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也是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专注,坚持,默默无闻,二十年磨一剑,最终成为行业领袖。而另一些人东一头,西一头,今天干这,明天干那,始终过着波澜壮阔的创业人生。其根本都是“思维性格”的差异,前者不一定是特别大智慧,而是一个“失败前提思考者”。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风险,他首先假设干不成,只有他已经干成的那件事,他才认为能继续干成,最后他就成了集大成。后一种人呢,他是“成功前提思考者”,听到什么都觉得是机会,是大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机会,最后他就成了终身创业者。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这就是兵法智慧的根本。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知道自己跟别人一样,上手去干,多半是大败亏输,所以特别谨慎。吹嘘自己战无不胜,那不是大师,是大“失”,大失所望。
“非战”“非攻”最后还强调一个“非久”。什么意思?是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华杉详解
孙子是非常强调兵力原则的,有绝对优势兵力才打,十倍优势才打包围战,五倍优势才进攻。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是这意思。
没有绝对优势,比如只有两倍优势,那就要“倍则分之”,调动敌人,让他分兵,分割他,形成我方更大优势再打。这就是毛泽东的运动战: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来换取时间移动兵力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毛泽东总结为“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兵力相当,两军遭遇,敌得住,就战之。敌不住,就逃之夭夭。这就是毛泽东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不跑会怎样?“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你坚守不跑,就会被敌人擒了。
分兵作战法
原文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华杉详解
“十则围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可以包围他。逼他投降,或全歼敌军。
“一女乘城,可敌十夫”。《尉缭子》说:“守法: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千而当万。”
守的人能以一当十,攻的人当然至少要以十攻一了。
杜牧注解说,“围”,是四面垒合,不仅是要战胜敌人,而且不能让他逃跑。凡四面围合,必须去敌城稍远,占地既广,守备严密。所以如果兵不够多,就有缺漏。
“五则攻之”。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可以进攻。
曹操注解说:“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如果有敌人并兵自守,不与我战,则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可攻。怎么攻呢,以三倍兵力为正兵出战,留两倍兵力在手作预备队等待出奇制胜。
张预注解说,要惊前扰后,声东击西,没有五倍优势,分不出那么多兵。
何氏注解说,我五倍多于敌人,可以三分攻城,二分出奇以取胜。
战例是西魏时独孤信攻打凉州宇文仲和。
西魏任命义州刺史史宁为凉州刺史,前任刺史宇文仲和依然占据着凉州,不接受新刺史的取代。丞相宇文泰派遣太子太保独孤信讨伐叛逆,宇文仲和婴城固守。独孤信派遣将领们在夜晚以冲梯攻打城的东北角,自己统率壮士袭击城的西南角,黎明时分,攻克了凉州城,擒获了宇文仲和。
“倍则分之”。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则优势还不够大,还要想办法让敌人再分兵。
杜牧说“倍则分之”的分,不是分自己,是分敌人,让他分兵。我两倍于敌,则我用一部兵力,或者取其要害,或者攻其必救,使得他本来就只有我一半兵力,还要分兵来救,他的兵就更少了,这样更容易战胜他。
曹操注得简单:“以二击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曹操说的是分自己。
杜牧说,正奇分兵,跟兵力多寡没关系,只要出战就有正奇。项羽到乌江边只剩二十八骑,他还不挤在一堆,分奇兵正兵,循环相救。
杜牧说得没错,“倍则分之”,是为了分割敌人,但要敌人分,先自己得分,所以曹操也没错。而且曹操讲得很具体,分多少都讲了。这在兵法里叫“分战法”,《百战奇略》里专门有一篇:
凡与敌战,若我众敌寡,当择戍平易宽广之地以胜之。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法曰:“分不分为縻军。”
如果我众敌寡,挑宽敞地方跟他打。若五倍于敌,则三正二奇。三倍于敌,则二正一奇。正兵攻其前,奇兵攻其后。
此处可加上曹操的补充:“二倍于敌,则一正一奇。”
分不分为縻(mí)军,是说该分不分,就捆住了军队的手脚。这是另一部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的话。
这里大量涉及正兵、奇兵的概念,就是《孙子兵法》里最著名的那句话:
“以正合,以奇胜。”这“奇”不念qí,念jī,数学里奇数偶数的奇,又叫“余奇”,简单地说就是预备队。出奇制胜,就是正兵先打,主帅在指挥所观察,等到关键时候“出奇”——投入预备队——“制胜”,解决战斗。
