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则1
常青藤精英教育并非让孩子完全自由成长,而是建议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兴趣导向,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尽早对其进行职业与生存能力的引导。
美国人都不管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吗?这绝对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近年来美国的许多政治家,不论是布什还是戈尔,或者是克里、迪恩,全是“常青藤”打造的世家子弟。如果没有从小的带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根本无法走进哈佛,然后步入美国的领导阶层。
要知道,掌握财富和地位的美国上层阶级是绝对不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头脑清醒、不满足于现状的中产阶级中的上层人士也不会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中,他们不但没有满足感,相反地,却充满了危机感。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从小拥有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的不作为,譬如孩子摔了不会去把他们扶起来,让他们自己面对挫折,懒于伸出援手等等,都是一种积极的教育。中国的父母们,想要学习常青藤的精英教育法则,首要的便是澄清这一观点——让孩子自由生长!这绝对是一种对美国精英教育的认识的误区。
普林斯顿校友在休斯敦的莱斯大学隆重举办宴会,邀请了很多高中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参加。这次校友会出动了不少老校友,还专门从远在新泽西州的校本部调来几位在校大学生当说客,目的在于动员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选择普林斯顿大学。
晚宴开始之前,盛装的男女主宾们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交谈着。在这其中,有几位家长都是律师,有位白人学生的父亲是律师,这个学生表示,在他本科毕业后,也将选择法学院。他对大家说,他还有一个哥哥,也是普林斯顿的学生,今年夏天就毕业了。学的是音乐专业。他的妈妈在一旁马上补充道:“哥哥在普林斯顿这四年,只有一次得过B,在校的平均成绩GPA超过3.9.”让人惊奇的是,父亲听了,马上又补充道:“是3.97,而且现在已经接到好几个法学院的录取通知,已经决定了,秋季开学就去上纽约大学法学院。”很难想象,让孩子自由发展的美国家庭能够如此清晰地记得孩子的本科成绩,这在中国也未必可能。但事实如此。
美国的精英阶层其实都在以一定的方式培养着他们的孩子。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艾琳娜·卡根的父亲是律师;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的父亲,也是耶鲁法学院的教授;哥伦比亚法学院院长的父亲同样是该法学院的教授;最高法院大法官金丝帕格的丈夫、儿子、女儿都是律师。
这么多成功律师的孩子,鲜有不当律师的。这让人更加确信了美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施加的强大影响。
在美国,人口总数5%的人掌握着全国约59%的趋势。作为一个商业社会,美国以金钱论英雄是很自然的。依靠个人奋斗与智慧获得财富的人被社会尊重,被看做成功者、上流阶层,看做英雄。这一类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知道什么样是好的,于是他们设法从小培养他们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具备成功者所必需的素质。
曾经有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只有20%不到的人承认,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于是很多人因此认为,美国人都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但是,这是一种美国文化宣传的麻醉剂。虽然大多数的美国父母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但是,理智的中上阶层美国家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那些出身于政、商、医、法家庭背景的哈佛朋友中,只有极少数大学毕业后不是选择政商法医的专业。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进入大学以前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而后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在中国,父母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孩子的成绩,孩子成年前的教育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高考。只求将孩子送进大学,从来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特长与志向。而美国精英教育中对孩子的“包办”与中国的“包办”是不一样的,美国的精英教育思考的不是能够在考试中拿高分,而是尽可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帮助他们早早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培养孩子的职业与生存意识。
所以,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倘若想要培养出一个未来社会的精英,就应该开始把对孩子的培养从“分数高于一切”转到帮助孩子做好人生长期规划上。在孩子最初的十几年里,帮助孩子设立一个或者几个人生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在成长旅程中,许多人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有一个大致的人生方向,比迷茫过完高中,迷茫选择专业,仓促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好得多。从小树立人生目标,家长和孩子可以及时找出现实与目标间的差距,调整学习方向,培养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让孩子成人以后才开始学习与生存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才开始训练本该长期才能培养起来的与职业有关的素质,难免会使孩子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落败,使孩子屡屡遭受精神创伤,这才是失败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懵懂中选择了让他们厌恶一生的工作,这也是失败的教育。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妨引导他们设定一个或几个专业方向与职业目标,在促进孩子具有广泛的爱好与知识面的同时逐步培养其对某些专业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应该向常青藤的教育精英们学习的。不要再把美国崇尚“自由独立”的口号挂在嘴边了,对于教育来说,“自由独立”只是方法问题,而不是原则。
有的人因为从小没有奋斗目标,于是将人生最宝贵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浪费掉了;有的人有了理想和目标,却不去采用科学的设计和规划,采取持之以恒的行动,反而将理想束之高阁。这些都是我们家长需要注意和改变的。
参照世界先进的教育目标,参照常青藤精英教育理念,结合社会资源和环境,在孩子们幼时就帮助他们一起规划未来、设计人生,是这个时代的家长们应该做出的抉择。
在国内,小周的父亲是家大型企业的老总,从小给小周讲很多商业知识,还鼓励他说一定要上哈佛,读MBA。他父亲工作忙,经常国内国外两头跑,到了小周放暑假时,就尽量带小周一起出去,以便多和小周呆在一起,给他一些商业熏陶。小周七八岁时,就开始被父亲拉去参加董事会议。在那些会议上,小周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从小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使他知道,要办成一件事情的困难,也知道了作为一个商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在他爸爸的影响下,小周从小就有了要读哈佛MBA、要经商的思想。
因为小周从小就被培养了经商意识。他真的考进了哈佛,并参加了商学院里的一个荣誉学生组织。当时有70多人申请,只有15人通过面试被录取,而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入学第一年的圣诞节,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回家,而是留在学校里,对今后的职业和就业做研究。当他在网上看到了著名的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招收实习生的信息后,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金融部的顾客服务部中一个为顾客管理股票账户的工作。顺利通过第一轮面谈后,他进入了第二轮面试。在进入第二轮面试的6个人中,除他以外,都是三四年级的学生。最后一关是和主管单独谈话。他一进办公室,主管就直接说:“谈谈股票吧。”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商业知识。他父亲的公司里有一个证券业务部,他常常去那里讨教。出国以前,他还有一个独立的股票账户,并且有3年的股票实际运作经验。所以,谈起这个问题,他滔滔不绝。最后,主管打断他,说:“好了,你很酷,你拿到这份工作了,我知道你是个新生,但你懂得比他们多。”
小周的成功,来源于父亲从小对他的职业启蒙,引导他从小建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兴趣,并立下目标,根据这个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很多成功教育的典范都在于家长能够在孩子幼时让他们成功地树立起自我意识,从童年开始就进行人生的规划与准备。与他人相比,他们有长久的职业预备期,和他人相比,具备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顺利走入社会,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