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05

第5章 马丁·路德·金——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著名的黑人社会活动家,为了争取黑人的平等地位而奋斗了一生,直到被刺身亡。1964年,他“由于为和平进行的奋斗,为全世界有色人种树立了一个榜样”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马丁·路德·金出生于美国南部。当时,虽然黑人奴隶制度已经废除,但黑人的地位仍然非常低。在社会上白人欺压黑人,无视黑人的权利,这样的现象一直没有彻底改变。

小马丁的父亲是一位黑人牧师,德高望重,在当地很受人爱戴。一次,小马丁随着父亲开车出门,行驶到一个路口上,他看到一个白人警察正远远地朝他们招手。小马丁心中一阵紧张。他经常听说白人警察殴打黑人的事,只是没有亲见。这次,白人警察让他们停下,会干什么呢?是不是也要打他们呢?他急忙把眼睛转向父亲。父亲只是皱了一下眉头,并没有说什么,更加小心地把车开过去,停在警察身边。只见警察长着一副胖脸,正盛气凌人地瞪着他们。

父亲摇下车窗,探出脑袋,彬彬有礼地问:“警察先生,您有什么事吗?”

“小东西,拿出你的驾照来。”警察大声呵斥道。

父亲被激怒了,但父亲没有把愤怒表现在脸上。他紧紧握着方向盘,用平和的声音回答道:“我是成年人,不是小东西!难道你没有看见吗?你应该叫我先生才对。不是吗?”

白人警察看到这个黑人不亢不卑,毫不示弱。便软了下来,哼了一声,悻悻地走了。

小马丁问父亲:“爸爸,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他为什么对我们这样凶?”“虽然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但我们黑人却得不到平等的对待。这是不公平的。”父亲沉重地说。“爸爸,为什么我们会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白人为什么把我们看得低人一等呢?”“孩子,错在白人身上,我们没有错。不管白人怎么看待我们,我们首先不能小看自己,我们要为黑人赢得尊严。”

小马丁牢记了父亲的话。尽管黑人受欺负的现象普遍,但小马丁并没有把这种强加在黑人头上的不平等看做是应该的。他开始反思,开始憎恶这不平等的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他的思想也越来越成熟了。他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黑人的解放事业,用实际行动为黑人争取更多的权利。他不断地发表演讲,组织黑人举行争取就业、争取自由的示威游行,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平时你是责备孩子多还是表扬孩子多?

2.你能够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吗?

3.你可曾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是向上的内在动力,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此时,孩子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但是,孩子的自尊心又是非常脆弱的,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作为成年人,特别是爸爸妈妈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第一,适时表扬孩子。讽刺、挖苦孩子,能使孩子产生自卑而失去自尊,应积极鼓励,适当赞扬或给予奖励,使孩子在自豪中建立自尊。孩子争强好胜,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幼,难免出现过错或做事不如大人意。对此,不能过多责备孩子,而应抓住其微小进步加以肯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平等对待孩子。对孩子管教过严,会使孩子在畏怯中失去自尊,应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主体,使孩子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讲话,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成人争辩是非,如果成人确实说错了、做错了;应坦诚地承认错误,并向孩子道歉,使孩子觉得父母是尊重自己的,自己也应该尊重父母和别人。

第三,以身作则。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自己如果不能做到马丁·路德·金父亲一样的不卑不亢,那么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第四,信任孩子。不信任孩子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太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当家长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判断、质疑的时候,就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第五,不要拿别人与孩子比较。很多家长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激发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阴影。孩子会想:“我不如别人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

第六,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视孩子尊严,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是极大的伤害,是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时刻留心注意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