所以姜太公说:“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懂分兵的,你没法跟他讲什么叫奇兵。
“正奇”的内容在后面的《势篇》,到时候再具体讲。
“倍则分之”的战例,有一反一正两个案例。
反例是淝水之战的苻坚,他是不分而败。
苻坚以八十万军队对阵谢玄八万,十倍兵力。但他没有分兵,全挤在一堆,被晋军一冲击,稀里糊涂就兵败如山倒了。
正面案例是王僧辩讨侯景于张公洲,分而胜之。
梁将陈霸先、王僧辩讨侯景,列军于张公洲。梁军高旗巨舰,截江蔽空,乘潮顺流。侯景望之不悦,说:“梁军士气如此高昂,要先挫挫他们的锐气。”
率铁骑万人,鸣鼓向前冲。霸先对僧辩说:“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贼今送死,欲为一战。我众彼寡,宜分其势。”僧辩从之,以劲弩当其前,轻锐蹂其后,大阵冲其中,分为三路冲击侯景。侯景大溃,弃城而走。
认输的智慧
原文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华杉详解
敌则能战之。
如果我方和敌军兵力相当,势均力敌,那要有能力打一仗。
曹操注解说:“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怎么打?还是分战法,“奇正”,正兵挑战,奇兵设伏。这里曹操没说几正几奇,不过从历史战例来看,这种诱敌伏击的战术,去挑战的正兵是小股部队,设伏的奇兵才是大部队。
少则能逃之。
如果兵力比敌人少,就深沟高垒,不要出战。或逃匿兵形,让敌人不知虚实,然后全军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杜牧注解说,“不若”,是势力、交援都不如对方,那就要速速逃走,不可迟延。如果敌人守住我的要害,那想跑也跑不了了。
孙子是极其保守谨慎之人,先胜后战,没有胜算就不打。只要兵比敌人少,就不跟他打。这一点似乎跟我们平时宣扬的价值观不一样,我们津津乐道的都是以少胜多,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怎么就不能打呢?
这在管理学上叫“沉默的证据”,真正的绝大多数,绝对的大概率事件,都沉默无言,所以你不知道。而那些小概率事件,以少击多居然打赢的,人人都替他大肆宣扬,一千年后你还知道,三千年的例子累积起来,倒显得比比皆是成了主流了。
这里沉默的证据有什么呢?首先那些“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将领,他们都沉默,都不吱声。逃跑有什么好宣扬的呢?所以《十一家注孙子》
里面,十一位大师,竟然没有一个人写出一个战例!一个举例说明都没有。倒有人补充说明,张预注解说:“彼众我寡,宜逃之。”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但是,他说:“若我治彼乱,我奋彼怠,则敌虽众,亦可以战。”然后他举了两个战例:“若吴起以五百乘破秦五十万众,谢玄以八千卒败苻坚一百万众,岂需逃之乎?”
你看看,孙子讲不要以卵击石,注解倒举出两个鸡蛋打碎石头的案例来。
你能按张预版“但是兵法”,用五百乘去灭五十万人,用八千人去灭一百万人吗?很多人总认为自己会成为“但是”。事实上所有的“但是”都写在史书上了,而且那历史上每一个“但是”后面,都有无数的偶然,你少凑齐一个也不行。
今天我们可以给“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补上两个战例,一个是沉默的证据,一个是大肆宣传的战例。沉默的是石达开,石达开的远征军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一年半的时间内转战川、黔、滇三省,四进四川,突破长江防线,但最后他没跑掉,死了,还是沉默了,也没法用来证明兵法是正确的。
另一个大肆宣传的伟大案例,大家都知道,因为一跑就跑了二万五千里,跑掉了,而且取得了最后胜利,就是红军长征。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红军在江西如果不跑会怎么样?“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坚守不跑,就会为人所擒。
典型战例是汉朝名将李陵,汉武帝要他给李广利运粮草,他耻于做后勤部队,请战率五千步卒直捣匈奴王庭,结果被匈奴十万骑包围,兵败投降。汉武帝杀了他全家,还害得替他说话的司马迁被处以宫刑。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宏碁(qí)的施振荣老先生说:“认输才会赢。”这句话很有哲理。我们也可以说,输了,生活还会继续。输掉的咱们认了,保住和扩大咱们赢得的。
明代的王阳明,千古圣人,立下那么大的学问和功勋,但当锦衣卫为了陷害他,做出种种丧尽天良残害百姓的事,以图挑衅和构陷他的时候,他全都忍了,认了。因为他明白,在这暗无天日的社会,此刻他只要有任何一点伸张正义挽救百姓的举动,都会粉身碎骨,而且救不了任何人。只有等着锦衣卫看见不能得手,而自己停手。
王阳明认输了,他等着他输到什么时候,剩下的就是赢的吧!
皇上可以不懂军事,将军不能不懂政治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华杉详解
将帅是国家辅佐之重臣。“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这里的“周”和“隙”,有三层意思,第一,“周”是才智俱备,能力全面,“隙”则是能力有欠缺;第二,“周”是行事周全,“隙”则是有缺漏;第三,“周”是周密,谋不泄于外,“隙”则是形见于外,让人家看到了你的虚实,钻了你的空子。
我们做事也是一样,要周全、周密、算无遗策。有一个地方没考虑到,有了隙,到时候就在那隙的地方崩盘。到那时再喊冤“这谁知道啊”,那没意义。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知者不为罪”,大错!不知就是最大的罪!你不知,怎么担当这责任管这事呢?
