她是挽云的骨血啊。虽然我总想极力去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但却总是有种大势已去的无力感,只觉心力衰竭。
“待救出你大皇兄之后,你们都不要再参知政事,寻个隐蔽之所,安稳度过一生,就是母后最大的期望了。”我抱着小外孙,叹道。
猛然想起,我还从未抱过我的两个孙儿,大的该有两三岁了,小的也该与外孙差不多大了。
晗儿眸中泪光盈盈,看着我道:“那母后怎么办?”
我淡淡一笑,掩去眼底的忧伤,安慰道:“母后是皇太后,没人会拿我怎样的,虽然母后没什么权力,但是他们谁敢动我,便会遭到其他人讨伐。”
自古以来,都讲究师出有名,如今的天下,已不知有多少人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虽然阿及立了杨氏子孙,力保大隋,但讨伐声仍是不止,但毕竟都未敢正面开战。
假如我被阿及或者任何一方的头领杀了,那么其他部的人都会群起而诛之,那样便是名正言顺。
所以,我与杨浩在这其中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都会想着控制我,以此名正言顺的得到大权,但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他们绝对无人敢杀了我,我的位置与杨浩不同,毕竟他们可以想尽办法立其他皇子皇孙为傀儡皇帝,但大隋的皇太后,却只有我一个。
所以,将来无论是谁得到大权,都将会礼遇我,直到有一天,内乱平息,他们方敢灭掉名义上的大隋,重建新的王朝。
唇边微微浮起一抹冷笑,天下群雄并立又如何?再怎样的英雄或者奸雄,无不畏惧民心,华夏几千年,没有几个敢直接对抗朝廷,所谓的造反,出师之名无不是清君侧,杀奸佞等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要用我所能平衡的权势,救出我的孩子,归根究底,我不过是个女人罢了,我对权势,从来没什么特别的喜好,我只能活在这样的夹缝中谋求生存。
几日后,大军开征,同时也打出了迁都的口号。
不知道我们走后,北边的突厥会不会占领大兴,毕竟大隋内乱,正是给了突厥可乘之机,而如今中原的几股势力,无不巴结突厥,谁得了突厥的帮助,那么便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六月的天气酷暑无比,一路行来,尽管穿着冰丝衣衫,依旧被水粘湿,大军更是困乏无比,还好这是大隋余下的一部精锐之师,尚不至于军心溃散。
“娘娘,前方一百里便是东都了,李密围困东都,而我们现在的位置,正是在他的身后。”阿及遥望一眼,言道。
我略略点头,面色凝重,言道:
“成败在此一举,待攻进东都,哀家必有办法说服昭儿等人,毕竟,士及是昭儿的伴读,又是妹婿,而你也曾是他的武功教习,他必不会听信流言。”
如今我只有这样安抚阿及了,虽然我心里没有半分底气能说服昭儿,既然他信了流言,那必然也会听说我与阿及那一夜之事,倘若如此,他是否会连我一起恨呢?
阿及想来也能猜到我的心思,也不说破,只道:
“娘娘放心,臣必竭力而为!”
安营扎寨后,阿及派出斥候,去打探李密的兵力,要想一举获胜,须得知己知彼。
待斥候探来消息,声称李密已与东都的守卫军大战多次,双方均伤亡惨重,这个时候进攻,是最佳的时机。
阿及另安排了人混入东都送信,要与东都守卫军里应外合,夹击李密,但迟迟传不出消息,或许是派的人没能完成任务。
但我心中总有另一层隐忧,城内的王世充等人把持着大权,早就有谋逆之心,他们会不会与我们合作呢?倘若我们攻进去,与李密攻进去都是一样的,他们必会失掉手中的大权,所以,我不得不怀疑,派出去的人或者早已被斩。
更何况,即便是昭儿当权,我也难保他会听我的话,虽然他孝顺之极,但杀父之仇,****之恨,不共戴天,虽有我亲笔书信解释,但恐怕也无济于事。
如此焦灼的等了几日,我们只有放弃,毕竟大军远道而来,军粮物需不比当地,拖不起。
“阿及,你有几分把握能胜李密?”我问道。
阿及略略思索,回道:
“十之八九,李密人数虽多,但却是一帮乌合之众,我们虽是远道而来,但却是大隋的精锐之师,只是此战须速战速决,否则对我方就很不利。”
我点点头,言道:
“是,目前的粮草尚能坚持半月,只有待攻破东都之后,才能补给,所以这半月之内,不仅要击溃李密,还有东都宫内那些心怀鬼胎的叛臣。”
阿及立刻召集军中大将商议战事,与此同时,李密不知与城内的权臣达成了什么协议,暂时弃掉攻城,全军回头反击。
七月的童山,热辣辣阳光笼罩其上,照得树叶都打着蔫,而更加如火如荼的,是两军在童山的交战。空气中弥漫着战火的气息,几次大举进攻之后,漫山遍野尽是残躯断臂。
我站在十里之外的山头上,仍能感觉到那浓重的血腥气顺着一缕炎热的风浪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