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生死学
14186200000007

第7章 缘起法与生死轮回之中道观

释迦牟尼在禅思中思察生死轮回因果本末的基本方法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被强调为佛法理论基石乃至佛法代称的“缘起法”,这一法则,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一偈概括,在《阿含经》中重复了几百次,其含义是:任何现象都依一定的因(起根本、内在作用的条件)、缘(起辅助、外在作用的条件)集合而生起,而变化,而消灭。质言之,一切现象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就像车子是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众生是由“五蕴”(身、心)集合而生存;又如三捆芦苇互相支撑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余二即倒,若去其二,余一即倒;或如两手拍掌乃出声,孤掌难鸣。偈中的“此”指因,“彼”指果,因缘合集,从时间角度看,是纵横两重因果关系的交织;从同时、当下看,一事物为各种条件合集而成的果,无其所依的条件则无此现象,“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这叫“俱时因果”,如我人的生命当下依空气、饮食等而维持;从时间的流逝看,现在的事物是过去已灭的某种条件(因)的果,又是未来某种事物的因,一切现象都处于生灭相续、因果连环的生灭变化过程中,“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这叫“异时因果”,如我人的身心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新陈代谢中,现在的身心是过去身心之果,又是未来身心之因。很明显,缘起法则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哲学思辨概括出的一切现象普遍共具的永恒法则。

据佛典载,释迦牟尼成佛前在禅定中思察,便是运用“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则,观析宿命通、天眼通的直观所见众生生命流转的因与果,作为佛教教义纲宗、根本的“四谛”、“十二因缘”,便是通过如此观察而建立。从佛法看来,众生的生命现象,与其他一切现象一样,其可由理性观察到的真实,便是缘起——是依一定因果而生死相续的活动过程。超出生死之道,不在于他,就在于“如实知见”,从如实现察生命现象缘起的实际中去发现。

在《阿含经》中,“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则又被称为“中道”。所谓中道,即如实认识现象的本来面目,不偏不倚,不堕于任何不符合真实的片面见解和偏执。中道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方法,被强调为最高真理。依中道如实观察生命现象,亦即如实观察生命现象的缘起关系,不堕于任何违背缘起的“边见”(片面、极端的见解)。中道的生死轮回观,可谓佛家生命观的特质所在。从中道的生死轮回观来看,众生的生命乃因缘集起、生灭相续、因果相续的流动过程,佛经中比喻如灯烛之燃烧,“展转燃之,故炷虽消,火续不灭”,又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实出于上”(《佛说孛经》)。这种生灭流变过程,不可用僵硬的有、无、断、常等概念来界定。灵魂有无、人死后是有是无,也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中阿含经·箭喻品》中,佛把人死后是有是无的问题列为应不予置答的“十四无记”(十四个无意义、不应该回答的玄学问题)之一,意谓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便是错误的,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更是错误。如果要如实描述生命现象、死后有无,只能用否定两极片面之见的方式,表述为:非断非常,非有非无。

非断或非无,意谓生命是一生灭相续、生死相续、因果相续的不断延续过程,当念如是,生前死后也当然如是。人死之后,并非永远消灭,一切皆无,而是依其生前行为等的因,续生必然的果,必有新的身心生灭相续,可借用世俗的概念“假名”为后世,然此后世来生,不可说为哲学意义上实有(不依赖任何条件、不生不灭的实体)之“有”,故说非有。只要不是通过修道断了形成新生命的因,则这种生死死生的相续过程绝不会戛然中断。当然,今生现世,亦必有其前世的因,不可能是无中生有。

关于众生死后的去向,佛教所说,与婆罗门教传统的“三道”说不同,说有天、人、鬼、畜生、地狱,称“五道”、“五趣”,或加阿修罗,称“六道”、“六趣”,道或趣,指死后所去之处,所走之路。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三道为善业之果,乐多苦少乃至纯乐无苦,称“三善道”;鬼、畜、狱三道为恶业之果,多苦少乐乃至纯苦无乐,称“三恶道”。也有把阿修罗也划归恶道的。佛典说,众生自无始以来,在五道或六道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出此入彼,无休无止,就像车轮转动不停,称“五道轮回”、“六道轮回”。《佛说无常经》偈云:轮回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缚。《法句经》偈谓众生于五道中奔走,没有一处不到,“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偈谓“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终始”。