孙子接下来讲了国君的三个“不知”,虽然你是老板,你不知道的事情你不要管。
第一个“不知”,不知道军队不可以进,你逼他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退,你逼他退。
安史之乱,哥舒翰守潼关。唐玄宗不知道不可以出战,非逼他出战,结果全军覆没,丢了潼关,长安失守,玄宗南逃四川。
淝水之战,谢玄跟苻坚说:“您把军队退一退,等我渡河过来和您决战。”
苻坚不知道不可以退,真就下令退一退。后面的部队不知道为什么要退,晋军大声喊:“秦军败了!”后面的以为前面败了,一哄而逃,就真败了。
这就是不知进退,不知道军队的一进一退,都是生死存亡。
第二个“不知”,是不懂得军队事务,却要参与军队管理。
《司马法》说:“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治军和治国,游戏规则不一样。
《兵经》说:“在国以信,在军以诈。”
张预注解说:“仁义可以治国,而不可以治军;权变可以治军,而不可以治国。”
前面说的苻坚,他本来也是一位英主、英雄,但他实力上空前强大,性格上历来包容大度,又以天子对臣民的心态来对待谢玄,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气度来对待谢玄,让他先过来,收复他,让他服气,就忘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敌,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点都大意不得。苻坚一个不注意,就兵败如山倒,最后发展到身死国灭。
杜牧注解说,军队的礼度法令,自有军法从事,如果以寻常治国之道,军士们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
杜牧举了周亚夫军细柳的例子。汉文帝视察慰劳三军,到别人军营,门卫都直接放行,将领慌忙出迎。到了周亚夫门口,被拦下等通报,说军营中只听将军之令,不听天子之令。通报良久,周亚夫也没出迎,只说请进,还要求军营中要慢行,马车不许跑得快。最后他在自己大帐门口对文帝拱手行礼,说甲胄在身,不能跪拜。
文帝叹服不已,在车栏杆上向将士们点头致意,从此认定周亚夫是可以依靠的大将,临终还叮嘱景帝,有兵事就用周亚夫。周亚夫也果然替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
不过杜牧把周亚夫的故事放这儿作例子,虽然典型,也不完全恰当。细柳军营之事,有文帝的品格在,也有周亚夫的性格在。他的性格就是牛逼,他不光在军营牛逼,在皇宫里也牛逼,最后也弄得皇上不舒服,晚年稀里糊涂给问了个谋反之罪,他哪里受得了,绝食抗议,饿死了。
第三个“不知”,是不懂得军队的权变,却要参与军队的任命。不得其人,就会满盘皆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了,赵括纸上谈兵,不能打仗,廉颇知道,蔺相如知道,赵括死去的父亲知道,赵括的母亲知道。
就两个人不知道,一个是赵括自己不知道,二是赵王不知道,四十万人的生命,就这么断送了。
这三个不知,都是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讲“中御之患”。姜太公说:“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国内的事归主君管,不可以从国外处理;军中的事归将军管,不能由国君遥控。如果国君老是遥控,则“三军既惑且疑,诸侯之难至矣”,敌国就乘隙而入。“是谓乱军引胜”,搞乱自己军队,把敌人引来,让敌人得胜。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讲给国君听的,但你不能假设国君一定会听,只能启发他听,他不听,你还得听他的。否则,将军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还算什么英雄,还怎么保家卫国呢?像岳飞,他死了,人们赞他英雄,骂秦桧奸臣,但宋朝还是亡了,他也没尽到保卫国家的责任。
秦国的王翦,秦王把举国六十万大军都交给他,去灭了六国,统一天下。
他今天派人去找秦王要块田,明天派人去要盖房子,就是要秦王放心,我求田问宅本无大志。岳飞那直捣黄龙府,迎还二帝的雄心壮志,高宗怎么受得了?
回来两个皇帝,这个皇帝怎么办?谁能保证迎还不变成拥立?
皇上可以不懂军事,将军不能不懂政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给皇上立个规矩,但只能启发他自觉守规矩,不能假设他一定守规矩。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华杉详解
孙子讲五个知胜之道,讲的是知胜之道,不是制胜之道,这还是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不指望在战场上靠运气获胜,而是在必胜条件下一战而定。所以第一条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动手之前,你要知道能不能赢。
这就对判断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怎么知道自己必胜呢?你认为必胜,结果真的就胜了,次次都这样,那你不成了神仙?
我的实际工作体会:必胜不可知,必败则是可知的。
比如说做一个方案,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出创意”,而是“有判断”,随时知道自己走到了哪一步,能不能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