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不可不戒
14220200000043

第43章 做人不能太贪婪

人人都爱面子。“树要皮,人要脸”。自以为自己是个大人物,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其实,真正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的人,是不会老是将面子问题看重而忽视其他重要事的。只有那些惟恐别人瞧不起的,才会端着架子,耀武扬威。所以作为男人,一定要追求适当,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活受罪。

在男人中,有不少人生旅途一帆风顺,断无生计之忧与养家糊口之虑者,仍在喊“活得累”,他们的“累”除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外,主观上主要是欲望之累。

有道是“欲壑难填”。大凡说“活得累”者,都与欲望过奢有关。有些人比下有余,却总想着比上不足,于是便生出许多不满足:官不够大,钱不够多,而这些不满足不是转化为积极上进、参与竞争的动力,而是怨天尤人。在这种精神状态的支配下,当然不会“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了,于是只有叹息“活得累”了。

我国古代南朝的中书令王僧达,从小聪明伶俐,但却养成了不知检点的毛病。孝武帝即位时,他被提拔为仆射,位居孝武帝的两个心腹大臣之上。王僧达也因此更加自负,以为自己在当朝大臣中,无人能及。他在朝时间不长,就开始觊觎宰相的位置,并时时流露出这一情绪。谁知,事与愿违,就在他踌躇满志之时,却被降职为护军。此时,他并没有醒悟,仍惦记着做官,并多次请求到外地任职。这又惹怒了皇上,他被再次削职。这回,他终于因羞成怒,对朝政看不顺眼,所上奏折,言辞激昂,终于被人诬为串通谋反而被赐死。

王僧达的死,究其原因在于其不知足。因为,按照他的年龄、资历,没几年就升到仆射一职,已属不易了。可他竟想入非非,以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非他莫属了。岂料,事情的发展有许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于是,一个筋斗使他从云雾中翻落了下来,真正遭到了灭顶之灾。可以这样说,是追名逐利的贪心送了王僧达的性命。

财富、地位等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幸福之门能否打开,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拿对了钥匙。

从前,有个非常有钱却很吝啬的贵族,他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发财,但是如果让他为别人花一个小钱,他都会非常不高兴。大家都管他叫吝啬鬼。而这个吝啬鬼最发愁的是明天赚不到大钱,最担忧的是子孙将来守不住他的财产。这些忧愁常常搅得他吃不香睡不着。

一天,都城来了一个修道的圣人。很快百姓就传开了:说这个圣人可以满足任何人的任何愿望。贵族一听,高兴坏了,心说一生中的最大愿望就要实现了。他立即来到圣人住的庙里,把自己的愿望告诉圣人。圣人说:“你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不过有一个条件。”贵族吓了一大跳,怀疑圣人是想叫他施舍财物,可他又想,自己的最大愿望就要实现了!管他提什么要求呢!一咬牙说出了平生从来没说过的话:“什么条件?圣人啊,请说吧,我一定会照办的。”

圣人说:“你家旁边住着一户人家,家中只有母女俩。明天你给她们送一点粮食去。”贵族心想,这比起他要实现的最大愿望,简直算不上什么,于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他拿着一小袋粮食来到那户人家里的时候,那母女俩正快快乐乐地忙着干活。他对母女俩说:“请收下这点儿粮食吧,这样你们就有吃的了。”那母亲说:“谢谢你,今天我们有粮食吃,我们不要,你拿回去吧!”贵族说:“过了今天,还有明天,你们留着明天吃吧!”那母亲却坦然地说:“明天的事我们不担心,我们从不为明天的事情发愁,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不会让我们饿死的!”说完又埋头干活去了。

听了这话,贵族先是惊愕,接着似乎恍然觉悟。他感到无地自容,赶快离开穷人家,来到圣人那里,非常恭谨地行了个礼,说:“圣人啊,我感谢您满足了我的最大愿望,是您给了我幸福的钥匙,说真的,不知足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永远不会找到幸福的。”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忧。他要是不知足,就永远不可能获得幸福;他要是知足,幸福就会不请自到。

贵族一直在寻找幸福,他以为幸福的钥匙在圣人手中,没想到这把钥匙竟在穷邻居那里。他从穷邻居的言谈中悟到了幸福的真谛——珍惜所拥有的,不去奢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或者本不属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