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14255600000090

第90章 镇压起义:官逼民反,强弩之末

百姓是水,皇帝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在于这个皇帝当得如何。懿宗只顾自己享乐,不为百姓办事,百姓怎能不把他从皇帝宝座上赶下来呢?

懿宗与宣宗爱惜官赏不轻易授人不同,他对官赏毫不在乎。他授以伶官李可及朝廷官职,这在唐朝从没有过先例。太宗朝对工商杂色之流的任职做过严格限制,仅限于赏赐这类人等财物,从不准授官位。而懿宗赐人钱财、赏人官职常常是随心所欲。

懿宗在位期间,对政事兴致不高,宰相的权力相对比较大。懿宗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其中,大部分宰相要么是碌碌无为,要么爱财如命,他们并没有发挥朝臣应有的作用。宰相贪污腐化、毫无大臣风范,更加重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危机。

进士科在唐朝享有崇高的声誉,科举取士是唐朝选拔官员的途径,唐人甚至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历代,每年由礼部负责考试选拔,到了懿宗朝时,他由于个人的爱憎,命令亲信不需要参加礼部考试,直接以“特敕赐及第”的方式被授予进士出身。皇帝的敕书代替了礼部的金榜,君主成为了赐进士及第者的座主,国家制度从根本上遭到了破坏。

懿宗即位伊始,浙东就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

唐王朝自八世纪中叶以来,就将东南地区的财富作为搜刮的重点,浙东又是东南的主要经济区域,人民所受的迫害和压榨更为严重。裘甫率众起义,攻克泰山(今属浙江)。官军屡次战败,浙东震动。懿宗咸通元年(860年)正月,攻下剡县,开府库,募壮士,济贫民,起义军扩大到几千人。二月,浙东观察使郑祗德派兵前往镇压,裘甫在剡西三溪迎战。浙东是唐王朝的后方,相对于关中和中原诸道,军事力量十分薄弱,和平日久,人不习战,浙东官兵屡战屡败。义军又北上余姚(今属浙江),杀县丞和县尉,东破慈溪,进占奉化,抵达宁海(今属浙江),杀掉县令,占据城池。

东南局势的动荡,引起唐王朝的极大恐慌,朝廷组织对起义军的进剿,懿宗派王式率领数万重兵组织军事进剿。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变故,加上错失战机等因素,王式大军所向披靡,起义军节节战败。王式到达浙东后,开始采取釜底抽薪的手段,打开各县仓廪赈济贫民,以缓和当地的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削弱了起义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征集原先留在江浙、淮南的回鹘和吐蕃人充当骑兵,并把浙江地主武装“土团子弟”配备到各军中做向导,随即以优势兵力把起义军包围在宁海。义军迎战失利,终因众寡不敌,在咸通元年六月,裘甫、刘睢等人被俘,被送到长安后问斩。起义军将领刘从简率五百人突围后,也在大兰山(今浙江科姚南)战败被杀。至此,裘甫义军全部失败。裘甫反唐虽然失败,但他领导的起义,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懿宗对此竟然没有意识到李氏家族前途的曲折。

懿宗刚即位,就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国内刚刚平定裘甫起义,边陲南诏的战争又打响了。为了戍守边境,原本规定兵卒三年就可以返回故里,但是,却不能兑现。戍卒一去六年归期无望,在庞勋的率领之下,自行杀回。朝廷认为此举属反叛,庞勋在回程时遭遇封杀。庞勋军大败唐军,攻占都梁城;庞勋进占淮口,控制了江淮运输线。江淮运输的断绝,对早已虚弱不堪的唐王朝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引起了朝野极大震动。为了扭转局面,唐政府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一方面调集各路大军,准备镇压;另一方面,又利用庞勋等人的幻想,大加抚慰,以争取时间。庞勋遣将分兵,南攻舒、庐,北进沂、海,破沭阳、下蔡、乌江、巢县,占滁州、克和州,农民争起响应,军势强盛,发展到二十万人,至此,庞勋领导的戍兵兵变,已发展为广大农民等参加的农民起义。

这时,庞勋自以为无敌于天下,日事游宴,谋士劝他不听,反而更为骄暴,夺人资财,抢夺女人。在唐王朝围剿义军,官军步步逼近的情况下,义军内部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义军叛逃。一年多以后,庞勋战死,起义失败了,但是他们纵横数千里、跨越数十州,攻城略地,很有声势。庞勋起义前后历时一年零两个月,是唐末继裘甫起义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农民反抗斗争,也是对唐朝统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懿宗对于各种形式的反抗,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方针。剿灭是目的,抚慰不过是剿灭义军的辅助手段,以此赢得镇压的时间,保证自己家族的统治长久地维持下去。而从未试图通过“抚慰”缓和社会矛盾,革除弊政。通过血腥的高压政策,李氏家族如履薄冰地度过了十几个春秋。然而,社会矛盾激化,高压的结果只会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表面的平静孕育着更深刻的危机。懿宗时期的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势。