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14220400000100

第100章 学打算盘

不喜欢珠算,怕背口诀,只能从“一上一”背到“九上九”,其余一概记不住。

那天又上珠算课,张老师见我只用一个食指划拉算珠,把我从座位上拎起来,“怎么有你这么笨的人,到现在还这样,那两个手指干什么用的?”

全班哄笑,如果有个地缝,那时候我一定钻进去了。

可张老师还是不肯饶我,不过,这回他算是给了我点面子,压低嗓音说,“真弄不懂你,你爸爸是有名的会计师,算盘打得是一顶一的好,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出气子孙!”

爸爸的算盘确实厉害,可他是他我是我啊。每天放学去爸爸那里,满耳全是噼噼啪啪的算珠声,烦都烦死。你看我爸爸,左手翻账页,右手拨算珠,这还不算,右手指上还夹着一支笔,打几下,写几笔,一天到晚就这么埋头算着算不完的账,看看都郁闷。

都说子承父业,可我心里老早就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不当会计,不打算盘。

每次珠算作业,我都用笔算完成,简单一些的,干脆心算。懊恼的是,狡猾的老师规定必须把每一步的口诀写上,没办法,我只能胡写,管他呢,反正大考不计珠算分。

总算挨到小学毕业,以为往后不会再同算盘打交道,万万没想到,初二时开设了一门《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会计》,老天啊,又要同算盘打交道了!

班上许多同学对会计那一套很不适应,红灯高挂比比皆是,奇怪的是,我却没觉得它有多少难,几乎每次作业都得满分。要命的还是算盘,我始终只能停留在“一加一”的水平。好在初中老师不那么磨叽,任我心算笔算,视而不见。

那年在水乡泌湖住了四个月,闲来无事,常去王叔叔的办公室玩。可惜,那里除了账册传票,只剩算盘了。

没精打采地划拉起算珠来,王叔叔见状问我,打百子,你多少分钟?

我不明白王叔叔说的是什么意思,疑惑地看着他,不作声。

王叔叔取过算盘,噼里啪啦的,看得我眼花缭乱。不一会儿,停住了,算盘所示的数目我能看明白,5050.

后来才明白,王叔叔也听说过爸爸的名声,虎父无犬子,以为我打算盘肯定也很厉害,谁知道我是白痴,连什么叫百子都不懂。

自尊心不允许我再白痴下去,心里想,我就不信对付不了这小小算盘。

不想理会口诀,实战吧,我相信爸爸打算盘肯定不会记口诀的。跟开始学电脑打字一样,先得校正的是指法,可不能再用一个指头拨拉了。三指并用,开始很不习惯,慢慢地,居然也顺溜了。只是太慢,打着打着,忽然记不起下一个要加的数字是几,因为一边打,一边还得注意是添上面还是下面,添几个。不过,我有的是时间,错了,推倒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顺手了。以前怎么也记不住的口诀,居然全无师自通。

头一步,自然是一上一,然后,二上二;接下去,三个珠子加不上了,势必只能跟上面商量,自然是三下五去二,哈哈,有意思;再,进位,四去六进一;然后,五上五,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上七,八去二进一……

一通百子下来,不知珠算口诀是否全部用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过几天,打百子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记得曾经与王叔叔比赛过,结果好像不分伯仲,有时我快一点,有时是他。毕竟年代久远了,现在怎么也想不起,当初打一通百子需要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