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点评《史记》
14210400000072

第72章 大汉天娇——窦太后

“原文”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译文”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的时候窦姬由良家女子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窦姬痛哭流涕,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和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汤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于是赏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点评”

曾经有这样一个女人,她影响了整整三代帝王;同样是这个女人,伴随皇室度过了两场叛乱,并保住了皇权;还是这个女人,或者说是因为她的喜好,或者说是因为她的卓识,推行了“生息”的政策,奠定了一个王朝雄极一时的基础。这个女人,就是西汉窦太后窦漪房。

一、阴错阳差,一步登天

文帝的妻子窦皇后,闺名漪房,她是赵国清河观津(今河北武邑)人。她出身平民良家,在高祖刘邦去世、吕雉太后掌权之前,还是一个天真少女的窦姬被选美的官员挑中,送进长安皇宫为宫女。

窦姬父母早逝,家境贫苦,在秦末汉初战乱频仍的年代,窦家经常上顿不接下顿。为了寻找食物果腹,窦姬的父亲迫不得已前往观津城外的深潭边钓鱼,结果滑入深潭,葬身鱼腹。窦母在困苦中遭此打击,不久也弃世而去,留下了窦姬三兄妹在人世苦苦挣扎。

然而痛苦贫穷的日子,仍然没有磨灭窦姬天生的丽质,她长成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这个时候,窦姬被选美的官员挑中,送进长安皇宫为宫女。

由于窦姬品性温良,她成为吕雉宫中的小侍女。

不久,刘邦病逝。成为太后的吕雉送刘邦诸庶子就国,同时赐给他们每人五名宫女。

窦姬在入选的三十五名宫女之中。

窦姬听说高祖有个名叫如意的儿子被封为赵王,正是自己的家乡。她从来就没有梦想过自己能够成为什么王爷的宠姬,她只是想离家乡近一点好打听久别的兄弟的消息。

她是个有主见的女孩儿,一旦有了这个心思,就私下拉关系找到了主管遣送的宦官,恳求那位宦官将她分配到赵国去。

也许太监头儿贵人事多,竟把窦漪房托付的事儿忘了个一干二净。当名单最后被皇帝批准实施的时候,窦姬才知道自己居然被送给了代王。

该启程了,名单公布,窦漪房大惊失色,少女这一点渺小的期望被击了个粉碎。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窦姬几乎绝望了,忍不住泪下如雨,怨恨那个随意安排生死的太监,不肯踏上远行的宫车。太监强行将哭得死去活来的窦姬扔进了宫车,一路严加看管,送到了代国。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却在代王刘恒见到五位宫女的时候,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皇宫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宫女,不用想也是个个姿色出众的,而窦姬虽然美貌,这一路以泪洗面,想来是不可能如另四位那样状态奇佳美艳动人的。然而各花入各眼,在五位宫女中,代王刘恒愣没看上那四位争奇斗艳的,偏偏就喜欢上了神情落寞的窦姬。

于是命运之神开始展现了第一个奇迹:同时入代王宫的五位宫女,四位仍旧是宫女,而窦姬却成了代王的宠妾——亲王妃。并且一连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当然,代王刘恒的后宫并不简单,他的母亲薄王太后是后宫的主人,他还有王后,这位王后比窦姬的身份地位都高,而且还前后生了四位王子。

不过代王宫虽然复杂,对窦姬来说,已是天堂,她对自己竟能得宠于亲王并生儿育女非常知足,对薄王太后和王后甚至于嫡出的王子们,都十分恭敬,安分守己地过着亲王姬妾的生活。

汉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因为在汉文帝的诸子中,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于是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窦姬窦漪房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自然也就成为公主。第二年,窦漪房窦皇后的小儿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就这样,窦漪房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为太子,一个成为梁王,女儿也成了公主,她本人呢,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皇后,母仪天下。

二、手足情深,终于团圆

如同做梦一样,窦漪房成了窦皇后。很快久违的亲情就将她包围。

皇后有个弟弟叫窦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家里不知他被卖到了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于是他就辗转来到长安谋生,刚到首都,就听说刚被册封的皇后姓窦,祖籍清河,禁不住勾起了他酸楚的往事。记忆中他曾和姐姐一起采桑叶,那次从树上掉下来的疼痛似乎刻在了脑海中,他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自陈身世。窦少君很快就被召见,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丝毫不差。皇后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汤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

窦皇后听完,控制不住情绪,不顾身份地一把将弟弟紧紧地搂住,泪如雨下。左右侍女宦官,于是也纷纷伏地,哭泣出声,以衬托皇后的哀伤。

文帝对妻子能够与兄弟团聚,也颇为感慨,于是赏赐了窦氏兄弟田地宅院,还有大笔金钱,让他们就近住在长安。

窦皇后自进入代王宫后就非常注意维护和代王母亲薄太后的关系,很得薄太后喜爱。窦氏成为皇后,薄太后随即下诏追尊窦氏的父亲窦涓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还把窦涓坠渊的地方填成大坟,在上面种满松柏树,一年四季常青不衰,民间称为“窦氏青山”。

原本孤苦无依的窦皇后忽然平地里冒出了两个正当壮年的兄弟,颇令吃够了吕氏外戚苦头的文臣武将们起鸡皮疙瘩,唯恐大汉朝冒出一家暴发户外戚,比吕家更不如。

于是他们先下手为强,由绛侯、灌将军等出面向文帝进谏,说窦氏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礼仪也没有学问,所以不宜封授官职,只好做富贵闲人,而且还要选择一些有操行道德和学问的长者与他们比邻而居,每天监督教导他们才行。

文帝采纳了这项意见。于是窦长君、窦少君就此被教育成了谦谦君子,时间长了,他们非但不曾参与政事,就连国舅爷的尊贵身份都自觉地忽略不计了。

于是,满朝文武,都忍不住在无人处弹冠相庆。

三、宽厚仁德,惠己及人

自古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该享受幸福生活的窦皇后却在一次重病后双眼失明,文帝之后也渐渐失去了对她的宠爱。所幸的是,文帝移情的对象尹姬、慎夫人都没有生下子嗣,她们也就失去了对窦皇后地位的威胁。

公元前155年文帝去世,刘启顺利地继承了大统,成为历史上的汉景帝,窦氏也升格为皇太后,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婆了。

在景帝统治时代,窦氏宗族势力得到空前的提升,景帝封自己的舅舅长君为章武侯,食邑一万一千多户,长君的儿子彭祖为南皮侯,食邑六千四百多户,加上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涌现出的窦婴积功,被封为魏其侯,此时的窦氏已是一门三侯了。

窦太后在孙子汉武帝六年(公元前135年)因病去世,她当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共有四十五年,活了七十多岁,死后与丈夫文帝合葬于霸陵,她的离世也使窦氏宗族陷入没落之中。

窦太后的一生都笃信并倡导“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并将这种爱好加以发挥,让当时景帝及太子等皇族都要读这些文章,研习学说。在朝中官员的人事任免上,只选用学习黄老学说的人,对儒生一概不予以录用。

窦太后作为汉文帝的妻子,大汉的皇后,兢兢业业,相夫教子,在眼睛失明后丈夫宠幸其他嫔妃时,也没有见到史书记载她有如吕后般的嫉妒和事后报复,可见她的气度和胸襟。作为汉景帝的母亲,大汉的太后,她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汉朝面临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教导儿子及皇族贯彻既定国策,休养生息,继续了汉文帝功绩,最终成就了“文景之治”的丰功伟绩,也为大汉王朝即将迈入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的一生是极其幸运的,从秀女到宠姬再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风浪,这与她谦让律己、宽容豁达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