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点评《史记》
14210400000092

第92章 受命赴秦,上书阻秦攻楚

“原文”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于秦。顷襄王,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曰:

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先帝文王、庄王之身,三世不妄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磿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译文”

春申君是楚国人,名叫歇,姓黄。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奉事楚顷襄王。顷襄王认为黄歇有口才,让他出使秦国。当时秦昭王派白起进攻韩、魏两国联军,在华阳战败了他们,捕获了魏国将领芒卯,韩、魏两国向秦国臣服并侍奉秦国。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但还没出发,这时楚王派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到了秦国的这个计划。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大片领土,因为在这以前秦王曾派白起攻打楚国,夺取了巫郡、黔中郡,攻占了鄢城郢都,向东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只好把都城向东迁到陈县。黄歇见到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那里访问,结果上当受骗,扣留并死在秦国。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秦国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恐怕一旦发兵就会灭掉楚国。黄歇就上书劝说秦王道:

天下的诸侯没有谁比秦、楚两国更强大的。现在听说大王要征讨楚国,这就如同两个猛虎互相搏斗。两虎相斗而劣狗趁机得到好处,不如与楚国亲善。请允许我陈述自己的看法:我听说事物发展到顶点就必定走向反面,冬季与夏季的变化就是这样;事物积累到极高处就会危险,堆叠棋子就是这样。现在秦国的土地,占着天下西、北两方边地,这是从有人类以来,即使天子的领地也不曾有过的。可是从先帝文王、庄王以及大王自身,三代不忘使秦国土地同齐国连接起来,借以切断各国合纵结盟的关键部位。现在大王派盛桥到韩国驻守任职,盛桥把韩国的土地并入秦国,这是不动一兵一卒,不施展武力,而得到百里土地的好办法。大王可以说是有才能了。大王又发兵进攻魏国,堵塞了魏国都城大梁的出入通路,攻取河内,拿下燕、酸枣、虚、桃等地,进而攻入邢地,魏国军队如风吹白云四处逃散而不敢彼此相救。大王的功绩也算够多了。大王停止征战休整部队,两年之后再次发兵;又夺取了蒲、衍、首、垣等地,进而兵临仁、平丘,黄、济阳则退缩自守,结果魏国屈服降秦;大王又割取了濮磿以北的土地,打通了齐国、秦国的通道,截断了楚国、赵国联系的脊梁,天下经过五次联合而相集的六国诸侯,不敢互相救援。大王的威势也可以说发挥到极点了。

“点评”

世人皆道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事实上,楚国的春申君的门客数量才是四大公子之首。除此之外,春申君与其他三大公子最大的区别是他并非宗室成员,但是他却能在楚考烈王时期为相二十五年辅国持政。

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成立了“联合纵队”讨伐秦国,其间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而春申君当权主事。“外无宾客之助,内无王室之亲”的春申君依靠自己的能力,与孟尝君、信陵君和平原君合称战国四大公子,可谓名噪一时。

一、白手起家,临危受命

春申君是战国时楚国人,姓黄,名歇。

战国四大公子除春申君外都是王室宗亲。孟尝君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小儿子;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儿子;平原君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与他们相比,春申君可谓白手起家,史记中并没有提到春申君的家世。

黄歇少年时曾游历各地,学识渊博。他很崇拜当时的纵横家苏秦,常以苏秦建立的功业激励自己。因此,在游学过程中,黄歇一边认真研读前人的经书史籍,一边留心观察当时的割据形势。数年之后,黄歇学有所成,觉得获取功名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回到楚国求见顷襄王。

辩才出众的黄歇得到了楚顷襄王的赏识。正是他年少时期的大量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为他日后位极人臣创造了条件。但是如果他仅仅是因为辩才受到楚顷襄王的赏识,还不足以让他位居四大公子之列。黄歇的白手起家,是建筑在一件惊心动魄的使命之上。

楚顷襄王熊横做太子的时候,曾在秦国当做人质。战国时期互把太子当做人质,也是相互制约的一种手段。前302年,熊横杀死了秦国的一位大夫逃回楚国而引起了秦楚两国的关系恶化。前299年秦国伐楚,楚怀王入秦求和,后死在秦国。

楚顷襄王继位后,秦昭王命白起大举攻楚。秦楚交战,楚大败,被秦占领了大片领土后,秦昭王又派白起进攻韩、魏两国联军,在华阳战败了他们,捕获了魏国将领芒卯。韩、魏两国向秦国臣服并侍奉秦国。秦昭王便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

楚国君臣对出现此种局势十分不安,国内一片惶恐。黄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登上楚国的政治舞台。

公元前272年,辩才出众的黄歇,也就是日后的春申君被顷襄王委派,出使秦国。

二、上书秦王,阻秦攻楚

正值秦国与三晋的关系亲密时,顷襄王特派黄歇出使秦国,探视情势。

黄歇十分清楚秦国对楚国的野心和楚国所面临的压力,所以,当他到达秦国后,便频繁活动于秦国的上流社会,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他结交了范雎这样一批有影响的贵族士大夫,获取了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对楚国的同情,进而搜取到不少关于秦国对楚国的情报。

当时,秦昭王正命令大将白起率军与韩、魏军队共同攻打楚国,但军队还没有出发。黄歇到秦都后得知这一消息,内心焦虑万分。当时,楚国的元气尚没有恢复,如果秦、韩、魏联合攻楚,那么,不但楚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且他的政治前途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巢破卵危,黄歇深知自己的命运已和楚国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向秦昭王上书,力陈秦国“善楚”之利。

他向秦昭王比喻道:“如果两只猛虎互相搏斗,那么旁边的癞皮狗到最后就会乘虚而入,饱食虎肉。现在,秦、楚都是大国,互相攻战只会导致双方两败俱伤,而让韩、魏那样的小国坐收渔翁之利。我谨劝大王还是放弃对楚国用兵,使秦楚亲善为好。”

黄歇还说:“大王,我听说物极必反,现在秦国的土地,占着天下西、北两方边地,这是自古以来任何天子的领地都不曾有过的。大王四处征战,挫败了六国五次联合进攻,大王的威势也可以说发挥到极点了。大王现在如果去掉攻伐之心,广施仁义之道,您的霸业可与三王五霸媲美。大王如果仅仅凭靠军备强大,就想使天下的诸侯屈服,我恐怕您以后会有祸患啊。从前,吴王夫差只看到进攻齐国的利益却没有想到会被越王勾践打败。吴王不是没有建立过功绩,但由于贪图眼前利益,最终使自己处于不利之地,成了越国的阶下囚。正如大王现在嫉恨楚国想灭掉楚国一样。如果楚国和秦国发生战争,韩魏就会趁机强大起来,到时再联合攻打秦国,而秦国正是疲惫之时,哪有力气还击呢!我替大王考虑,还是不要攻打楚国了吧。”

总之结果是,秦昭王读了黄歇的上书后说:“真好。”

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并辞谢了韩、魏两国,同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了厚礼,秦楚盟约结为友好国家。

秦楚订立盟约,使楚国得到喘息的机会,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黄歇在这次使秦中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外交能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