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不可不戒
14220200000068

第68章 休息并非是在浪费生命

对一些男人来说,休息简直就是奢侈的享受,他们整天忙于工作,并且认为忙碌是成功男人的标志。这种男人走入了一个误区,其实休息放松并非是浪费生命,而是为更好地工作而充电。

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西方的哲人也告诉我们:“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这就是说休息其实是在为身体充电,只有身心都获得放松后,你才能够集中精力更好地工作。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暇自顾,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必须而且应该能够做到,那就是注意休息。这不是浪费生命,而是再造生命。

过度疲劳可以说是疾病的代名词,研究证明,疲劳容易使人产生忧愁,而且会减轻身体对一般感冒和疾病的抵抗力,疲劳也同样会减轻你对忧虑和恐惧等感觉的抵抗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防止了疲劳也就防止了忧愁,防止了失落感。

疲劳是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一般来讲,在完全放松之后,它就消失了。

防止疲劳,就是要好好休息,在你疲劳产生之前好好地休息。

美国陆军曾经做过好几次实验证明,即使是年轻人,经过多种军事训练强壮的年轻人,他如果不带背包,每小时休息10分钟,那他们的行军速度就会增加一倍。

约翰·洛克菲勒保持着两项惊人的纪录,他赚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钱财,而且还活到了98岁。

他的秘诀是什么呢?

很简单,一个是遗传,他们家中世代长寿,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每天中午都要在办公室里睡上半小时的午觉。他就躺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这时不论是什么重要人物打来的电话,他都不接。

“二战”期间,丘吉尔执政英国的时候已经六七十岁了,但却能每天工作16个小时,坚持数年指挥英国作战。他的秘密又在哪里呢?

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发布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重要会议,吃过午饭后,再上床午睡1个小时。而在8点钟的晚饭前,还要上床去睡上两小时,他根本就不需要去消除疲劳,因为毫无疲劳可言。正是由于这种间断性的经常休息,他才有足够的精力一直工作到深夜。

因为人体的结构特殊,所以只要有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就能很快地恢复全力。即使是5分钟的瞌睡,也至少能支持人1小时的精神。

不仅身体的疲惫要靠休息来放松,精神的紧张同样需要休息来平复。

让我们来看一个用猿猴做的实验。实验者把两只猿猴分别放在两个笼子里,在笼子的底部接上电线,每通一次电,猿猴就要遭到一次很痛苦的打击。随后,实验者在其中的一个笼子中安装上电钮。在通电之前,只要按一下电钮,就能把电流切断。把一只猿猴关进这个笼子后,它很快就学会了使用这一机关。于是,它就在笼子里拼命地按电钮。但是,每次通电并不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一点,猿猴却无从知晓。所以,如果它运气好的话。按一下电钮就能避开电击,否则的话,只有遭受痛苦的电击了,而关在另一只笼子里的猿猴却什么也不做。

实验者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有电钮笼子中的猿猴属管理型的,而另一只则是被管理型的。管理型的猿猴总是拼命想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结果,实验持续两周以后,通过检查发现,管理型猿猴的胃里到处都是溃疡,而被管理型猿猴的胃则是完好无缺的。

两只猿猴接受的电击量是相等的,它们体验的痛苦也是相等的。虽然,管理型的猿猴拼命躲避电流打击,但它的努力毫无结果。拼命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这就是造成胃溃疡的原因。

今天,我们所处的地位与那只管理型猿猴相似。上级给自己下达了很多必须完成的任务,下级却有许多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困难。因此,工作就不能按想象的那样去进展,这就造成我们整天为自己办事没有效率、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苦恼。总考虑这些事,自然心情不佳,精神负担也就越来越重,因此,他们就很可能患病。

长时间的工作而没有调节,绝对有害于人体的健康。当一个人工作太久时,精力就会耗竭,厌烦逐渐侵入,而身体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逐渐增加。如果不改变一下工作的步调,很可能就会造成情绪的不稳定、慢性心智衰弱症、心痛、忧烦,以及对一切都感到冷漠等等的毛病。

当然,调节并不一定要休息,转换去做不同的工作也可以像休息一样达到消除紧张的效果。从脑力劳动转换去做几分钟体力劳动,也可以达到调节的效果。绕着办公室或在街上走一两圈,也是能迅速恢复精力的一种调节。从坐姿改为立姿,也可以破除单调激发出体力。肌肉运动——用力拉紧各部分肌肉——可以在办公桌旁做,它是在工作中获得调节的一种好方法。

不过,完全的休息是最好的办法,而你不应该认为复原的休息是浪费时间。其实,调节一下,不仅可以提高你的办事效率,而且也可以减缓紧张,对你的健康有益。

休息也是有技巧的,不要让自己累到精疲力竭才去休息,而是要在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如果你希望在老年时仍然保持旺盛精力,那么就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休息得越多,你的精力就会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