那种认为一死永灭的“断见”,被佛家斥为违背缘起法的“边见”(片面之见)、邪见(不正确的见解)。

非常或非有,意谓众生虽然轮回六道,无有停歇,但生死流转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真常不变的主宰者灵魂或自我死此生彼。缘起的当体,便意味着没有常住不变、不依他存的“自性”(自己本有的实体),无自性,被称为“空”。就众生生命而言,没有一个真常不变、自作主宰的主人公“我”(Atman,实我),谓之“无我”。空、无我,被奉为佛教教理的核心。佛家所讲的轮回,并非像婆罗门教比喻或一些不明佛理的佛教徒所理解的那样,像一个人从这间房子搬到那间房子,像脱掉旧衣换上新衣,或像尺蠖虫从这张树叶迁向那张树叶。那种认为有不死的灵魂或不灭的我、“神我”存在并受轮回的见解,也被佛教斥为另一种违背缘起法的边见、邪见。《中阿含》卷五《嗏帝经》载,佛弟子嗏帝比丘持“我有前生后世”之见,遭到佛和其他比丘们的严厉批评,认为断然说我有前世后世,堕入了“常见”。《杂阿含》卷十六第414经载:众比丘得宿命通,谈论各自的前生宿世如何如何,被佛陀批评了一顿,谓“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乃非实、无益之论,因为它堕入了执五蕴为我的常见。对一般人及婆罗门教等所认有一个自我、灵魂轮回的常见,佛经中批驳极多。

佛法关于轮回的正见,可以“业果非空我非有”(宗喀巴)一语概括,意谓虽然生死轮回、业果相续不断,而没有一个实我在轮回;虽然没有实我轮回,业果相续却没有间断。《杂阿含经》卷五第101经载:仙尼外道以沙门六师不说弟子死后往生何处、而佛则肯定弟子往生何处一事问佛,佛言:若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实我),不知死后如何,为断见;若见现在世、死后皆真实是我,为常见;皆属极端、片面的“边见”。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不见死后真实是我,乃佛法正见。若佛弟子中有我慢未断尽者,死后其五蕴相续而生,佛才断言这个弟子身坏命终生于某处。若佛弟子断尽了生死之根——我慢,则“身坏命终,更不相续”,佛不说其生于何处。《南传弥兰陀王问经》那先比丘答若死后转生为另一人与生前为同为异之问说:“非同非异”,如婴孩从小到大到老死,如灯火从初夜燃烧至半夜,如奶变为酪、酪变为酥、酥变为醍醐,“人身死当复更生受一身,譬若两炷更相燃。”“从精神至老,死后精神趣所生,展转相续,是非故精神,亦不离故精神。”

关于人死后的去向,《大乘流转诸有经》载佛对摩揭陀国王所说的一段话,描述颇为精炼:前识灭已,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明领受所感异熟。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王: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歘起,号之为生。大王: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歘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大意是说:人临死时,最后一念意识灭后,紧接着便会续生下一念意识,就如同生前前念灭已,又生后念,中间没有停顿间歇。死后的意识相续而生时,便会领受其生前行为的因所成熟的果报,受生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虽然没有什么东西从今生原封不动地搬到后世,后世的生命并非今生的生命,但今生后世之间,有因果相续的紧密联系。前念已灭名之为死,后念续起名之为生。这生死相续之轮回过程,本性是空,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自我或灵魂实受生死。为什么?你且试观当下念头的生灭,前念灭了找不着它的去处,后念续起觅不见它的来处,生死之间的前念后念,也是如此,从这里应觉悟那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