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不可不戒
14220200000078

第78章 失败是一笔无形的财产

没有人喜欢失败,男人更害怕受到失败的打击,然而一时的失败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失败一事,得益十事;吃亏一时,安乐一世。在某些时候败退一步、吃一点亏是不计较眼前得失而着眼于大目标的明智之举。

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为了让东方人也匍匐在他的脚下,他精心组织了一支50万人的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俄国。一日,法国不宣而战,挥师跨过俄罗斯边境,并很快切断俄国两个集团军的联系,占领了莫斯科,长驱直入。

处在存亡之际的俄国拼死抵抗。老帅库图佐夫临危受命担任了俄军总司令。拿破仑和库图佐夫可以说是老对头,5年前两人就有过交锋。但这次库图佐夫明显处于劣势。双方经过紧张部署后,在博罗季诺村附近拉开了战幕。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大血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最后俄军被迫撤离,拿破仑占领了库图佐夫的阵地。

作为一个首领,放弃一方领地,实属无奈,但库图佐夫的放弃又不全是无奈之举。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现尽管拿破仑夺取了俄军要塞,但实力已被削弱,由进攻之势转为防御之势。再者,法军长驱直入,孤军作战,如果在此长久相持下去,必然对其不利。到那时,俄军可重振雄风。于是他发布了一个让众人震惊而又大惑不解的决定——放弃莫斯科。消息传出后,人们都呼吁反对。是啊,把自己国家的首都拱手让给敌人,这是一种何等的耻辱!于是,全国响起一片“情愿战死在莫斯科,也不交给敌人”的呼声,就连沙皇也下令坚守都城。此刻,库图佐夫的心情比谁都沉重,放弃莫斯科对他也是一种屈辱,然而作为一名军事家,他清楚地意识到,假如凭一时之气,争一时输赢,坐等法国转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全军覆灭最后导致国破家亡。为了顾全大局,库图佐夫顶着国内的压力,毅然下令:“现在,我命令,撤退!”时隔不久,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莫斯科。得意忘形的拿破仑没有想到,他失败的命运已由此决定了,俄国人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一无所剩的废墟,继之而来的是乏粮、饥饿和严寒,法军思乡情绪上升军心涣散。拿破仑只好下令撤出莫斯科,然而为时已晚,俄国人是不会轻易放走占领他们首都的侵略者的,一场恶战,使法军四面楚歌,占领莫斯科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胜利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库图佐夫不计眼前得失,先吃小亏,然后等待时机,最后终于反败为胜,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在一般情况下,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受过失败,品尝过苦涩的失败之果。可能没有人统计过失败与成功、与胜利的比例关系。但基本可以肯定地说,失败一定不少于成功和胜利。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理由,产生了许多关于失败认识论,或叫失败观。有的人把失败看成是匆匆往来的过客,自然地面对着;有的人把失败看成是一种耻辱,认为只要败了就一切都完了;有的人把失败看成是一定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不管什么人都败不可免……那么,那些历经失败而最终走向成功的人们是怎样看待失败的呢?

松下电器的总经理山下俊彦在谈到失败时,曾这样说:“要使每个人在松下工作感到有意义,就必须让每个人都有艰难感。如果仅仅工作不出差错,平平安安无所事事,那就毫无意义。艰难的工作容易失败,但让人感到充实。我认为即使工作失败了,也不算白交学费。因为失败可以激发人们再去奋斗。”

一般人都不太知道,山下从1948~1954年,曾经脱离松下公司到一个小灯泡厂工作。当时山下的顶头上司谷村博藏(其后当上了松下副经理,是山下的同乡),也是脱离松下单干的,山下就是跟谷村去的。山下自己回忆说:“我当时是糊里糊涂进松下公司的。所以谷村一劝说,没有多考虑就辞掉了松下的工作。”“我是个怯弱的老实人!是极平常的职员。”然而谷村的公司没干上两三年就垮了,谷村回到松下。山下没回去,转到另外一个灯泡厂。对于怯弱的人来讲,一旦离开的地方,是不情愿再回去的。山下的那个小工厂里,从制造、销售到当经理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山下回顾说:“那里的生活是充实的。当时真想在那里干一辈子。”假如真是这样,今天松下就没有山下经理了。在山下脱离松下的第六年,谷村希望山下回到松下与菲利浦联合企业。当时该公司正在开发电子设备产品,急需中层管理人才。

山下确实是个老实人,他几次回绝谷村的招聘。不过,他最终没能按自己的意志坚持下去,他被谷村说服了,重新回到了松下。

从此,山下变了,他从一个老实脆弱的人,变成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这是经受挫折与痛苦之后磨炼出来的。

谷村当时在与菲利浦公司联营的松下电子厂。山下被拉去后,曾当过电子管理部长、零件厂厂长。他把菲利浦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学到手,其后又出任西部电气常务。过了4年,他升任冷冻机事业部长。这中间他吃过许多苦,他后来回忆说:“西部电器、冷冻机事业部时代的经验,对我来讲实在珍贵。当时,几次陷入困境,硬着头皮埋头苦干,总算使自己感到扬眉吐气了。那正是我三四十岁阶段,做了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对于当时所受的困苦,山下认为是锻炼。他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失败,这不算白交学费。他说:“困难并不是坏事,是对希望的挑战。工作中克服困难的过程可以培育人才,也才会有发展。单纯追求利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困难的工作带来的好处是产生兴奋,刺激大伙更好地协同合作,而且也能让工作人员明白自己的地位和责任。”

山下之所以能如此讲,是与他三四十岁时所经历的曲折道路有关。如前所述,山下在当空调机事业部长时,吃过一次大败仗。那一年,山下的空调机事业部年产量从10万台增长到50万台。可是没想到遇上一个冷夏的气候,真是意外打击。对此惨状,山下非但没有叹气,反而亲自举办盛大宴会,激励职工重新大干。

中国明朝学者崔后渠曾有句名言:“得意澹然,失意泰然。”意思是说,在人生得意或某件事情得以圆满解决的时候,不要那么兴致勃勃,而要努力保持谨慎、冷静的态度;而在失意、落魄的时候,决不伤心气馁,乱了方寸。

当然,做到这样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山下却实践了这句名言。他说:“人在失败的时候,反而能产生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反省自己的错误,弄清楚问题的症结。与其说失败可怕,莫如说是在其相反的时候——顺境更危险。一旦被提拔、晋升,官架子就摆起来了,失败也就孕育其中了,从我的经验看,被提升的人有一半以上都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出现问题的。”

到1980年,松下已经变成资本达2兆日元的大企业。当时日本产业界销售额达2兆日元的只有3家,即丰田汽车、日产汽车和新日铁。而松下比预定计划提前一年突破了2兆日元的指标。

可是,作为总经理的山下没有流露出自己的喜悦,而是说:“销售额超过2兆日元,也不能心安理得,销售额增加的同时,必须充实新内容,否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正是从这一年起,山下开始整顿公司体制,着手进行从家用电器制造到电子综合产业的改革。

“从销售额上看,菲利浦是3兆8千亿日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5兆亿日元。不仅销售规模,就是在利润率上,我们的纯利润率是4%,而GE的6%远远高于我们。因此,松下的目标是要赶上GE!”

山下这样引导部下,不要陶醉于眼前的好成绩,要鼓起新的干劲,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人背后议论说:“山下欲望太大了!”然而,人在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会出现“陷阱”的危险,正是山下铭刻在心里的警告。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胜利和失败,乍看起来差异很大,一个趋向积极,产生欢乐和喜悦;一个趋向消极,诱生悲苦和忧愁。但它们在本质上又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