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35

第35章 弗里茨·普雷格尔——单亲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弗里茨·普雷格尔(1869~1930)是奥地利著名的分析化学家。1923年,他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和微量化学学科,促进有机化学的发展,也为现代医学和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主要著作是1917年发表的《有机微量定量分析》。

谁能想到,普雷格尔——这个荣登科学殿堂的化学家,小时候却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雷格尔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着普雷格尔,非常辛苦。由于缺少父亲的教育,普雷格尔的性格从小就很顽劣。

那天,小普雷格尔像过去一样很晚才回家,衣服被弄得脏兮兮的,脸上、手上全是泥巴。他一进门,就躺在沙发上。母亲从厨房里走出来,一看到儿子的样子就吓了一跳,她大声叫道:“天啦,你怎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这可是早上才换上的干净衣服啊。你知道吗?天气越来越冷了,水也越来越凉了,洗衣服更难了。”

小普雷格尔依然躺着,不以为然地说:“哪个母亲不在冬天洗衣服?这有什么?”

可怜的母亲气得落下了眼泪,却又说不出什么,只好把儿子的脏衣服脱下来,又回到厨房里干活去了。

正在这时,门铃突然响起来了。隔壁的伍德太太拉着她的孩子闯了进来,对孩子说:“来,汤姆,让婶婶看看普雷格尔对你做了什么。”

“你们来干什么?是来告状的吗?告诉你们,我不怕。下次惹了我,我还要揍他。”小普雷格尔从沙发上跳下来,恶狠狠地说。

“天啊!这就是你的孩子吗?他打了人,居然还是这样的态度!”伍德太太对小普雷格尔的母亲喊道。

母亲连忙向伍德太太道歉,请求她原谅;可小普雷格尔仍然警告汤姆,以后要小心。

“看看吧,这就是没有父亲管教的孩子!”伍德太太气愤地说。

这时,母亲再也无法忍受了,她扬手狠狠打了儿子一记耳光。

“妈妈,你打我?”小普雷格尔颇感意外,眼里滚动着泪花。在他的印象中,这可是母亲第一次下这样的手。“是汤姆先骂我是个野孩子,我才打他的。”伍德太太见状,不好意思地走了。

屋子里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小普雷格尔还在轻轻地啜泣。

“孩子,你父亲死得早,他临终时要我好好教育你。为了你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妈妈拼命地干活,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手上起满了老茧。可是,你却一点也不心疼妈妈,在外面惹事,让妈妈受到别人的指责。”母亲边说边流下了眼泪。

小普雷格尔看了一眼母亲的手,惭愧地低下了头。

“虽然你没有父亲,但是作为一个男孩子,应做一个坚强的人,有志气的人,为妈妈争口气。可是,你却经常伤妈妈的心,让妈妈流眼泪。你难道不觉得惭愧吗?”母亲继续说道。

小普雷格尔想到自己的确经常惹得母亲流下眼泪,心里羞愧极了。良久,他紧紧握着母亲的手,用坚定的语气说道:“妈妈,我对不起你。请你相信,我从今以后决不再淘气,决不让你再流泪,要努力学习,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总有一天,你会为你的儿子感到自豪的。”

后来,普雷格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母亲再次为他落泪,可那是骄傲和幸福的泪。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家是单亲家庭吗?在孩子的教育上你是否意识到要花更多的心血?

2.你有及时地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吗?

3.你是否会留心孩子与伙伴相处得如何?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已达数百万之多。父母一方的离去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很大影响,大部分孩子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如多疑、闭塞、自卑,反抗性和攻击性强等。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并逐渐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单亲家庭的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那么,家长具体要怎么做呢?

第一,理解孩子,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刚刚成为单亲家庭,孩子不能理解或有异常都可以理解,这就需要家长努力来安抚孩子受伤的心。若几个月后还发觉孩子有不爱说话、行为孤僻等举动,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有资料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合群、孤僻、拘谨、沉默寡言。父母在此时要及早发现,特别对一直内向的孩子,要提早预防,努力帮孩子度过这段危险期。

第二,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流露悲伤情绪。由以前的完整家庭变成单亲家庭,父母自身也会“愈想愈伤心”,可能会用封闭、极端的行为来保护自己,这种自怜自艾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情,让孩子也陪家长沉入无尽的忧伤中。所以,父母必须坦然面对单亲的现实,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以快乐、健康、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以后的生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第三,生活的变动越小越好。父母一方的离去绝对属于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变故之一,所以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最好是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比如搬家、转校等。这时的孩子已经不能接受更多的变化,哪怕一点点变故,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四,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单亲家庭中的有些父母会有补偿心态,认为亏欠了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尽力满足;又或者把自己全部的爱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处处严厉要求。这两种极端的行为,都会使孩子形成任性、独僻、霸道或暴力的个性。家长应把孩子当成是一个普通的小孩,用平常心态去教育,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发展空间。

第五,注意孩子与伙伴的相处。孩子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幼儿园、学校里,处理好同伴关系,保持正常的群体生活,可以淡化孩子的痛苦,及早从生活的阴影中走出来。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合群,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带孩子跟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不要给孩子提供形成孤僻性格的土壤。

另外,有些好事者会说一些刺激性的话,如小普雷格尔的朋友一样,说他是个“野孩子”。这时家长不妨找那人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家长这样做不但不丢脸面,反而是一种教育行为。如果那人是孩子的同学,家长也可以找孩子的老师反映一下情况,请老师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教会其他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在孩子周围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