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40

第40章 钱学森——帮助孩子确立奋斗目标

钱学森(1911~2009),浙江省杭州市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1911年12月11日夜晚,教育家钱均夫的独生子钱学森呱呱坠地。当钱均夫抱起自己的宝贝儿子时,妻子章兰娟小声告诉他,儿子是“踏莲而降”的,也就是双脚先落地。人们通常认为“踏莲而降”者将来必能成大器。

幼时的钱学森的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特强,3岁时已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以及早期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同时还能心算加、减、乘、除,周围邻里一传十、十传百,都说钱家出了个“神童”。

钱均夫是个爱国学者和教育家,他忧国忧民,“兴教救国”的抱负迟迟没有换来国富民强,他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钱学森经常在父亲的书房里流连忘返,看儿子对书籍那么感兴趣,钱均夫抱起儿子亲切地说:“长大了要好好读书,不光读这些我们先人留下的书,还要读外国的书,不光学习国学,还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把中国建设得富强起来。”

有一天,钱学森问父亲:“《水浒》里的108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108颗星下凡到人间的。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呀?”

父亲笑着对儿子说:“其实,所有的大人物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的人。只是他们从小都爱学习,都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钱学森听了以后更高兴了:“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父亲鼓励他:“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以后父亲又在多个场合给儿子讲“学习知识,贡献社会”的道理,这八个字成了家训,成了钱学森奋斗的目标,它深深印刻在钱学森的心灵里。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有奋斗目标吗?考虑过帮孩子树立奋斗目标这件事吗?

2.每天早上,当孩子背起书包准备上学时,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学习、为谁而学习吗?

3.当孩子对学习有所厌倦时,他能继续坚持学习吗?如果能,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小孩子最崇拜英雄,每一个成为英雄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奋斗目标。周恩来12岁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在小的时候也决定要“学习知识,贡献社会”;1998年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李向群也从小认定“报效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奋斗目标”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如果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犹如在心中播种了一个太阳,一个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的太阳。孩子如果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他就不会虚度时光,就不会整日被烦恼缠身,这也就意味着他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孩子如果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如同他紧握指南针在大海上航行,知道了奋斗的方向,就会有未来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

孩子因为年龄的关系,不能给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目标,作为孩子的父母,就有责任有义务来帮助孩子。

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有两个原则,父母一定要遵循:

第一,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父母曾经有过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有了孩子之后,就希望孩子能替代自己去实现。如果孩子正好对此有兴趣,那这个奋斗目标就可以由此树立。但往往孩子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此时父母逼迫孩子去实现父母的愿望、理想,那这个孩子可能不仅没有奋斗动力,连奋斗的乐趣也没有。

第二,实事求是地帮孩子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钱学森的父亲告诉他要“学习知识,贡献社会”,这个目标无论从眼前还是从未来看,它都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引导价值的。而有些父母为孩子树立的奋斗目标如同永远无法摘到的果实,这不仅使孩子因看不到前途而无望,内心变得脆弱;父母也会因看不到孩子的成绩而陷入失望之中。所以,树立奋斗目标一定要实事求是。

要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并使之最后得到实现,父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孩子产生自己的兴趣。让孩子多看报纸、杂志和书籍,多接触新的思想和新的信息,激发孩子产生自己的兴趣,父母则要适时发现并引导孩子的这种兴趣,从而帮孩子树立奋斗目标。

第二,帮助孩子将奋斗目标细化。孩子的专注力、意志力都有限,如果奋斗目标过于远大,对孩子当下的学习就不能起到长久的推动作用,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把奋斗目标细化。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将奋斗目标分为三种: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就是非常实际的且能在较短时间内达成的目标。这个“短”,对孩子来说,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短期目标应该非常具体、非常实际。如在最近的某科考试中提高5分、10分等;或在学年结束时评上“三好生”等。

中期目标,这是相对于短期目标而定的一段较长时间实现的目标。如果设定的短期目标需要一个月来实现,那么中期目标就可以是一个学期或一年,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长期目标,这就是孩子最终的奋斗目标了。它的实现是基于前面无数短期、中期目标的实现。一位古代哲学家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就是这里所说的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有长期奋斗目标的人,往往能承受一些短期目标、甚至中期目标的失败而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有长期奋斗目标并勇于刻苦努力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他的未来也必定是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